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健康夜话|一次被嫌弃的问诊

好句子 2013-09-09 23:42:27
相关推荐

那天下午,走廊上的加床上住进来一位腹痛的老奶奶,带教杨老师让我先去问诊。我耐心细致地向老奶奶询问病情,无奈她总是那句“我不知道,就是痛啊”。

老人的女儿满脸不耐烦,嫌弃我是个实习医生,大声要求换个老医生来。当时的我,被气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其实以前我也遇到过类似的场面,但他们都比较委婉、小心地流露出“小嫌弃”和“小担心”,还算是在顾及我的面子。但那天,走廊上人来人往,我就这样被患者家属大声吼着,实在是下不来台。她的大嗓门让大家的目光从四面八方聚焦过来,我的脸上热辣辣的。

回到办公室,挥之不去的沮丧萦绕在我心头。连个最基本的问诊都完成不了,还谈什么其他?我真是太没用了!

还记得诊断学课上老师说:“知道问什么很重要,但知道怎么问更重要。否则就算把要问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患者不愿意跟你说话,又有什么用呢?”以后,我要是再遇到这样的患者,遇到同样被嫌弃和拒绝的情景,我该怎么办?真的没有解决方案吗?我脑子里时不时地回想着这件事,却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

过了好一会,带教杨老师从那对母女处回来,见我还是闷闷不乐,就坐到我身边说:“我刚才了解到,70多岁的老妈妈身体一直不好,经常生病住院。一直是这个女儿独自张罗,家里其他人都不管。你觉得这种情况下,她还能保持和风细雨吗?”

我愣住了。

杨老师又说:“你再想想,这女儿说话为什么总是那么大声,是她天生嗓门大吗?她这样整天像吼一样说话,不累吗?”

听杨老师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一个细节:刚才我问诊时她在旁边帮我传话,总是在老奶奶耳边很大声地吼着说话。“看来老奶奶耳朵不好、听不清楚。她平时跟老奶奶讲话习惯了大声说,所以跟我说话也是大嗓门。”

杨老师笑了:“不错!你再想想,除了觉得你是实习生,还有别的原因吗?给你一点提示,刚才你们问诊时的周边环境怎么样?”

“走廊上人来人往的,很是嘈杂。有些人走过去总是要瞟我们几眼。”

“对啊,老人被迫住在走廊的加床上,全无隐私、舒适可言,家属心情怎么会好?老人肚子痛着还休息不好,当然更不愿意被询问了。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患者会有什么感受?”

当然很难受了!

“那这种情况,怎么改善呢?”杨老师接着问。

“先请老奶奶到处置室躺着,我再问诊、查体就好了。或者给她加个屏风,床帘也行,这样干扰小一点,能保护患者隐私。”

说到这里,我茅塞顿开。换位思考,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充分考虑她们的心情,种种情绪波动和不耐烦的表现就都有了解释。

看到我的表情轻松了一些,杨老师还告诉我,老奶奶和她女儿已经对实习医生的问诊表示理解,听说我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的基本功很扎实,她们也就放心了。杨老师让我晚点带着屏风过去,先改善环境再了解病情,告诉她们有了床位会尽快安排进病房。

听了这些话,我心头剩下的那一点乌云也消散了。我赶紧去库房领了屏风摆到患者床边,老奶奶开心地笑了。她的女儿非常惊讶,看得出她有点不好意思,跟我说话的语气也缓和了很多,一直说着感谢的话。

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让我感觉心里酸酸的、暖暖的,五味杂陈。

记得在有关“同理心”的培训课上,培训老师让我们用两个手指比个“人”字给她看,并告诉我们,对方看到的可能是‘入’字。站在患者的立场,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们的心情,进而传递关注和关爱,用心打磨“同理心”这块医患沟通的基石,才能让患者产生真正的信任。

原来这就是老师一直用心良苦强调着的医患共情,一直重复着告诉我们的“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提供最佳诊疗服务的基础”。

这个小故事只是我临床生涯的开端。我会永远记得这次被嫌弃、被拒绝的问诊。它教会我如何真正感同身受地关心、呵护每个受疾病困扰的患者。老奶奶和她的女儿后来给予了我很大的信任,成为出院前依从性最高、最配合治疗的人。

从医之路,道阻且长。让专业伴人文,让医疗有温度,我会执着、坚定地一路前行,成为一个让患者信任、既有专业能力又有人文关怀的医生。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钟惠敏 李晓丹

来源:《叙事医学》

策划:王丹 余运西

主播:张方飞

编辑:陆奕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