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6岁儿子说气话竟让妈妈去死 妈妈不怒反笑 一席话改变孩子一生

好句子 2014-05-12 00:25:04
相关推荐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小孩子任性有些时候是不分场合的,有的家长会教导,有的家长可能会气急败坏的打两下。

适当的拒绝孩子的任性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那么什么时候要接受,什么时候要拒绝呢?家长一定要把握好,不要让孩子成为别人口中的“坏孩子”。

妈妈不给买气球,儿子放狠话让妈妈去死!

6岁的丢丢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去公园玩,沿途看见了一个小猪佩奇形状的气球,丢丢就嚷嚷着想买一个带回家。

可是,家里已经有多玩具了,而且这个气球也买了很多次,但每次没看一会儿丢丢就不喜欢了。

所以,妈妈就拉着丢丢说:“宝贝,这个气球我们已经买了很多次了,这次我们就不买了,回家妈妈给你做香蕉松饼吃好不好?”

丢丢被拒绝以后,盯盯的看着妈妈,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大有一种不给买就不走的架势。

妈妈看见丢丢这种撒泼的行为,十分生气,就立刻“武力解决”,一把拽住丢丢的胳膊,就要把他拉走。

可丢丢就像下定决心和妈妈作斗争一样,使劲挣扎,嘴里还喊着:“你个臭妈妈,我再也不和你好了,你去死吧”

妈妈听完丢丢的话,一下子就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丢丢会因为一个气球而叫妈妈“去死”。

妈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蹲在丢丢身边,很温柔的和丢丢说:“你很喜欢小猪佩奇对不对?那么佩奇有没有因为妈妈没有满足他的愿望就和妈妈闹脾气,吵着不要妈妈呢?”

丢丢抬起头看着妈妈,沉默的摇了摇头。

妈妈接着又说:“如果佩奇真的不要妈妈了,那妈妈还能给佩奇做好吃的,带佩奇玩吗?”

丢丢还是摇了摇头,这个时候他的眼睛已经充满了泪水。

妈妈又说:“那如果你不要妈妈了,妈妈还怎么给你做香蕉松饼吃呢?”

丢丢赶紧一把抱住妈妈,跟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我没不要你,对不起。”

随后,母子二人手牵着手回家了,在那之后,丢丢也没再和妈妈那样耍过脾气。

面对孩子的“狠话”,妈妈用这一番回答,温暖了孩子的一生。

妈妈不让看电视,儿子竟然动手打妈妈

我的宝妈群里,有个4岁孩子的妈妈也曾向我咨询了关于孩子动手打她的事情。

有一个周六晚上,几个朋友也带着孩子一起来家里玩,这一天玩玩闹闹,孩子们在一起就是玩手机、看动画片。等吃完饭,朋友们都带着孩子回家了,他儿子还在看动画片。

这位宝妈喊他家宝宝来洗脸刷牙,可是喊了两遍还是没回应。宝妈就有点生气了,直接冲到客厅,拿起遥控器就闭了电视。

结果小儿子一下就火了,在沙发上又蹦又喊,还抢来遥控器,扔在妈妈身上。

宝妈更生气了,就伸手打他,小儿子竟然也回手打妈妈,还是孩子的爸爸冲出来,抱走了儿子,才终结了这场闹剧。

这件事,让这个宝妈一晚上没睡觉,她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儿子会还手打她。

孩子那么小,为什么脾气却如此 “暴躁”?

需求没被满足

就像上文中的两个例子一样,一个是因为不买气球而放狠话,另一个是因为不让看电视而打妈妈。这一定程度上是父母过分溺爱的后果。

没有受到重视

当孩子和家长沟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可能絮絮叨叨说很久,父母可能没有足够的耐心要忙着干其他的事情,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通过扔东西、砸东西的方式来表达不满。

受到父母的影响

如果父母本身脾气就不怎么好,那么宝宝的脾气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父母经常一言不合就打孩子的,孩子也可能会是个“暴力”的人哦。

如果孩子“放狠话”,家长该如何引导?

1)不要在公共场合直接责备孩子

人有情绪很正常,当孩子的情绪不好,作为父母要加以指引,帮助疏导,而不是直接责骂。因为父母激动地情绪,可能会让孩子更加“暴躁”

2)做好孩子的榜样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甚至是言谈举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少把暴躁的一面表露给孩子。

3)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

很多孩子说的那些不好听的话,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所以,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也不要过分在意孩子说的狠话。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比如动画片中的场景来加以引导,让孩子知道他刚才说的话或是做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面对孩子的情绪,家长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找去孩子情绪背后真正需要关注的点,然后慢慢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青云计划获奖者。专为孕期大小事和婴幼儿护理提供知识储备,在怀孕或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得到满意的答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