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儿童读物不适合儿童读?到底该怎么指导孩子阅读?

好句子 2013-06-03 20:36:15
相关推荐

前阵子微博热搜出现了这一词条:

这条热搜是被称为“动物小说家”沈石溪回应作品《狼王梦》小说中出现的“大尺度”片段。图2对于这些被部分家长认为是少儿不宜的内容,沈石溪认为无伤大雅,但是会在家长的要求下,做一下模糊处理。

一、“童书”=“童话”?

沈石溪,中国当代动物小说作家。1990年11月,出版第一本长篇动物小说《狼王梦》,该书展现了丛林法则的残酷,以及母狼紫岚最后死去的悲剧结局。自2019年1月10日起,根据沈石溪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最后一头战象》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3场 。马拉西亚将翻译并发行《狼王梦》及其漫画版。可见,这本书的影响力之大。

沈石溪用动物的形象编制了一个个梦幻般五彩斑斓的“动物世界”,他自己也毫不避讳地说:他是用动物来关照和指涉人类。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魔幻现实主义,而重点就在于这个“现实”。作品中围绕“丛林法则”,把原始、神秘,震撼等元素融进一个个传奇性的动物角色中。

但是这样的故事受到欢迎的同时,也面临着争议。

既然要表现区别于人类社会的文明、秩序,聚焦野性、原始,就避免不了血腥、残暴的描写,其中一些“异性相吸”的片段甚至引起了小学生家长的控诉,他们认为这样的内容不适合小学生观看。

可是沈石溪的作品在中小学生必读书目,推荐书单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在八月份展开的“护苗2020”专项行动中,各大平台都组织力量整治非法少儿读物。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大批耳熟能详的作品都被督促要下架。

例如,《米小圈上学记》被列为不良出版物而遭遇下架。给出的普遍理由是书里含有“给老师同学起外号”等内容,对孩子的影响不好。

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中有一段描写父女情的段落,被认为“不忍直视”。

杨红樱作品中“自杀”的片段被部分家长认为有美化的嫌疑,并且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构成了威胁。

二、“过度保护”就是“温柔杀害”

当我们说到儿童读物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觉得简单、通俗易懂,或者夹杂着识字等功能性任务。但是谈到剧情、排版、设计等领域的问题,人们普遍觉得孩子还小,缺乏较高的领悟力和理解力。所以,他们对儿童读物的期待并不高。

这样的想法导致面向儿童的书籍、影视作品都是“童话”主导,圆满的大结局,千篇一律的剧情,人物脸谱化。家长一时间觉得市面上的书没有“营养”,又觉得目前的书没有办法满足孩子阅读的需求。

儿童的思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阶段性和连续性,阶段性就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并且思想发展也是从简单到复杂,形象到抽象,不断成长。

孩子对世界的接触,从先开始好奇,再到熟悉,价值衡量,最后做出判断。思维链条逐渐趋于完整。孩子也是普通人,有欢乐就会有难过,有善良就会有邪恶。“只要有阳光,就会有阴影”。孩子不是象牙塔中的“小公主”“小王子”。他们有自己天然的感知力,只不过对万事万物的接触需要引导需要时间。

由英国广播电视出品的迷你电视剧《黑镜》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第四季第二集《方舟天使》中以未来科技为背景,探讨对孩子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边界感的问题。

母亲玛丽因为女儿萨拉三岁的时候差点走失,爱女心切的她给女儿的大脑中植入了“方舟天使”的程序系统,开始了对女儿感官的挟持。这个程序有三个主要功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女儿的第一视角;随时随地定位;当女儿眼前出现出现血腥,暴力的画面时,母亲可以在女儿的眼前“打上马塞克”。

她看不到外公痛苦的表情,她看不到凶狠的恶狗,她也看不到母亲的泪水。直到有一天,她想知道同学口中的鲜血是什么,她选择自残。可是即使自残,她依旧看不到从手上溢出的血,因为那是一片马赛克。于是她不停地、不停地用铅笔戳伤自己 。

