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如何写出优秀议论文(九):如何在议论文中展现文采(下)

好句子 2013-11-24 02:14:45
相关推荐

花在枝上是文采,落下就衰了

第九讲 意味深长重情理

——如何在议论文中展现文采(下)

前一讲探究了写作文采的原理,今天接着就写作技术做一点探讨。

语言表达技术是基于思维基础的。我们看文章时,有时觉得某个句子用词不当,有的句子不太合乎情理,读起来别扭,其实就是因为作者的思维能力还不够。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心中所想,笔底所言。句子的毛病,并不是句子表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对应的审美思辨能力,一味用所谓技术来加工句子,通常会把句子写得稀奇古怪:逻辑不通,情感虚假,思想混乱,不合情理,明明制造了一堆文字垃圾,自己还看不出毛病来,那就太可怕了。而这样的问题,在现实中还挺普遍。我在前一讲中已经举了好几个这样的例子。

塑料花看起来美,但结不出果实

怎样才能把语言写得清晰、准确、精练呢?

第一,多做相关练习。中考语文试卷的“基础积累与运用”部分总有这样两种题型,一种是改病句,一种是给一段话,中间空出四个空来,让你选择合适的词填进去。这两种题型考查的就是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的能力。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总有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区分,其中客观题的三十分都是选择题,在文本后给出四个句子,要求从中选出符合或不符合文本意思的句子,这种题型也是在考查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的能力。多做做这样的题目,可以培养清晰准确的表达意识。

第二,用真情写作。议论文虽然是说理的文章,但也需要从真情出发,说自己心里的理,说自己认可的、理解的理。如果作文中要说的理,自己都不认可,也没有理顺,下笔的时候就绕来绕去说不清爽了。这也可以看出,审美思辨的确是写作的关键能力,而尊重规律的写作也的确能帮助一个人努力追求通情达理。

第三,养成推敲的习惯。光有真情而没有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也是没法将作文写得清晰准确的。将表达基本功打扎实,无非多读多写,别无它途。尤其要注意读写中的推敲,如果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那读写数量也不一定能转换成质量。这里举一个推敲的例子。比如下面这一段议论(可在本专题第七讲中查看全文):

我们每一个人,精力都是有限的。爱因斯坦也不能比其他人多活一辈子,可是爱因斯坦、霍金在有限人生中咬定物理学不放松,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也咬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偏移,这样才能在如此有限的一百年间,实现了他们崇高的理想,令同行而不精者可望而不可及。繁,落得华美而不精致人生;精,赢得充实而快乐人生。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就这一段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不考虑与原文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这一段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要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才能取得好效果。为什么看起来乱,是因为:①在举例爱因斯坦的时候突然又带出个霍金,前后不一致;②把爱因斯坦和中国统一归类为“他们”,后面的结论又只停留在“赢得充实而快乐人生”,与国无关;③“繁”和“精”两个字定义不明确,同时,例子只讲到“精”未讲到“繁”,所以结论与例子之间缺乏紧密关联。

经过这样推敲之后,就能发现问题出在哪里,修改时就有的放矢了。比如这一段话可以改成:

精,是集中精力,专注目标。爱因斯坦一辈子咬定“物理学”不放松,最终成为了科学巨匠。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咬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放松,才造就了现在国富民强的初级模样。人生如此,国运如此,精而赢。

这样一改,看起来就清晰、准确、精练了。

每一片花瓣怎么长,都有清晰的思路

怎样才能把语言写得形象、生动、鲜明呢?

除了前面说的三个原则之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具体的表达训练,比如学会如何运用修辞,学会如何控制语言节奏,学会如何形成语言风格,等等。其中修辞是语言生动最基本的技术手段。

修辞,就是修饰文辞,这种方法就是专门为语言的形象生动而生的。常见的美化语言的修辞就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几种,如果觉得简单,往往是因为只浮于修辞形式的表面,而忽略了修饰的本义。这样写出来的句子,常常长着个修辞的漂亮模样,却损坏了文意的表达,让人读起来很难受,就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的感觉。

就说最常见的比喻吧。比喻有很多种分类,但从基本形式来说,无非两种,一种是用两个事物来比,这通常用在基础的描写上;一种是虚实之间来比,这通常用在抒情、说理上。不管怎么写,都要基于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基础,针对性地进行创造。

所以比喻的写作,特别讲究新鲜感,有句很有名的话来评论比喻这种方法: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蠢材。因为比喻是修饰自己的文章内容、美化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表达的,每个人的思想感情都是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审美习惯而发生的,把别人的比喻套到自己的作文里来,十有八九不合适。好比看见舞台上模特穿的旗袍很漂亮,但套到自己身上,说不定就把自己勒成了一条大青虫。

