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对话陆逸:东风英菲尼迪从2018年正式步入青年时代

好句子 2014-02-20 19:19:17
相关推荐

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陆逸的专访拖了一个多月。公关部很职业,要采访提纲,要报道方向,我的原则是不配合,就是见面聊聊。磨蹭了几周,终于从群访改成单独采访,又从既定采访内容改成随便聊。

北京的盈科中心是东风英菲尼迪的总部办公室,算是核心地段的商业繁华区。从雷新和戴雷搭档到雷新和陆逸搭档,前前后后来此地做过四五次访谈。此次和陆逸两个多小时的“聊天”算是一次深入的沟通。陆逸一如既往的严谨和内敛,刻意避免聚光灯集中在自己一人身上。

略去冗长多余的寒暄后,未能如愿开门见山,切入正题的过程甚至还略有些“曲折”。最需要陆逸回答的问题,是东风英菲尼迪这一年究竟做了些什么?2017年,东风英菲尼迪给外界的印象是声音不大,在一批二线豪华品牌大踏步迈进“10万辆俱乐部”之后,英菲尼迪似乎还处在那个最难熬的冬天里。

这个问题急切地需要一个真实而丰满的答案。尽管如此,话题并未从英菲尼迪当下最需要“解释”的疑虑开始,而是从遥远的未来出行谈起。

创新

“汽车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出行问题。”盈科中心的停车难,让陆逸聊起汽车企业的未来使命,而他认真的表情让人很难再以闲聊的状态去倾听:“其中的关键点并不在于采用哪种技术手段。”陆逸所发现的,是英菲尼迪及时改变、奋力一跃的机会。

在陆逸看来,目前的出行是低效率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行业一起努力,汽车共享、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都是很好的尝试。”正因决定做这些尝试,让英菲尼迪始终保持着非常开放的心态,并能够调整出相对灵活的决策与执行机制。

“以共享汽车为例,现在由于诚信体系、使用习惯等问题,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汽车共享还比较困难。但我们会从一些小范围、小区域进行共享汽车的试点,比如在公司内部、小型社区进行共享,取得成功后逐步进行推广和扩大。”

不断地尝试正推动更多的创新。“传统企业太‘重’,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KPI。我们几个部长坐在一起谈,谈完就进行决策,然后几个部门一起执行,部门协作非常有效率。我们有一支战斗力十足的团队。”

对未来趋势的洞察与应对,让陆逸对英菲尼迪的发展潜力充满信心:“年轻企业的发展要看经营质量,看应对变化的速度快不快。英菲尼迪虽然不是体量很大的豪华品牌,但是做得可能非常有价值,更有战斗力。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这样的转变,未来会有更大的弹跳力。”

取舍

英菲尼迪的未来发展,这正是陆逸经过取舍后给自己留下的唯一目标。从宝马到捷豹路虎,再到如今的英菲尼迪,陆逸依旧是那个“少说多做”的陆逸。采访中,不时举起的相机依然会分散他的注意力,多年过去,他还是不喜欢面对镜头,还是喜欢揭去个人标签而去“扎扎实实做好企业”。

对于英菲尼迪的未来发展,陆逸认为,在任何市场上,企业的发展都像是长跑,在长跑过程中必须要有一种态度,两种能力,才能完成。

“一种态度,是对企业、对员工来讲的一种愿景。有的领导者态度是把规模做大,不太计较可持续性。有的员工也抱着打工的态度,或是在大企业镀金。我认为态度会决定企业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决定员工未来的职业走向。”

陆逸对待企业的态度,是希望能够让企业在未来10年、20年、30年继续稳步发展,让每一位与企业一起坚守的员工得到发展。“我希望在许多年以后,无论我在不在英菲尼迪工作,当我看到这家企业仍然在蓬勃发展的时候,会心里特别满足地告诉自己,那里面也有我出的一份力。”

至于两种能力,陆逸认为,一是必须要有非常好的洞察力,你要知道方向是什么、趋势是什么。比如英菲尼迪使用的IT系统,在5年以后是否依然保持先进,是否能够继续帮助提高经营效率?企业对市场、对环境进行分析的能力,必须要保持具有先进性的思维。

另外一种能力,就是企业抗风险、跌倒再爬起来的能力。“每个企业或多或少都会碰到挫折,但是跌倒了要有能力内部动手术,有能力站起来,大步向前走。不是有一句话说:不能因为走路崴了脚,就怪地不平,就不往前走。”