故事的最后,成年后的萨拉知道了母亲一直在监视自己,最后用“方舟天使”的监控电脑把母亲打得头破血流,然后失踪。母亲骇人的模样在萨拉的眼里仍然是一片马赛克。

同样的道理,目前我们对儿童书目的评价,都是以成年人的角度出发。比如一些对于朦胧情愫、两性情感的描写,这些可能在孩子的心理是美好,神秘的事物。但是,成年人却像《黑镜》中的母亲武断地阻止孩子与这个世界的万千联系。当然,想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认识,绝对不是一方努力的结果。

三、儿童阅读是全社会的责任

1、分阶阅读是一个窗口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日前已经发布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是比较权威的参考。绝大部分的学校,老师家长都会将其作为重要标准。但是光以年级作为划分阶段,难以具体实施。况且,不同城市,不同的教育水平,无法用同样一个标准来指导。

分级阅读在国外已经有了率先的尝试。欧美国家实行分级阅读已将近二十年了,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指导性的阅读方式;另一种则叫蓝思分级法。

第一种A~Z分级法,既有电脑运作的测试程序,也部分依靠训练有素的专家。分级的标准包括:全文词汇数量、单词数量、高频词汇数量和比例、句子长度、句子复杂程度、印刷规格、每页词汇数、插图信息量、思想深度、主题熟悉度等等。

第二种蓝思分级法,首先读者可以先对自己的阅读水平进行测试,得到一个分值。然后选择相同分值的书籍,每一个分值中包含的图书类型都很广,读者也一定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蓝思还开发了一个语言训练项目“蓝思专业进阶计划”:从最初理解75%的程度,到需要家长和老师指导性的参与,最终实现独立阅读,这样就给了孩子一定的进步空间。

分级阅读一方面给予读者更加精细的指导,另一方面让作者也有了更加精准的定位,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来调整细节和剧情。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措施。

目前,我国在分阶阅读的路上还处于“试验阶段”,多家出版机构都纷纷推出了“桥梁计划”“阶梯阅读”“大语文分级阅读”等产品,但是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速度,孩子的认知水平的大幅提升,这样的步伐不妨再加快一些。

2、出版发行方难辞其咎

当今的图书市场前所未有的活跃繁荣,但是并不成熟。精美的包装,名人推荐,流行IP,影视助推,再加上“100位名师联名推荐”“几岁孩子必读书目”“畅销书排行榜”.......广告宣传方和出版商常常用噱头编织一个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童书乐园”,丝毫没有充分了解具体书本的特性和内涵,就用鼓动性的词汇作为宣传的核心。丝毫没有严谨的态度和明确责任划分。让家长和孩子沉迷其中,失去判断力和自主性。

3、家长不能一劳永逸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教”孩子读书的?

拿着学校“开”的书单,直奔书店买完之后勒令孩子看完;或者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看了什么书,立马也让自己家的孩子看;再或者更极端一点,自己看完之后,拿捏不好,直接禁止孩子看,但是也说不出为什么。

这些现象都很普通,家长要不毫不参与,要不就是干预过度。

其实儿童阅读的核心是三位一体。三位:家长的参与,老师学校的指导,合适的阅读书目。一体:孩子本人。

其中家长的参与占有的时间最多,随着孩子年龄增加,可以逐渐减少。

在欧美国家,家长对孩子阅读的参与是有计划的。美国的社区图书馆,可能会在童书区见到类似这样的标志:“1000 Books Before Kindergarten”。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出现了一系列家长指导读书的清单。

Guided Reading,指导阅读

【做法】让孩子当小老师,给爸爸妈妈先简单叙述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的大概意思,类似小学语文分析文章时的“中心思想”。孩子总结之后,请爸爸妈妈来读书,宝贝来听听读得对不对,给爸妈打个分数。

让孩子先说大意,可以锻炼他的概括表达能力,之后他还要带着审核的任务仔细听爸爸妈妈读得对不对,这样的学习肯定比平时更认真专注。

Guess My Book,猜猜是哪本书

【做法】在孩子较熟悉的故事中,请ta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场景或出现过的形象,父母认真倾听之后来猜猜它是出自哪本书、哪个故事。

