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为何现代人难懂《易经》?除了客观原因 可能还被专家带跑偏了

好句子 2013-07-24 05:53:27
相关推荐

《易经》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从古至今从来不缺对它的各种夸赞、溢美之词,什么“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文化源泉”、“智慧之祖”,简直快要将其神化成一本“仙书”了。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人投入到对它的研究中,结果就是一代一代的人不断加强对它的“神化”,可是真正研究明白的却没有几个。特别是现在,在目前《易经》大火的“潮流”下,不管什么人都想要从中钻研出点什么来,可是都未能如愿。

那么为什么一本古人编写于几千年前的古籍,在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时光后,却越来越难被人读懂了呢?其实现代人难以读懂《易经》,原因也不是很复杂,除了一些客观的外部因素,大多数人可能被那些专家给带跑偏了。

现代人难以读懂《易经》的原因

古今汉语的差异带来学习困难

想要学习《易经》的人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易经》是用文言文写的,而且还是最古老的的文言表达,很多的字、句子的意思根本与后世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字、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可能就有了不同的意思,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还原其中句子原意的难度。

举个例子,比如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这四字组合,在《易经》中,出现的次数那是相当多。长期以来专家解释此四字,一直都是将其解释为乾卦的四种基本性质,往往引申为四季、四德等等。但是近代通过对出土文物的重新研究,学术界重新定义了它们的含义,认为其中的“贞”就是“占卜”,还对其进行了断句,认定为“元亨,利贞”,就是“大吉,吉占”的意思。

连一句简单的话语,想要弄清其义,专家都需要结合考古知识与历史知识,那么古汉语知识、文言文常识都相对缺乏的普通人想要读懂《易经》那不是更加困难嘛。所以,在没有相应的文言文知识的时候,贸然去读《易经》,只能越读越懵。

《易经》本身无规律的行文内容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读过《易经》的可能知道,《易经》的行文顺序,内容编排几乎是没有规律的,常常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让人根本不知道它在说些什么。曾经孔子试图将周易的六十四卦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其变得连贯,可是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圣人尚且做不到,难道有人妄想比孔子还厉害吗(也许真能有这样的牛人)?

缺乏大环境的氛围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自己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产生的,是反映当时的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大环境服务的。如果脱离了当时的环境去谈论一种文化、一个历史事件,那都是一种“文化流氓”的行为。在《易经》的理解上也是同理。

《易经》的诞生,是在上古“巫术文化”、“自然崇拜”那么一种环境氛围中产生的,可是慢慢的随着历史的变化,沧海桑田,上古的文化也被后世的像诸子百家、儒家学派、三教融合、宋明理学、明清八股等文化所代替,其历史环境、社会氛围也早已变化。没有一个大环境的支持,自然难以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易经》的学术。后世的任何解释,不过是凭借考古、古籍进行的“猜测”罢了。

专家引导,带来的盲目学习

以上说的都是客观的外部因素,那么接下来就要说一些人为的原因了,那就是一些专家的引导因素。

现在的各种文化热门,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离不开某些专家的“忽悠”,尤其是现在各种“快餐文化”盛行,年轻人心里浮躁,做事喜欢速成。很多的专家又借此推出各种《易经》的讲解,引导人们投入到对其的学习与研究中。于是很多的年轻人觉得古籍也没有那么难嘛,自己也可以弄明白。然后在“盲从心理”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在没有一定的文言文、古汉语的基础知识下,听从专家建议,开始读《易经》,最终的结果那就是被专家带跑偏了。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连那些近代的专家想要搞清楚书中的一句话的意思,都要结合考古实证,年轻人在没有相应的“底子”的条件下,就像读懂《易经》,这不是没睡醒嘛。

现代人的盲目“崇古”心理

现在很多人读传统典籍有一个很不好的心理,那就是将古人的学说视为金科玉律,视为不变的真理,觉得古人说的都是对的,书上写的都是真理。

对于这种思想,我只想说,同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比谁强多少啊?而且如果古人真的那么厉害,为什么时代还会发展到今天呢?他们不是早就应该研究出更厉害的科技,发展出更优秀的文明了嘛。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任何书一定要将其与实践相结合,要客观辩证地看待它的话语,它的作用。须知我们探讨知识和是否尊敬古人并不矛盾,知识永远是学辨越明,这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古人的尊重。

传统文化人才的断代

这一点其实不只是《易经》的学习研究,我国的很多传统文化与技艺其实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境遇。就像现在对于中医的质疑一样,中医不能治病吗?在此次的新冠疫情中,中医可以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是为什么现在人们提起中医,不信任感如此强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就是人才断代,优秀的中医太少,而市场太大,在混乱的市场竞争之下,鱼龙混杂,各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再加上人们对于西方医学科学化的过于“迷信”,才造成了中医如今的尴尬。看看网上那些对于中医的“差评”,真的是很令人痛心与忧虑。

不管什么学问、什么技术,能否繁荣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没有了优秀的人才来继承、来传承、来发扬,再伟大的文化也终将会消失于历史之中。

好在现在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人们对于中华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各种的传统文化、技艺正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相信随着国家、社会、世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加深,虽然以我等现在的资质与认识还不足以完全的解读《易经》的精髓,但是我相信终有一天,不仅是《易经》,所有的中华古籍,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都能将其解读并运用于生产生活中。

说不定未来那个勘破《易经》奥秘的人就是你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