大青虫穿紧身衣还不错,人若穿成这样…

下面结合这篇短文来说说比喻。

姜之辛

被遗忘在灶台角落的半块生姜,龟一样匍匐着,切面已经如老树墩般干枯,微微内陷,老黄的表面也缩皱成纹,如千年层岩。然而在我看见它时,就这么火柴盒大的半块姜上,已赫然有了两枝新芽,一枝斜出盈寸之间,探出两丫,另一枝直立向上,已有三寸之余。它们不像常见新芽那般嫩绿鹅黄,而是墨绿沉沉,老气横秋,眼见是长得十分艰辛。只不过侥幸躲过厨刀一时,便将内蓄悉数供作新芽绽绿,一定是内心存有开花一念。上次在深圳东部华侨城看见一畦姜花,箭簇般刚硬的叶丛中,朵朵白花柔软飘逸,花柱摇曳,如一群下凡仙女秉烛夜游。我相信不论多坚硬的人生都会有柔软的梦想,哪怕生活细节上的磨砺锐如剑,利如刃,冷如铁,辛如姜,也还是渴望能相逢开花的那一瞬。

姜味辛辣,不同于辣椒之辣,非唇舌之间明火浮燃,而是入肌彻骨的火热,暖胃暖心,仿佛是长久沉潜艰难苦痛之后呈现出的无比坚韧的笑容,是厚积薄发、满蓄而盈的踏实。我很喜欢生姜的另一个名字“因地辛”,读起来就觉得辛聚地气,厚重绵长,宛如世间那些绵绵不绝的母爱,将无数辛劳、辛酸、辛苦都化作了枝头柔软的香。

那半块生姜我没有拍碎丢进锅底,只默默将它埋入花盆的土里,静等花开。

躲过厨刀的半块姜,也有开花一念

这是一篇深刻、隽永的小短文,借半块生姜的现象来象征人间母爱的艰辛,特别耐人寻味。第一句话就连用了三个比喻,将半块姜比喻成匍匐的龟,将生姜切面比喻成干枯的老树墩,将生姜表面比喻成千年层岩。如果将这些比喻更换一下,比如将这半块姜比喻成趴在角落的小蜗牛,将凹陷的生姜切面比喻成一个小小的酒窝,将生姜表面的纹路比喻成蕾丝裙的绣边,这样尽管单个看也说不出哪不合适,但整体就觉得十分别扭、散乱,原因是:此文所写的半块生姜,是“侥幸躲过厨刀一时,便将内蓄悉数供作新芽绽绿”的姜,是一个在艰难、凶险的环境里仍执念开花的弱小而强大的形象。所以原文中的三个比喻,都是围绕这样的安静、艰辛、执着的情理来描写的。

这是用事物来比事物。虚实之间的比也是遵从这个原理的。比如此文中将生姜的辛味比作“长久沉潜艰难苦痛之后呈现出的无比坚韧的笑容”,比作“世间那些绵绵不绝的母爱,将无数辛劳、辛酸、辛苦都化作了枝头柔软的香”,这都是基于对生姜的味的描写, “非唇舌之间明火浮燃,而是入肌彻骨的火热,暖胃暖心”,同时基于半块生姜仍然“心执开花一念”的现象,然后结合全文的思想感情而产生的比喻。

一个恰当的比喻,通常就是在这样特定的语境下才恰当,离开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就不恰当了。写比喻句,找到事物之间表面特点的相似是很容易的,但并不意味着有相似特点的两物相比就恰当,还需要结合内容和情感来细细推敲,才能表达得恰当。如果还能进一步融入情理,就能写得深刻隽永了。各种修辞的写作原理都是相通的。

学习经典,不仅仅是印进心里,还要内化

要运用好修辞,还要善于从各种经典诗文中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是形式上的套用、模仿,而是学习其内在的审美、逻辑原理,然后举一反三地进行练习。我之前写过几篇关于某些“线上名师”的教学案例,其中有位“名师”将一个好句子中的某个词提出来,然后让孩子进行形式上的模仿,冠之以“新视角写好词句”、“没收句”、“往事句”之类,可是孩子们写出的句子惨不忍睹,这就是只在其表未入其理的结果。

从考试角度来说,有文采的表达还是很容易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但切忌把浮夸当作思想,把堆砌当作优美,把抄袭当作引用。华而不实是一种虚华,没有真情、没有思想、没有逻辑的表面浮华的文章,让人生厌,注定是得不到高分的。

在考试中写议论文如何写得新颖深刻又能稳中求胜呢?明天我来接着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