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为什么要读经典

好句子 2013-04-20 21:13:55
相关推荐

中国经典乃是先祖经过历史筛选,传承千年之久的古人智慧的结晶。

《易经》《老子》《庄子》体现对了天道,地道,人道的探索精神。古人探索,主要是通过代代人,直接对于天象、地理、自然的直接观察,尔后形成了先天直觉思维。这种思维更多的来源于对于天地人规律的直觉沉淀。所以古典书籍无疑拥有更多的直觉能量的沉淀。利于培养孩子的先天直觉精神。

《大学》《中庸》是立品性的,教导人们该如何学习,如何立世的。我认为中庸不是说死气白咧的书呆子,追求中间状态,搞平衡,而是说动态平衡是秩序存在的提前,有了秩序才能保证集体的存在,任何过于极端的思维将会导致秩序体的毁灭。中庸就是要注意左右运动的极限。

当然科学家们有很多极端行为,如牛顿,康德等。他们献身于科学,但是却孤老终生,这也是一种极端,但是德国人的遵循了康德的自由即自律的教诲,这种精神却也成就了德国的强大,成就了德国的集体主义,德国人的这种强大来源于康德这种极端个性的人。然而德国古典哲学没有中庸的概念,最终国家斗争哲学却走入了极端。

中庸之道的状态是内部动态平衡,既要敢于武力斗争,又要在两个极限的范围内运动,而德国却两次被毁灭。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案例。因此中庸之道的动态平衡,更多的是对于政治及战略斗争把握,对于社会整体生存而言的政治状态,这是对人性的体验与把握,从这个角度是对的。

而对于个人的极端学问态度那是形而上学,是对上帝设置的真理的追求。

《论语》是关于社会伦理的直接洞察,人际交往的一些原则,比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种对于人性的透彻。《孟子》利于培养人的浩然之气。《王阳明》的书籍也有:事上磨练,知行合一。等关于理论与事功联系的教导,王阳明开创了立功,立言,立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大师。古人固然有很多弱点,到我们学习优点又何尝不可呢?毕竟我们大部分人是做不到他们那种境界的。近现代的更多了,毛主席的著作自然是要通读的,毛乃圣人。《黄帝内经》等教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作息生活。中国古代大儒很多高寿之人。

有人说了,过去的书充满了错误与糟粕,容易固化思维。在今天这种科学知识,互联网发达的世界,人们的知识,科学素养的普及,孩子们大量广泛的阅读,又有几个孩子会拘泥于基本古典,而不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呢?所以孩子被某种书籍限制思维,固化思维的可能性很小。且不说,古人凭借对于天象地理人文,自然环境的长期观察,建立的直觉思维,完成了对于规律的认识,这并不是现代人群所具备的,也不是人人具备的。读读又有何妨?

中国是自由之民的文明国家,我们的国家自古充满了批判的精神。从《易经》开始,这本书里以自然现象,社会事务注解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及客观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但易经里面也充满了批评的精神:有正有反,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这里也体现着中国精神深处批判的种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