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金刚经》中的四个句子 读得越多 开悟越快!

好句子 2014-02-26 18:36:10
相关推荐

01

《金刚经》是佛教中,用以修行的宝典。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其中有许多的佛句,被人们广为传颂,甚至于耳熟能详。比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等等。

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金刚经》呢?除了它指导人修行的因素外,只要一个人能“受持”此经中的一个句子,都能得无量福报。

佛陀普度众生的意义,是让人能依照他所说的话,找到自己的如来本性,从此不再受诸苦。当一个人在读《金刚经》的时候,就要想到这一点,并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这样,你才能与佛的要求保持一致。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获取一些福报而念此经,当你的福报用完的时候,照样要受苦。

诵读《金刚经》,就要让自己达到开悟,而不是为了享受世俗间的福报。《金刚经》中,有四个句子,读得越多,开悟越快!

02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很多人看不懂《金刚经》,除了它是古文,不懂得其原意外,对于其中如何指导人修行,如何让人开悟,还是不大明白。

佛陀所说的“相”,并不是一个人的面相,也不是事物的外相。当然也包括了这些。因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一个相。

佛陀在《金刚经》中所说的“相”,除了外在的相之外,还有一个人的自心相。什么叫自心相?

你想到什么,你牵挂什么,你的喜怒哀乐,你的忧思悲恐惊,你的七情六欲,都属于自心相。

当你想要找到自己的如来本性的时候,就要看淡一切相。从一切相中,跳出来。《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这个道理。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这里的菩萨,并非是指的观世音菩萨,也不是指的大势至菩萨,而是指的修行人自己。因为在佛陀时代,佛陀将修行的人,称之为“菩萨”。而真正得成就的人,则称之为“阿拉汉”,也就是阿罗汉。

一个人做任何事,都不要陷在具体的事当中去。哪怕是做布施这种最好的善事,更加要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

修福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当你想要去布施,那么就去布施。哪怕你是去做法布施,也不要觉得自己让几个人修行,得到心灵的解脱而心动。

首先,对方通过你的布施,得到了福报,其实是因为他有福报享受,才能得到福报。别人因为你的布施,而得到心灵的解脱,那也是在因缘的作用下,互相之间了结了因缘而已。你只不过是顺便成全了别人。

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心,就真正地无所住。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所说的法,其实都是一些比喻。在《金刚经》中,这种比喻也有很多。比如行于布施的时候,佛陀讲了若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行于布施,不如心无所住行于布施。这里的“布施”就是比喻。

再比如诸微尘,如来说其实不是微尘,而是人的心中出现的相。那么这里的微尘,其实也是比喻。这些比喻的目的,是让人明白某一种佛理,某一种状态,修行人应当如何去做。

但是这些“筏喻”,当你修到了一定的境界,也要舍去。这样,你才能从自身的各种心相、身相、法相中跳出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里的“一切有为法”,指的是人的心,所产生的想法,以及行动。佛陀认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存在着“成住坏灭空”的规则。任何事情到了最终,就会成空。

那么在空之前,一个人唯有让自己达到涅槃,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解脱。所以佛说“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佛陀让人“应作如是观”的目的,是让人要做到“心如止水”,如如不动。 乃至于一念不生,一念不灭。当你遵循这个方法去做,你就一定能究竟涅槃。

03

以上这四个句子,是《金刚经》被广为人知的句。其中义理玄奥。能读懂它不简单,能如实去修行,更不简单。只要能多读,读得越多,开悟就越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