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老师强令全班教师节必须送礼 遭质疑后反怼不懂感恩 称不送礼就换班

好句子 2013-03-27 01:02:17
相关推荐

教师节的建立,标志着教师在中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但近几年教师节却随着经济的发展渐渐变了味。近日,福州一所中学的老师为了强迫学生教师节送礼竟说出"不送礼,就换班"的话。

9月7日据上游新闻报道,9月5日,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高一学生小王在社交平台曝光了班主任组织学生送礼的事情。在学生提出是否一定要送礼时,该班主任以"不懂得感恩"为由,要求学生转班。目前,该名老师已被撤职。

不送礼,就换班

9月5日,小王班主任在班级群发布了一则投票,投票介绍为:为感恩老师的辛苦,班级统一使用班费为全科十二位老师各准备一份礼物。而投票选项为同意和不同意,但不同意的选项后还有说明:要把你的具体建议买什么提出来。

投票发出后,部分同学提出质疑:明摆着一定要买,为什么还要投票?也有学生问到是否可以不买。班主任的回应令人瞠目:不准备教师节礼物,就请你转班。

小王认为,班主任这样的做法有违师德,是错误的,于是将截图发在社交平台欲曝光老师的做法,没想到这条动态获得了近3000人的转发,1293人点赞以及高达7.4万的浏览量。

教育先进单位,却屡现不良风评

福州超德中学成立于2000年5月,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并于2014年9月被评为"福建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自办学以来,该校教师一直秉持"敬业乐教、勤奋认真、无私奉献"的良好教风,但就这样一所省一级达标学校,在网络上却似乎风评一般。

在福州超德中学的某官方社交平台上,有着诸多网友对超德中学的控诉,其中不乏控诉超德中学老师强制学生购买教师节礼物的。

有疑似该校往届生的网友在2019年9月23日曾经发文控诉:头一次听说必须要给老师买教师节礼物的,还理所应当用了班费,并且全班除了生活委员和老师,没有人知道这笔钱花到了哪里。

教师节送礼,送的到底是什么?

最初的教师节送礼,可能只是一句"祝老师教师节快乐!"的祝福,也可能是一张手写的贺卡,但如今教师节送礼可能已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的家长普遍都比较忙,平时也没有时间过多的照顾孩子,便只能寄希望于学校老师多多照顾自己的孩子,但有句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于是家长们也会在孩子给老师送教师节礼物时动些小心思,家长与家长之间攀比送礼的大小,老师与老师之间攀比收礼的多少,渐渐的,这教师节也就在金钱利益的往来中变了味。

事实上,教师收礼同样涉嫌受贿,教师作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利用工作便利,收受家长们的金钱或者礼品、礼品卡等"财产性利益",为对方子女的学习、生活提供各种便利,数额较大,就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现在很多人都误解了教师节送礼,教师节送礼的原点不应是"送礼",而应是"向老师表达感谢",只不过很多时候太快跳到了"送礼"这一步。

"怎样送礼"这件事,无非就是符合这样的礼物称心公式:心意(独特性)+ 投其所好(合适性)+成本(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精力)。

送礼是表达感谢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这件事上不是非要从大流的,如果不想表达感谢,不送礼就是了;如果想表达感谢,也不是非要教师节送。礼物本身真没那么复杂,复杂的只是人心而已。

真正的尊师重教并不依赖"送礼"体现

在福州超德中学的某官方社交平台上,除了控诉教师节送礼之外,还有控诉该校老师打饭时让学生好好排队,自己却直接插队的;也有控诉学校学风、设施差,管理层奇葩的;还有控诉学校学费高得吓人。

作为一个以"超越自我,立德为先"为办学理念的教育先进单位,超德中学在教育学生时采用德育量化考核管理制度,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注重习惯养成教育。但学校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老师的行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之一,如果学校不重视提升老师们的个人素质,那再多的德育考核都是无稽之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老师,应当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而不是借职位之便,谋一己之私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老师连自己的品行都不端正,又如何能够教导好学生,让学生信服、尊敬自己呢?

来源:斑马民生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