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留长辫子的北大混血教授 精通九种语言 孙中山:中国语言天才

好句子 2014-02-21 19:18:32
相关推荐

他精通九种语言,被孙中山、林语堂誉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他精通西方多国文化,却反对西方文化却大力发展传承我国文化。他拖着长辫子却是一个混血儿,他就是北大著名教授——辜鸿铭。

辜鸿铭,出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父亲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哟i与祖辈迁居南洋,所以他父亲能够流利地说闽南语英语和马来语,母亲是一位金发碧眼的洋人。辜鸿铭从小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成长,但他的祖辈告诫他:“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1840年,英国用炮舰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一点使得辜鸿铭埋下报国的雄心壮志。在1879年,辜鸿铭遇到了博士马建忠,从此辜鸿铭该穿长袍、吃中餐学汉语、研究中国文化并回到祖国。

辜鸿铭长期在西方传递中国文化,他曾将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中庸》等译成英文、德文,刊行于国外,影响非常巨大。这使得辜鸿铭不仅在国内名声大噪,且在西方被誉为神一般的存在,使得辜鸿铭几乎成为中国的代言人。有一次辜鸿铭在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春秋大义》,其门票两元一张,且不够买的。而在当时梅兰芳的票价不过是一元二角,比当时的名角还有出名。

然而奇怪的是辜鸿铭自小在西方成长,却非常排斥西方文化,非常推崇中国文化。这位留着长辫子的北大教授在对学生授课时说;“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用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教育那些四夷之邦。”作为翻译家的辜鸿铭不仅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发扬光大,而且还把外国诗歌翻译成中文供世人阅读,所以辜鸿铭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

20世纪初西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若读者还喜欢辜鸿铭的其他故事,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