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用童话解释人格的成长养成 理解为什么人有不同的心理和性格

好句子 2013-07-12 07:08:50
相关推荐

小时候,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这个说谎的放羊娃为了博取周围人的关注、或是恶意为之,最终因为自己的谎话,而损失了羊羔。这个故事被家长用来教育孩子,不能说谎并且对孩子小时候不说谎的震慑效果很好。

柯云路的这本《童话人格》从这个故事入手,列举了我们小时候熟知的经典中外童话故事来举例人格在一步步的成长过程中都是怎么形成的,以及为什么有的人性格好,有的人性格不好的内在原因。是一本很好的探究人格成长的心理书籍。

柯云路,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的爱好是哲学、文学、科学,文革时期,他的语文老师因为批斗上吊自杀,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以致以后他都表示自己非常独立,非常独立,或者说一个字:独。

这本《童话人格》我挑选3个案例来解释本书关于不同的人格形成的原因。

第一、西方神话《俄狄普斯王》,本书,被弗洛伊德指出《俄狄普斯王》之所以对古人、今人都有同样强烈的震撼力,并不在于它在揭示神的意志所代表的命运与个人意志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而是它触发了人类社会每个成员都有的一个深刻心理情结:“弑父娶母情结”。

这个故事放在生活中来说就是男孩是恋母的,又是对母亲唯唯诺诺的。以至当他成年时,表面看来高大英俊甚至富有才华,但骨子里却是惟母命是从的男人,甚至在选择妻子时都要看母亲的脸色。

一个人成年之后都不能褪掉奶臭,像离开母亲羽翼就无法生活的雏儿,注定没有完整的男性人格,不能够真正承担今天做丈夫、明天做父亲的角色。

现实社会中,不少的“妈宝男”就扮演了这个角色,这和从小的生长经历、人格养成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从小缺少母爱的男孩,这些男孩从小到大都在不自觉地寻找大女人。

他们常常不习惯在与自己年龄相当或比自己年轻的女性中寻找爱情,而总要在比自己年长的女人中寻找情感。过滥的母爱会造成男孩人格发展的扭曲,而缺少母爱也同样造成男孩人格健全发展的障碍。

第二、另一方面,如果缺少母爱的原因是另一种形式:因为母亲对父亲的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而导致男孩再缺少父爱的同时又缺少母爱,当母亲牺牲了儿子,像应声虫一样站在严酷的父亲一边时,儿子对母亲的爱恋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年幼心灵中恋母的情感必然经失望、绝望而最终转化为憎恨。

这样的男孩在成年之后,在爱情关系上经常表现出一种“蛮不讲理”的专横。他常常会要求妻子或恋人对他绝对忠贞,同时却允许自己有各种“广种薄收”的恋爱行为。这也就解释了那些自身是“渣男”,却对妻子要求三从四德的变态男。

所以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是多么复杂的事,我们时常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父母双方尽职尽责爱的付出,更要讲究方法。

从这些童话和神话故事,我们能看到那些长大后有着各种人格问题的都是因为童年长期的成长过程中不健康、畸形的经历而产生。这也为作为家庭、学校、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这是全社会的教育使命和责任。

第三:我们再来引用《白雪公主》和《丑小鸭》解释童年的成长、家境和对未来的影响。《白雪公主》继母对他的迫害,其实隐喻的是现代家庭中目前对逐渐长大的女儿排斥和嫉妒的的做法,这种嫉妒是隐晦又是明显的,这既是母亲的嫉妒,也是做妻子的嫉妒。

而七个小矮人对白雪公主的呵护照顾却又偷偷不敢让白雪公主的继母知道,这其实也是现代“妻管严”丈夫的做法。是一个懦弱又善良父亲的写照,也是现代家庭的一角。

如果说《白雪公主》起码她是幸运的遇到了如父亲般照顾她的七个小矮人,还有王子爱慕。那么《丑小鸭》如果预示现实生活中的那个没有双亲的家庭,并且被一群兄弟姐妹嘲笑,这样的成长环境无疑是更悲惨的。

这类外貌丑,被嘲笑,没有父母疼爱的孩子在现实社会中也有不少,但是一旦她们成功,那曾经蕴含的苦难会幻化成最具震撼力的结果。

在《童话人格》的结尾,作者柯云路表达了他的观点,也是对人,是这个自己界复杂的产物解释:善人并非无一丝恶,恶人也并非无一丝善。善恶是一面的两边,它们时常交替地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我们可能是童话人物中正面的那方,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变成了负面的那方。这就是童年形成的人格。了解人格的形成过程和缘由,从这本《童年人格》中能找到很好的答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