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麦家《人生海海》北京首发 他的明星朋友们交出了你想不到的“读后感”

好句子 2013-12-26 17:42:50
相关推荐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孙雯

4月21日,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在北京前门附近的网红书店PAGEONE,举行了新作《人生海海》的发布会。麦家和他的朋友们——董卿、高晓松、白百何、杨祐宁、何穗聊了近三个小时。

一周之前,《人生海海》只有包括莫言、高晓松在内的22位读者读过。21日的发布会,麦家的朋友们纷纷“提交”了第一批读后感。

《人生海海》发布会阵容

董卿读出小说隐藏的巨大亲情

“上校”是麦家最渴望的父亲形象

董卿带来一本麦家送给她的《人生海海》,里面做了好多标注。

其实,在听闻麦家酝酿新作之时,董卿就想麦家会写到父亲,写到父子之情。

“果不其然,这里面出现了很重要的父子关系,最主要的这条线就是‘我’和‘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和‘我’的爷爷——三代人,两对父子。书中还有瞎子父子,矿工父子。我觉得每一对父子关系都是耐人寻味,令人感慨万千。”

董卿当然好奇,是否在所有的父子关系,都投射了麦家自己的经历?

麦家的回答非常肯定,他说,董卿看到了自己在这个小说中藏有的巨大亲情——就是父子情深。

在董卿登台之前,现场视频中播放的是之前麦家在《朗读者》读的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以及和董卿交谈作为一个父亲的感受的画面。

《朗读者》中的麦家

在《朗读者》中,麦家曾以这封信读哭了万千为人父母的人,重新回看,他眼含泪花,直言“情绪崩溃”。

“这个来自于我生命的体验,可能有些不是直接的体验,是来自于教训。教训有时候比真正的记忆、经验更珍贵。一定意义上来说,我是一个失去父爱的人。我在扮演父亲的时候,也没有太称职。但时间不能倒回。我想我父亲不可能重新弥补对我的爱,我也不可能把我曾经失败的角色重新弥补好,正因为这些东西,我才在小说里在父子情深方面下了非常大的真心,放了很多期待和祝愿在里面。”

董卿与麦家聊父子之情

那么,麦家最渴望父亲的形象是怎样的? 董卿猜中了——就是小说中“上校”这样的男性。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伟岸的人,顽强又悲悯,天才又日常。他是个完美的人。苦难的浪头朝他拍来的时候,他也是轻轻一笑而已。只有面对最严肃的问题,他才会失控。我觉得严肃的问题,一般的父亲遇不到。这是我心目当中完美的父亲,可是我没遇到。正因为我没遇到,哪怕到了我笔下,他最后也是不完美的。”麦家在小说中,也表达了这个渴望。

麦家的父亲已经去世,写完《人生海海》,他也到父亲坟前,告诉父亲自己即将要出版新书的消息。那一次,麦家对父亲说,《人生海海》里寄托自己了对父亲的感情和忏悔。

“真正他需要我爱的时候,我没去爱他,这是最让人难过的。他不需要的时候,你再去爱他,这个完全是你在进行自我救赎,自我完善而已。”

董卿

麦家上次上《朗读者》,朗读的主题是选择。董卿说,如果麦家带着《人生海海》再上《朗读者》,主题可以是选择,可以是故乡,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想念。但是,如果让董卿来安排,她会选择告别:“你说和解也好,人生的一个段落也好,我们总是和某一个过去做告别,和某一段时间的自己做一个告别。”

“董卿叫我,我随叫随到。”麦家说,“告别也去,再见也要去,选择也要去。”

小说没有机会说的一句话

麦家在《人生海海》的发布会上说了

因为新出炉,《人生海海》还很“烫”。所以,杨祐宁说,他读得很慢。

说起自己和杨祐宁的关系,麦家给出了一个词“不一样”——还未播出的新版电视剧《风声》中,吴志国的扮演者就是杨祐宁。

4月21日的发布会,是杨祐宁第一次见到麦家,但麦家说,他已经在电视上认识杨祐宁很久了。说起杨祐宁参演的电视剧,麦家给自己的喜欢程度排了个序:《风声》第一,《都挺好》第二。

麦家与杨祐宁对谈

杨祐宁尤其喜欢《人生海海》里的“我”——“用一个相当幼稚、天真、浪漫的眼光去看待一个相对很残酷的世界跟一个时代,他甚至在某些场景或者某些状态下,感觉很向往那种残酷,这反而让我们每个人看到那些文字的时候,很揪心。”

《人生海海》中,有很多促人深思奋进的句子,如同罗曼·罗兰说的那句——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当主持人问杨祐宁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否有一句话给他向前的力量时,杨祐宁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工作的时,放饭是让我最有力量向前的时候。”