丰富的职业生涯让陆逸极其淡然,也让他在淡然中做出取舍,秉持“一种态度”、提升“两种能力”,陪着东风英菲尼迪这个年轻的合资企业重新回到长跑赛道,再次出发。

内功

透过陆逸的价值观回望英菲尼迪在华的2017年,一切都变得有迹可循、顺理成章。因为他的态度,和企业的战略决策、愿景规划是密不可分的。

在陆逸看来,英菲尼迪不是追逐一时名利的“网红品牌”,始终兢兢业业提升产品力,踏踏实实打造品牌力,一步一个脚印布局网络,聚焦客户价值和客户体验提升才是根本。“我觉得我们的宗旨是聚焦客户价值提升。因为你没有客户价值,别人不喜欢你,你再怎么宣传也没有用,消费者还是不愿意买单。”

对于如何产生客户价值,陆逸表示,网络质量、客户满意、产品品质、产品性价比、品牌宣传等等,各方面是平衡的,是一个综合体。

2017年没有新产品的情况下,陆逸推出“挑战者”战略,努力为消费者与英菲尼迪品牌寻找一个共鸣,表达出品牌与用户共同的价值观。“我们和用户想要挑战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挑战释放自己所有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对于经销商体系,陆逸也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思路。传统的思路是主机厂要管理经销商,但英菲尼迪今年不再管理经销商,而是和经销商一起管理市场、服务客户,提升客户体验和客户价值。“在新的思路下,我们对待经销商更加透明。通过对经销商的培训、指导、协商,为经销商赋能,和他们一起为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服务。”

得益于此,2017年,英菲尼迪全网超过64%的经销商盈利情况相较去年显著增长。其中,86%营业三年以上的经销商,利润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相比去年,新申请加入网络的投资人也明显增多。

英菲尼迪品牌的独特性,决定了管理这家企业不能照搬或套用其它品牌的模式,而陆逸的态度与能力也让英菲尼迪的战略决策更具前瞻性、更加系统化。“不能说突然一下子宣传很高调,产品没有跟上也没有用;产品跟上了,没有宣传也不会到位。”

陆逸表示:“我们要做的是以客户价值作为驱动,对各个方面进行平衡。对营销我们也很看重,但是今年主要还是做内功,明年伴随着新产品的投放,营销也要提升上来,这是一个调整的过程,也是动态的平衡。”

质变

陆逸立足企业长远发展的取舍与坚持正被市场认可。最新数据显示,东风英菲尼迪创造历史最佳11月销量,单月售出4608台,同比增长14.8%;1-11月累计销量更是达到42585台,同比增长15.4%,超去年全年。对企业“内功”的打磨,也让英菲尼迪旗下主力车型都能够时刻保持细分市场低位。据了解,英菲尼迪国产车型Q50L与QX50 11月销量达2859台,同比增长8.7%,销量占比超六成,继续保持销量主力地位。

“我来上班的第一天就和大家说,我相信这个品牌在全球或者在中国,都有它的一席之地。我们更注重这个品牌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在过去质疑声频发的一年多时间里,陆逸初心不改。

“10万台,靠的绝对不是一时的豪言壮语,而是目标、策略、思路和准确的定位等因素。”面对越来越多的“10万辆级豪华品牌”,陆逸依然不愿“喊口号”,更不愿意让英菲尼迪去搏取短期销量数据:“对于10万台的目标,我们不希望通过有损品牌、有损客户价值的方式来提升。我们的重点在于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我们相信提升质量之后,销量的增长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在陆逸的固有认知里,英菲尼迪品牌从全球到中国,要在未来10年、20年,成为豪华品牌里具有鲜明个性的重要一员。“每个品牌都走过顺路,也走过逆境,都会碰到过很多问题,但是我自己相信,英菲尼迪具有它的独特性和优势,只要悉心经营,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很有机会。”

实际上,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顶住压力、苦练内功,陆逸已经为英菲尼迪在华奠定了加速发展的基础。

此时,东风英菲尼迪已成立三周年,可以说已经度过了合资企业的磨合期,包括内部结构、决策流程等已经梳理清晰,这将让企业未来发展会更加顺利。而东风英菲尼迪实现国产化也同样走过三个年头,“和工厂之间协作非常密切,双方在产品质量、生产计划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协调机制”。

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东风英菲尼迪还将在2018年迎来重要产品的投放“从2018年开始,东风英菲尼迪将进入企业发展的第二阶段。东风英菲尼迪将告别幼年,步入青年时代,迎来企业的发展期。”

陆逸笃定地说道:“2018年,是东风英菲尼迪的“奋进之年”,依托全球首创技术、位于市场主力区间的全新车型,东风英菲尼迪将致力于实现品牌、产品的突破,迎接崭新的发展机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