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安慰人的话 这里有出色完成任务的妙招

好句子 2013-08-30 07:29:25
相关推荐

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是否也遇到过过这样的情况:

第一天 因为不知道方法而一筹莫展。

第二天 仍然焦头烂额。

第三天 暂且四处搜集一些可能有用的信息。

第四天 继续搜集。

第五天 淹没在堆积如山的资料中,不知从何处下手,再次焦头烂额。

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任务完不成,我们可能安慰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你要明白,公司不养闲人,如果一直交不出有价值的成果,你迟早要卷铺盖走人。

效率很重要

那么我们如何摆脱这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白忙之路"呢?我们又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交出有价值的成果,出色地完成任务呢?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一书从确立议题开始,逐步揭开思考的本质,带领大家组建故事线与连环图,有序恰当地处理问题,最后水到渠成交付结果。

大家都想高效、出色地完成工作,安宅和人也是如此。安宅和人曾在麦肯锡咨询公司担任管理顾问主管长达十一年之久,后在享有盛誉的耶鲁大学进修脑神经科学,再后来,他又进入日本雅虎网站做首席运营官。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有机会整合优质资源,并写出了《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和《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在书中作者安宅和人总结出“具有高生产力的工作者”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速度比别人快。也就是生产力等于出色交付成果与花费时间之比。

时间就是金钱

要想让这个比值增大,我们有如下办法:

1.确立议题,找到真正重要的事。

诺贝尔得主利根川进曾经说过“一位科学家一生可用于研究的时间极其有限,然而,世界上的研究主题却多得数不清。如果只因为稍微觉得有趣就选为研究主题,将在还没来得及做真正重要的事时,一生就结束了。”

所以要想出色完成任务,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确定真正重要的事情

确定议题先要从本质选项出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键问题。如果一开始不确定,那么就从可能是问题的问题选起,逐步缩小范围。接下来就要看我们选择的议题是否含有深入的假说。也可以说成是是否有意义——有能推翻常识的部分,或者有创新的部分。只要留心发现,我们就能找到那种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原来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很多科学原理都是从日常出发,比如大家都对东西往下掉习以为常,牛顿却通过掉落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同样的,地心说被日心说推翻也是一个好议题。虽然我们大都是普通人,可能做不了太多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只要留心观察,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平凡的工作中,都会发现好。

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了追求好结果,往往忽视了好议题的必要性。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选择了议题度高的问题,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关注。

磨刀不误砍柴工

2.拥有智囊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语有云,一个好汉三个帮。拥有智囊团,能让你的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拿上面确定议题的过程来举例,如果你拥有自己的智囊团,他们就会在缩小议题范围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在顾问公司里,一定会有资深顾问,因为他在该领域有直接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的关键。

写论文时有导师,生活中我们也要有导师。智囊团能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除了在选择议题上智囊团能发挥作用,在搜集信息时,智囊团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借力使力不费力。搜集信息,我们一定要切记——适可而止。

借力使力

《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一书中中野巧也提到“什么都写等于什么都没写”的观点,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适用的——什么都做,等于什么都没做。一项任务势必有主次之分,抓不住重点,终究会踏进白忙一场的境地。

大多数人认为搜集信息越多越好,殊不知过犹不及。“对某个领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的人,要产生新的智慧是极为困难的”。当我们对某个问题,搜集信息过头之后,再想产生新的点子就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时候,或许你可以问问身边的智囊团,他们“旁观者清”,能告诉你什么时候该按下暂停键。

顺便提一下,智囊团也是需要经营的,人际关系是最微妙的存在,需要经营维护,需要互利多赢。

共赢

3.高效输出,出色地完成工作。

正如高效阅读与有价值地输出是一个完美的闭环一样,任何一项工作要想出色地完成,都要做好输入与输出。输入是确立议题、搜集信息的过程,输出是交付有价值结果的过程。

当我们确立好议题、搜集好信息,就可以着手分析问题并找出问题的答案了。任何议题只有找到答案才能意味着工作的结束,《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打破常规的观点——明快找出答案。所谓“明快”,“不停滞”是很重要的一项。想要不停滞,就势必要先放弃一些细节。安宅和人犀利地指出,造成工作“停滞”的主要原因就是“仔细过头”。这就好比阅读过程中,假如我们过分重视细节,纠结要记住某个知识点,以至于反复回看,就肯定会拖慢阅读速度。

所以我们交付结果的过程中,不要追着数字在原地团团转,也不要过分执着于某一个点。“与其追求每一次的高完成度,不如重视处理的次数(循环次数)”。先完成框架,再完善细节,是很多工作出色完成的前提。

人类的心理也往往如此,我们越能看到好的结果,越有动力把它做好。如果忙了半天都看不到成果,自身的成就感就会降低,导致事倍功半,最终白忙一场。

如果有人说我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请不要再沾沾自喜甚至自我安慰。工作于我们来说是吃饭的家伙,要想保住饭碗,就要完成工作。请从此时此刻起,认真筛选,明确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搜集信息,主次分明、适可而止;最后,分析、整合资源,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出色地完成既定目标。

凡悦颜——乐读好写,参悟书中智慧,拓宽生命宽度,专注个人成长。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变更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