在孩子面前,爸爸妈妈一定要当个不那么聪明的“学生”。就像玩捉迷藏明明知道在哪里也得假装找不到,猜书你也得假装猜不出来,让孩子把故事的结构再理一理,或者再多说点细节,你要假装很努力地去猜,甚至有时你得猜错,原因你懂的。

On Stage,我的舞台我做主

【做法】选择书中的一个场景展现出来。可以让孩子分配角色,设计情境,爸爸妈妈按需要也可以参与其中,全家总动员,比比谁演得更像。

这是美国老师谈得很多的“drama”能力,其实就是演戏。能把书中的情节表演出来,是理解的最高境界。不但要明白故事情节,还要领会角色的感受、情绪,想象并演绎出主角的动作、表情,其实一点儿都不简单。

He Said She Said,他说她说

【做法】和孩子一起动手绘出两个角色,比如孩子在读书,妈妈在听,然后,分别在这两个角色旁边画上“speech bubble”(对话框),在里面写上或者画上相应的对话。比如,孩子在读什么?妈妈听了之后会说什么话?或者是爸爸妈妈一边听一边在思考什么问题?

把正在进行的亲子阅读场景用画笔定格下来。听故事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借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哇,这本书太有意思了了”,“后面怎么了?我好想知道啊”,或者甚至是“宝贝,麻烦你读得有感情一点儿好吗?我都快睡着了……”

Five Finger Retell,5指复述法

【做法】“5指复述法”是美国老师经常用到的阅读方法。

五个手指分别表示:

Setting :故事发生的场景,时间地点是什么,周围的环境怎样?

Characters :故事里都有哪些角色?

Problem :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Event :发生了什么?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是什么?

Solution: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读完一本书之后,相互拉拉对方的某个手指,要求对方说出这个手指所对应的阅读理解。

就像学数数时,手指头成为有意思的工具一样,在阅读中,手指头也可发挥同样的作用哦。读完一本书,伸出手指,爸爸妈妈和宝宝轮流“出题”,把阅读变成小游戏,是不是有趣得多?拉拉手指,还可以闭着眼睛拉,或者转过身去从后面拉手,是不是很好玩儿?

Tricky Tricky Teacher,玩个小把戏

【做法】把书里面的某个字或单词盖住,让对方猜,猜对者有奖励。

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非常适合正在学字的孩子,可以锻炼他的遣词造句能力。可以根据上下文猜,也可以根据配图猜,这与课堂上老师让孩子练习组词造句相类似,趣味性明显更高。

See Saw,读书跷跷板

【做法】家长读一页,孩子读一页,读后将自己阅读的部分讲给对方听。

因为爸爸妈妈的词汇存储更丰富、语言表达更有条理,在轮流讲述中可以引导宝贝表达得更有逻辑。在孩子能自主阅读,可以读系列故事之后,可以升级为家长和孩子一人读一本,然后一起把整个故事串起来。

帮助孩子提高复述故事兴趣的一个有效方法。因为每个人阅读内容都不连贯,必须要相互交流才能知道整个故事的全貌!这招可以用很久,读相同的故事,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会有更多共同的话题。

My Favorite Part,我的最爱

【做法】家长和孩子彼此交流最喜欢书中的某一段落、某个故事或者某个角色,分析记忆深刻和喜欢的原因,由阅读引导思考,就这么简单。

这样的交流,正是教会孩子领会真善美和建立价值观的过程哦。如果彼此喜好一致,那就算一拍即合心有灵犀,如果不一样,请讲出理由,并试图说服对方吧。

这些家长参与阅读的小技巧,我们可以每天进行一个。阅读绝对不是把孩子关在房间里闷头看书,这过程中充满语言交流,逻辑思辨,价值确立,对于增强亲子关系,培养语言能力,交流能力都是最好的方式。

在做以上这些的同时,要切记三个要点:

A、坚持

B、不要教训,教认字,要培养乐趣

C、小年龄的孩子往往会对某个画面、某本书重复阅览,此时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要厌烦。

儿童阅读,不只是认识字,看图片的过程。而是激活一整套复杂的符号转换系统:文字——语言——想象。是和这个世界建立以文字为中介的关系最重要的时期。

陪伴孩子阅读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成长也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