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必读好词:云中谁寄锦书来 谁的相思这么唯美

好句子 2014-03-05 09:43:18
相关推荐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朝李清照《一剪梅》

词文漫读:荷花凋零,枕席也感到了丝丝的秋意。解下了外套,去登山木兰舟。看着天上的云,是谁寄了书信过来?等我回信的时候,月亮已经照满了西楼。

花独自的凋谢,流水自在的流。却有一种相思,牵扯着两处的惆怅。这样的感情没办法消除,刚刚展开了眉毛,却又轻轻的爬上心头。

初衣解诗:这是一首非常清丽唯美的离别相思词,宋朝词人李清照所做。

上阙写了秋天,因为爱人的离开,思念无解。期待着爱人的来信,等到回信时,已经是下半夜了。一个深情的女子,期待爱人的书信,写的清丽动人。

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因为李清照出生名门大户,有着非常高的诗文教养,所以这一首词的开篇,就迥然高冷,引领着全诗,格调非常的高。

那个”云中谁寄锦书来?带着无尽的期盼和绮丽。

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描写了半夜里的凄冷和无眠。

下一阙是写相思,明知道花自飘零水自流,却有相思深情不尽,才下了眉头,又上了心头。那么这个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是个什么字呢?李清照开篇点出了,这是秋天,说的就是"愁"字。

虽然诗词最忌讳说破。但是李清照用语却非常的平白,也并不忌讳说破,却说得恰到好处。

就是相思,但却也非常的蕴藉,两处闲愁。这是有情人心有灵犀的感应。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呼应“玉簟秋”,同时又是“两处闲愁”的递进。来说明这种情绪,并非描写的这么清淡唯美,而是沉甸甸的落在心头。那是一种离愁。

这是一首李清照早年的诗,可以说词调幽婉清丽,很符合贵族女子,在寂寞庭院中与爱人分别之后的寥落与相思。盼望着信,半夜里回信。才开心了一会儿,却又有浓得化不开的思念。

但凡恋爱和新婚中离别的人,都能够体会一日三秋这样的煎熬。所以李清照的这一首《一剪梅》(玉簟秋)特别的能够打动恋爱期间的青少年。将相思的苦闷,写得细致而又微妙,让人惆怅,也让人忍俊不禁。因为这就是写的相思哦。

这首诗里的许多句子,后世不断的引用,因为是有情人自然洞悉那其间的种种惆怅与情怀,尤其是那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谓相思惹得人憔悴,无过于此。

李清照和丈夫的感情非常的好,也就显得新婚之后的小别,格外的惆怅。而相对优裕的早年生活,也让词风非常的空灵,炼字炼句都极其精致,感情纯粹而真挚。李清照的词,蕴大雅与平白,词句通俗易懂,容易传唱。这是一种在熟读了各类书籍之后的返璞归真,或者提炼。所以普通的人想修炼到她那一种境界,还是非常难的。

所以李清照的词备受宋朝及后来词家的推崇,因为里面的文字是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但普通的人因为她的词朗朗上口,又极准确的描摹了人的心境,自然也就记得了这位才女。

你今天收到了锦书没?虽然现在的技术已经变换了形式。但是有情人微信也是锦书的一种哦。你有没有等待的焦急,和才下眉头,却又上心头的相思呢。

让我们重读这首千古小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欢迎留言置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