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乞丐去世被人用棺木埋葬 挖开坟墓时 令人瞠目结舌!

好句子 2014-07-13 07:35:47
相关推荐

北宋期间,有个大文豪叫做苏轼。他晚年与佛结缘,朋友之中不乏有佛法精深的得道高僧。在江北瓜州当官时,苏轼与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十分投缘,时常聚在一起谈禅论道,民间还流传着“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等故事。

苏轼还有个弟弟叫做苏辙,也是一位大文豪,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说来十分有趣,哥哥苏轼与佛结缘,弟弟苏辙却十分崇信道教。

大文豪苏辙为什么十分崇信道教呢?

有些人认为苏辙之所以崇信道教,那是因为受了哥哥苏轼的影响;也有些人认为苏辙之所以崇信道教,那是因为苏辙从小体弱多病,道教治好了他的旧疾,从而使他对道教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苏辙在读道经《抱朴子》中发表感慨,认为自己要想求金丹而成仙恐怕不太可能,只好退而求其次,去服食茯苓。

当然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苏辙之所以崇信道教,或许跟他奇特的亲身经历有着莫大的关联。

苏辙在《丐者赵生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高安有个乞丐叫做赵生,衣服破破乱乱,头发蓬乱不堪,从不沐浴清洗,还嗜酒如命,有时喝醉酒便上街殴打责骂路人,人人避之不及。即使有时家中有喜事办酒之人邀请他喝酒聊天,赵生也总要谩骂人家,斥责别人的过错和恶行,因此高安的人都称赵生是个狂人,谁也不敢与他亲近。可是,他与别人交往,即使不曾认识,准确地说出这个人多年来的疾病和他平生的善恶行径。因为他的料事如神,有人说:“这难道不是得道之人吗?”

元丰三年,苏辙被贬到高安,也听说了赵生的为人,十分害怕他的狂妄,有时在路上碰见赵生,避之不及,从来不敢上前询问。年末,赵生主动前来拜见苏辙。

苏辙非常惊讶,问道:“你不曾求过人,如今拜见我,为什么呢?”

赵生说:“我心里想见你呀。”

“有什么事吗?”

赵生说道:“我想和你在这里夜宿。”

苏辙有些不解,不过还是答应了他。不过,后来赵生却没有来,苏辙问他为何不来。

赵生说道:“我本来打算和你到别的地方游玩,考虑到你可能会受惊吓,或许还会伤了心神,所以不敢喊你。”

苏辙问道:“你到去了哪里游玩了呢?”

赵生说道:“我时常到太山下,所见的情况与人世间所说的地狱有些相同,倘若你见到这些,肯定不愿再做官了。”

苏辙疑惑不解,问道:“什么缘故?”

赵生说道:“那里有许多官吏和僧人,官吏糟蹋财物,僧人也超出本分。”

苏辙说道:“你到了他们那儿,他们也会尊敬你吗?”

赵生摇摇头,说道:“不是这样的,我能见到他们,可是他们却见不到我。”

赵生继续叹息道:“这也是歪门邪术,并非是正道。倘若你能修身养性使精气与本性俱全,那么便会无师自通,出入生死之间,这才是正道。”

苏辙回道:“养气,请允许我按照你的说法去做,至于养性,我到底该如何去做呢?”

赵生并没有回答,而是一走了之。

有一天,赵生笑着说道:“你曾经问我改如何养性,如果有梦和醒的差异,那么本性就不全了。”

苏辙闻言后,十分吃惊,认为他的话与众不同。从此知道赵生是个持有方术,而且也懂得道的人。

后来,苏辙又跟哥哥苏轼说起赵生,并将他介绍给哥哥苏轼。赵生跟随苏轼有半年之久,后来又跟随苏轼北归,在兴国的时候,被杨绘所挽留。不过可惜的是,赵生不久便被骡所伤而死,杨绘只能用棺木将他埋葬。

直到元裙元年,有个蜀僧叫做法震,主动拜见苏辙。说自己路过云安的时候,碰到一个乞丐,那个乞丐自称姓赵,还与苏辙相识,让他代为问好。

苏辙闻言后,询问那乞丐长得是何模样。

法震仔细描述了这个乞丐模样之后,苏辙当即确认这个乞丐便是赵生。当时,兴国地方官朱彦博的儿子也在苏辙家中做客,听闻此事后,十分惊讶,回去后将此事告诉自己的父亲,挖开坟墓,结果发现空无一物,只有一根权杖。

从此以后,苏辙知道赵生是一位道行很深、去尚未成仙的神人 。

从小体弱多病让苏辙相信了道教的养生术,乞丐赵生让苏辙相信了道教的神仙之说,因此苏辙这一生对道教的信仰也一直贯彻终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