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新倚天屠龙记后记中一句话揭秘金庸一生意难平 江湖犹在后继无人

好句子 2013-11-30 10:17:31
相关推荐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笔下的武林令无数书迷朋友有了一个关于武侠的梦,那仗剑天涯、恣意潇洒的自由令人向往,可以说,金庸先生是一代武侠小说的宗师人物,在事业方面,他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丈夫与父亲,他却是失败的。

很多朋友心存疑惑,到底经历什么才能让一个十九岁的孩子以上吊这种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要分析其中的内因,就不得不说一下金庸先生的三段婚姻经历了。

金庸结婚很早,他在24岁的时候便牵着杜志芬的手义无反顾的迈入了婚姻的围城,婚后二人一同去了香港,当时的金庸先生还没什么名气,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穷小子,杜志芬也没有工作,二人朝夕相对,日子过得是有穷有闲,但不到一年,二人便登报离婚了,对外称是因为女方无法生育,所以离婚,但实际上却是杜志芬出轨了。

第二段婚姻是在金庸29岁那一年,他是报社的副刊主编,朱玫是记者,二人算是志趣相投,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婚后不久,金庸便辞了职开始创建《明报》,朱玫夫唱妇随,辞了职尽心尽力的帮金庸创业,当时二人很穷,出门没钱坐公交车,买菜都要等到超市快关门时去买打折的菜。

必须承认,《明报》的成功创立朱玫占了大半的功劳,金庸只是专注于写稿,运营等琐事全都由朱玫一任负责,在创业期间,朱玫还给金庸生了两儿两女,里里外外的奔波操持,她用柔软的肩膀帮金庸一起扛起了他们的家。

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算是相濡以沫,但在创业期间,二人却总是争吵不休,金庸身上有着文人的通病,想事难免会有些理想主义,但朱玫做记者跑运营,见过太多人生百态,所以她的想法更加成熟稳重,也更加实际,二人想法各异,矛盾在所难免。

一次争执后,42岁的金庸随意进了一家餐厅发呆,那失魂落魄、一脸憔悴的样子恰好被16岁的林乐怡看到,她只觉得这人可怜极了,主动上前表示要请他吃饭,二人就这么认识了,第二日金庸送给林乐怡一个半人高的娃娃,一来二去,二人便在一起了。

说到这只觉得有些讽刺,金庸一直都看不上他的表哥徐志摩,觉得他的人品行事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轮到他的时候,却也做了婚内出轨的伪君子。在金庸与林乐怡相识十年后,他们似乎确定了对方是自己的真爱,所以金庸决定咬合朱玫摊牌,结束他们这段已经没有爱情的婚姻。

一面忙着写稿子,一面忙着处理自己的感情问题,金庸根本没有心情去关心自己孩子的情绪,甚至在查传侠给他打电话,表示想和他谈谈心事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他不知道,这时候他的儿子心中有多少愤懑情绪。

查传侠刚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新环境难以适应,女朋友也在这时候分了手,父母又开始闹离婚,19岁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多方面的变动令查传侠觉得窒息,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就是向父母求助,但金庸有时间和他的情人你侬我侬,却没时间听听孩子的内心,直到查传侠的死讯传来,他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金庸与朱玫对查传侠的关注实在是太少了,弟弟妹妹的存在让他无法得到全心全意的照料,因为自小表现出的聪慧,父母只关注他的学习,只是将他当作对外炫耀的工具,却从不去关注他的内心。

在查传侠11岁的时候,他写了文章《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内容大意便是人生太过痛苦,活着没什么意思,他的老师和金庸反映了查传侠的不对劲,说孩子的思想太过负面,但金庸却觉得这是因为自家儿子早慧,所以才懂得思考人生这么深刻的问题。

查传侠的死很早便有了征兆,他曾经多次向这个世界求助,向他的父母求助,但并没有人关注他。在接到查传侠死讯的时候,金庸正在报馆写社评,坚持完成工作后,他关了屋里的灯,独自在黑夜中放声大哭。

不久后,金庸重新为《倚天屠龙记》写了后记,“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于面前的悲痛,谢逊听闻张无忌死讯的伤心,书中写得太肤浅了。真实的人生不是这样的,但那时我还不明白”,可以看出,查传侠的死令他痛彻心扉,但错了就是错了,人生从来都不能回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