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雨前对话|工业互联网:从世界镜像到进化

好句子 2013-06-24 06:40:12
相关推荐

作者:康 丹

统筹:罗 提

工单一来,仓库中堆放电子原料的区域亮起红灯,根据灯亮情况,工人像「抓中药」一样取走原料,在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前,他们需要从上万盘料中将所需原料找出来。

这是工业互联网在重庆集诚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环节中的微小应用。借助标识解析系统,该公司今年实现了生产效率提高25.4%,产品不良率降低50%,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4.3%。

9月11日在重庆举行的2020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为集诚汽车电子提供标识解析服务的忽米网分享了这一工业互联网应用成绩。工业互联网的「能量」初显。

细心观察,不止重庆,近期国内召开的高规格峰会均与工业互联网有关。

8月2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工业互联网大会线上开幕后,紧接着9月7日,厦门召开2020中国国际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暨博览会。而不久之后的9月20日,青岛又将举办2020年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

高密度会议的背后透露出一个信号:工业互联网的生态正在加快构建。

「你们都喜欢去互联网,去投行,搞金融,而我觉得下一个机遇是工业互联网……」

这是2018年5月16日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在清华大学做演讲时说的一句话。一周后,富士康以工业富联的名字在上交所上市,直奔工业互联网。

同一年,互联网三巨头也纷纷投身工业互联网。阿里构建ET工业大脑,腾讯将工业列为腾讯云超级大脑的五个重点方向之一,百度则打造了百度云「天工」智能物联网平台。

今年两会上,联想、浪潮等众多科技企业提议工业互联网,这些科技企业在工业互联网上也都有相应布局。

企业扎堆,受市场驱动,也受政策引领。

2018年7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2019年3月,工业互联网被写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今年4月,国家更是将工业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

一边是企业扎堆聚集,一边是政策不断加码,工业互联网的热度持续升温。

国家方向锚定后,各省市开始争创工业互联网高地。

今年4月,广州出台政策探索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6月,上海实施「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8月,青岛市政府宣布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成都的商业、服务业相对发达,可先推进商业和服务业等优势领域的互联网化,再循序渐进,推动工业领域的互联网化。」

日前,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在接受雨前顾问采访,谈到成都工业互联网发展方向时这样说到。

该公司是国内首个且唯一的工业云制造领域的省级创新中心,也是四川省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种子选手」。躬身行业多年的刘刚对工业互联网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而眼下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换道超车机会。

1

组织创新:中国换道超车的机会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就以苹果手机为例,每生产一部苹果手机,美国企业获取的利润高达50%,日本、韩国企业分别能获取30%、10%以上的利润,而作为组装基地的中国获取到的利润仅为总利润的3.63%。

这组数据看起来固然戳心,却也反映出中国科技的痛点:「缺芯少魂」。以至于在产品核心竞争力、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上,我们离制造强国还有不小差距。

为了摆脱「缺芯少魂」的困境,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进军高端科技市场。随后,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加快研发,目前也取得显微成效。

中国能做出自己的芯片与操作系统,但想要在这些领域赶超英特尔、IBM等国外龙头,仍然难于登天。毕竟我们努力的同时,别人也没闲着。

而眼下,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一次换道超车的机会就摆在了面前,它就是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一项链接产业价值链、牵涉成千上万家企业的大规模工程。不过,中国历来不乏建设大工程项目的经验,在大规模工程上习得的组织创新能力,可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代没有科技,全靠人力修建,据记载,修筑长城的劳动力近百万,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20。修建地处于峭壁深壑,工作环境恶劣,如此庞大的工程能够完成,除了人们的艰苦劳动,也离不开大规模人力物力调度所体现出的组织创新。

超级工程大运河的建设也体现出了我国组织创新能力。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运河全长27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等8个省、直辖市,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么大一项工程,在组织创新上如果没有经受住考验,恐怕难成。

平心而论,对比欧美,中国从0到1的创新能力略显不足,但在从1到100的这个组合创新过程,中国却有着难以匹敌的优势。中国的高铁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就是典型的例子。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高铁在近10年取得了迅速进步,其技术水平名列世界前茅。

在消费型互联网发展阶段,中国诞生了大量的应用创新,涌现出BAT等一批行业巨头。虽然互联网底层技术非中国所创,但其移动互联网繁荣程度如今却赶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如果把淘宝卖家换做成千上万的制造业企业,那工业互联网就像为它们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淘宝卖家平台」,它牵涉到大量参与主体,正需要有统筹调度大规模资源的组织创新能力。