他常常跟自己的工作伙伴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么辛苦工作,我不就是想要舒舒服服,开开心心地吃一口饭吗,所以我每到放饭时间,都会稍微讲究一点。我觉得人生不管再辛苦的工作,或者是再乌烟瘴气的生活,还是找个短短的10分钟、15分钟,让自己感觉有一点点幸福,你还是能够往前走。”

这样一说,现场的读者,突然明白为什么在《都挺好》中杨祐宁会演一个厨子,自己给自己放饭。

回到《人生海海》中,麦家说,在小说的第一、第二部分中,爷爷说的很多话,全都是麦家挖空心思想出来的,有的甚至经历了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积累。

“有一句话,我一直想放在爷爷这里说,但是书中始终没有找到位置。我今天说给大家听,我曾经在部队呆过,那是一个很神圣的一个职业,我的师傅带我的时候送我一句话,他说:‘人生要做小,才能做大。小到什么地方?小到自我消失;大到什么地步?有一天你就是国家的一个代表。’这句话,在小说里面确实找不到地方用,今天和大家分享。我觉得说的挺好,人生要做小,才能做大。”

在小说里养了两只猫

让“上校”的柔情有所安放

《人生海海》面世后,麦家一直没有在公开场合聊过这本书。4月21日的发布会是第一次。

他的朋友们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读者,必然有一些针对这本书的问题要问麦家。

比如,董卿就和麦家聊了小说中的两只猫:一只白猫,一只黑猫。

书店内的海报

小说中的“上校”,养了两只猫。他爱猫如命,“运动”来袭,“上校”外出暂避,就把猫交由“我”的父亲代为照料,但是小瞎子设了一条诡计,上午他叫人把两只猫抓起来,然后在广播里广播,下午“上校”就自投罗网。

“上校”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在爱猫的时候显示出的那份温柔,似乎跟常人没有什么两样。董卿觉得,这是一个蛮意外的安排。

麦家说,“上校”这种人物,由于特殊的身世,导致他没有爱人,也没有子嗣,他的感情、最柔软的部分肯定要放在一个东西上。

“如果我们假设让‘上校’养一只狗,和这个人物的形象、身世不配,狗对主人特别忠诚,特别奴性,对外人有点嚣张,容易仗势欺人。猫特别有个性,有独立神秘的一面,这种东西和‘上校’的身世,包括他的性格,甚至他的世界观都是吻合的,所以我最后选择了让他养猫。”为什么《人生海海》很冷酷的封面上,会有猫的元素,麦家的解释让很多读者明了这种用心。

当然,生活中的麦家,并没有养猫。“我在小说里养了两只猫。”他笑着说。

其他嘉宾也向麦家提出了特别问题,比如,白百何就问麦家,第一眼觉得自己最适合《风声》《暗算》里的哪一个女性角色?麦家回答:“黄依依你来演挺好。”

而何穗感兴趣的是,主人公在人生谷底最绝望的时候,为什么都是他身边的女性给予温暖和力量。

麦家与何穗

麦家说,这样的安排跟他的生命经历有关系:“我母亲有一颗无比宽广和善良的心。在我小时候她给我最深的记忆,就是父亲打我或者骂我的时候,她像一只老鹰那样保护我,这种东西已经变成我的血液流淌在我心里面。所以我笔下的女性总是施爱于男人,这可能也是我的俗套,但它确实是我内心最底的底色,我无法改变它。”

其实,《人生海海》仍然是一个天才的故事,高晓松的评说,说出了麦家的心意:“原来麦家老师写的天才都有任务,‘上校’没有任务,只能随波逐流,失去任务的天才在时代的洪流里滚来滚去,最后还没有被救赎。”

【阅读+】

《人生海海》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麦家说:“我想写的是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在艰苦中卓绝的道德,我要另立山头,回到童年,去故乡,去破译人心和人性的密码。”

他以“我”——书中一个孩子的目光去看整个村庄,村庄里的人,村庄外的世界,村庄上的生和死……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上校”。

这位不知因何隐于此的“上校”,曾经风光无限,却因为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秘密而“败落”。

故事从这个秘密开始缓缓展开,想要知道秘密的人和藏着秘密的人都各尽所能地达成自己的目的,故事也在窥探欲与守护欲的对抗中快速推进。

可恨可气又可悲的小瞎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爷爷、重情重义却引来流言蜚语的父亲等等,他们与上校的人生纠葛交缠,矛盾最终在一夜之间爆发,所有人物的命运开始扭转。

几十年后,当初的孩童在海外历经世事变迁,再一次回到故乡,才真正揭开“上校”曲折人生的全貌。这个曾立功无数的传奇人物为何离开军队?后半生为何在村子里度过?又为何被人称作“太监”却不反驳,反而决定终身不婚?

人生与命运的答案,都在这一刻揭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