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关羽把自己逼上绝路的三句话

好句子 2013-11-18 23:03:29
相关推荐

公元219年,关羽北征襄阳、樊城。襄、樊告急,曹操命令于禁领兵救援。当时南方正值雨季,关羽看到连续的大雨,心生一计。他利用汉水水淹七军,活捉于禁,杀死庞德;救援樊城的曹军也全军覆没,樊城岌岌可危。关羽因为此战,威震华夏,曹操甚至动了迁都以避关羽锋芒的念头。然而,福祸两相依,关羽最风光的时候,也是一代将星陨落的开始。相信没有几个人在这个时候能预料一年之后,关羽会败走麦城,被吕蒙杀死。

小编在这里就不过多介绍项羽败走麦城的过程了,曹、孙暗中联合前后夹击关羽,关羽不得已逃往蜀地,在进入蜀地边境前被吕蒙抓住,杀死。俗话说,有果必有因,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小编在这里总结了下关于在败走麦城之前说了哪些话,做了哪些影响自己命运的事,一步步把自己逼上死路的?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关羽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回绝孙权的联姻:荆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孙吴、西蜀、曹魏三方必争之地。孙吴为了联合关羽共同抵抗曹魏,向驻守荆州的关羽提亲,希望关羽的女儿能嫁给自己的儿子,双方结为亲家。可惜当时关羽眼高过顶,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里,拒绝了孙权。如果单纯的拒绝可能也没什么问题,可是关羽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他说“虎女焉能嫁犬子”。我们中国人都是好面子的,所以一般在拒绝别人是都会委婉一些。孙权怎么说也是一国之君,被拒绝也就拒绝了,还被说成是狗,恐怕换做谁都很难忍下这口气吧。所以当关羽攻打襄樊,曹操派人联合孙权时,孙权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相信关于的这句话起了很大作用。

关羽出征襄、樊之前,曾放话回军后要惩罚廖芳、士仁二人:关羽出征襄、樊之前命令各地筹备粮草,廖芳、士仁二人办事拖拉(原本就和关羽关系不太好,不愿意配合),惹恼了关羽,关羽放话:“回来后一定严惩。”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廖芳和士仁心里非常害怕,而孙权抓住了他们和关羽的这一矛盾,诱降二人。廖芳、士仁二人知道关羽回来他们肯定没好果子吃,只好选择铤而走险,叛逃孙吴。可以说,关羽这句话断了自己的后路,又把自己往死路上退了一把。

关羽和黄忠争功: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颁布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计划,许靖封太傅,法正封尚书令,关羽封前将军,张飞封右将军,马超封左将军,黄忠封后将军,并派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去关羽驻地荆州授予关羽官印,关羽听说黄忠地位和自己一样,气愤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愿意接受任命。费诗劝关羽说:“要想成就霸业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样。以前萧何、曹参和汉高祖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而陈平、韩信是后来投靠过来的;可排列地位,韩信位居最上,没有听说萧何、曹参对此有过怨恨。如今汉中王只是因为一时的功劳(汉中斩夏侯渊),尊崇黄忠,其实在他心里,黄忠的重要性怎能和您相比呢!况且汉中王与您犹如一体,休戚相关,祸福与共。我希望您不要计较官阶、爵位的高低,俸禄的多少。我只是一个传话的,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这样回去就是了。只是我为您这样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后会后悔的。”关羽听了他的话以后,大为感动,醒悟过来,立即接受了任命。

俗话说,祸从口出,关羽这句话,相信西蜀集团所有人还能快都会知道,包括黄忠在内的将领怎么看他?为什么关羽北伐襄、樊受困之时,西蜀将领没有一个站出来帮关羽说句话?可见,关羽和西蜀绝大多数的人关系是不好的。有时候一句话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很显然,这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就祈祷了这样的作用,表面上是在说黄忠,其实影射了很多人,刘备手下官员绝大多数就有荆州派和西蜀本地派,本来这两派就已经很难平衡了,关羽还要插上一脚,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小编认为,正是这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让关羽彻底失去了得到救援的机会。

小编认为,以上三句话对关羽会败走麦城的结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小伙伴们,你们认为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