而中国擅长调度大规模资源,在组织创新上颇具优势,将这种能力作用于工业互联网,可部分填补技术缺憾,借机换道超车,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2

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的枢纽组织

今年国家首次将工业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在刘刚看来,国家提出的新基建分为两块,一块是传统基础设施的新发展,比如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另一块是以数据为核心的全新的基础设施。前者仍然是电力交通工业的升级,只有后者才是新基建的核心,因此,围绕数据,未来新基建概念会进一步聚焦。

在新基建9大领域中,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世界,工业互联网的行业跨界与技术生态比其他几个领域更加宽泛,成为各基础领域之间的纽带,可深度融合这些基础技术,承担起新基建枢纽的重要作用。

比如卫星互联网远及大海荒漠深处,解决数据连不进的问题;5G网络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解决数据传不快的问题;大数据中心缓解工业数据存储难题,解决数据存不起的问题;人工智能深挖工业大数据潜在价值,解决数据用不好的问题;而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工业互联网应用中,则可解决工业互联网中的数据安全问题。

所以,新基建中各项基础技术的关系并不割裂,它们就像是滋养工业互联网茁壮成长的养分,只有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才能合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最终向中小企业覆盖,实现全产业的赋能。

走过第一代科研型互联网,第二代消费型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来到了第三代:生产型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正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

中国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几乎靠互联网企业们一手撑起。消费互联网发展早期,一批互联网企业,在没有政府的支持下,效仿国外做法,在资本市场的助推下,其逐渐发展壮大,最终闯出自己的一条路。

消费互联网的起势阶段,政府扶持是相对缺失的,而这一次,面对工业互联网,政府要走在前面,承担起牵头人的角色,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所以,国家于2015年在《中国制造2025》里重提「工业互联网」后,又在2020年郑重地将工业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要将其落实到具体实施中。

在访谈中,刘刚告诉雨前顾问,在目前的工业领域里,生产模式,制造模式和生产要素的处理,大都属于传统模式。传统模式里,任何一个企业均要有自己的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系列环节,它自成体系,自给自足,但不专注、不聚焦。越自我封闭成一个体系,其缺点越突出:效率非常低,质量也不好。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指出,「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经济越发达,分工就越精细,协作就越紧密。

有了工业互联网,以后的模式将变得更加专业化。企业不用面面俱到,只需做自己最擅长的部分,然后将自己的核心能力放在平台上,服务其他客户,自己不具备的能力,则通过平台的第三方来提供。这种各家都实现专业化,做自己最擅长部分的模式,就是未来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模式。

这将是比美国的苹果手机、波音客机等全球供应链更先进的劳动分工系统,无远弗届,无需见面,全球成千上万、大大小小企业在一张网上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城市、跨国家的分工合作,凭借以组织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能力,工业互联网激活正在衰退的全球化进程,将其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也藉此实现了换道超车。

届时,容纳信息链、消费链、生产链的数字世界将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是现实世界的镜像,而是现实世界的进化。

3

成都互联网进阶:从商业服务到工业

历经三次工业革命后,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来到眼前,而工业互联网,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在这关乎未来的紧要关头,争创工业互联网高地,几乎是每个城市的目标。

今年4月,广东省印发《广东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试点方案(2020-2022年)》,深化探索5G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6月,上海印发《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升级实施「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加快工业互联网的新基建建设。8月,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刘刚认为成都是西部地区制造行业的高地,其工业门类齐全,在发展工业互联网上有一定优势。今年7月,工信部明确指出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也是制造业新的增长点。成都的商业和服务业很发达,可以先推进商业和服务业等优势领域的互联网化,再循序渐进推动工业领域的互联网化。

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自信有能力帮助成都做成这件事。成立4年多时间,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目前已是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标志解析的系统方案服务商,也是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曾参与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和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公司有平台、标识解析和智能制造三方面的能力,能够比较体系化地为四川、成都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赋能。

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信部正着重实施五大工程,第一大工程就要建设中国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争创工作在股东引入、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关键进展,年底前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具有较大把握。公司曾用名四川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如今改名与此不无关系。

去年,在川举办的2019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这场大会扩大了成都工业互联网在全国的影响力,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正是此次大会的承办方之一。未来,公司将会继续在成都举办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持续推广工业互联网,培育四川特色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助力四川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高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