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莫言试水网络直播 携《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成文坛最为瞩目的事件!

好句子 2013-04-03 16:16:24
相关推荐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分享会直播

在40多万读者的期待中开启。

莫言首次试水网络,竟然身着30年前的条纹衫出席,让主持人深感惊讶。对此,他不改幽默风格地回应,“30年前的衣服还能穿,表示自己真的是一个晚熟的人。晚熟应该是一个很丰富的概念,就文学和艺术的概念来说,一个作家过早成熟了就会走到终点,希望能不断超越自我,也不希望自己过早定性,希望自己的艺术生命和创造力更长久。”

关于“诺奖魔咒”:

多数诺奖作家获奖后都不再能写出好作品,面对“莫言10年不出新书,中了诺奖魔咒”的质疑,莫言并没有回避。他说,这本书能不能判断我打破“诺奖魔咒”,不好说。他指出,多数诺奖作者在获奖后不再出现力作,主要原因是年龄大了,但是也有很多作家已然写出很多好作品的,比如马尔克斯在获奖后依然写出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莫言坦承,他是否能打破诺奖的魔咒自己不好评论,但他一直在写。

为什么不是长篇?不知道能否超越自己

关于获奖8年后,为什么推出的不是长篇小说的问题,莫言说:“长篇能证明一个作家的文学水平的问题,是我一直很困惑的事情,不是拿出一部长篇就能证明什么。我们知道,鲁迅、沈从文都没写过长篇。我们必须承认,长篇反映生活的丰富性超过中短篇,但是创作中短篇也不会不影响其对文学的贡献,我并没有把这些对立起来。我其实有一个长篇的创作梦想,我想有个突破,是否有突破,时代不一样,语言不一样,我也不知道能否超越自己。”

关于写作视角:

小说的创作视角为什么还是故乡高密?莫言说,“我的视角变广阔了,是否深刻了还不知道,因为诺奖事件,我的身份变得更复杂,在网络时代,这样的身份回到故乡,会有更不一样的故事,因为时代变了。《晚熟的人》里面有一篇小说跟故乡的联系不那么紧密,但依然是我的身份,视角是统一的。是我也不是我,因为观察者是我。”

为什么要写《晚熟的人》?

针对现场为什么写《晚熟的人》这个问题,莫言认为,“这一直是一个荒谬的问题。一个作家写什么不能是应试题目,我有时候想写科技,想童话,想写科幻,之所以写“晚熟的人”这些故事,是因为这些人物就像是我的孪生一样,这些年有很丰富的感受,我比较熟悉这些题材,真的想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句话评《晚熟的人》

李敬泽一句话评《晚熟的人》:

主持人要求著名评论家李敬泽一句话评《晚熟的人》,李敬泽说:“书很好,又觉得特别高兴,能看见一个晚熟了的老莫!”

莫言则幽默回应,“说明我是一个优良品种的农作物。”

毕飞宇一句话评《晚熟的人》:

毕飞宇现场携带试读本《晚熟的人》到了现场,镜头下的书页,密密麻麻留下了阅读时做的笔记,还夹了有很多小纸条,他说了一句话感受:“文坛都知道我特别喜欢莫言,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时就读莫言,他在我眼中永远光彩夺目,晚熟的人也是光彩夺目的。”

花絮:

莫言上世纪80年代就成了万元户

截至记者发稿,直播在各个平台已收获200多万(不完全统计)人次在线围观,莫言、毕飞宇、李敬泽这三位文坛大咖回忆往事,非常有趣。比如莫言与李敬泽讲述了首次见面是在早年的冯牧文学奖现场,而当时作为文学青年的毕飞宇则表示自己当时还是很穷的文学爱好者,莫言诙谐地表示,他1988年读作家班研究生时就挣了2万多元稿费,是较早的万元户,这也成为当时很多年轻人向望文学创作的原因之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戴雨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