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生活中的心理学 | 有人的地方 就有心理学知识的用武之地

好句子 2013-02-09 19:38:58
相关推荐

更大的世界,更好的我。这里是知乎读书会,我是 Andy Lee,《思维的利剑》的作者,认真想的创始人。在我的通识教育普及工作中,有一系列书籍,那几乎是见人就推荐。在汉语圈子里,它叫「牛津通识读本」。它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自 1995 年开始,邀请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为普罗大众撰写的通识读物。到 2018 年初,这个系列已经有了 500 多本书,未来还将持续增长。中译本主要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到现在也有 100 多本了。总的来说,这一系列书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大家小书。「大家」说的是作者都是各个领域中的权威专家,「小书」指的每本书的篇幅都不长。

这次给大家推荐的书,正是其中的一本,中译名叫《生活中的心理学》,英文书名就叫 Psychology,两位作者都是牛津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家读完这本书后,对心理学这门学科,会有一个面面俱到但又点到为止的认识。本书的中文部分不到 140 页。后半部分的英文也只有 150 页左右。只读中文的话,一个下午就能读完。

虽然本书的篇幅不长,但我们的时间也很有限。所以,我不会为大家全面地介绍一下整本书的内容,而是着重来看下面这 4 个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和记忆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的行为是由什么因素所驱动的?

如何将人分成不同的类型?

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有什么用?

小时候,我们都是只会吃喝拉撒睡的婴儿,在长大的过程中,学到了无数技能。我们学会走路,学会说自己的母语,学会识字,学会数学计算,学会交朋友。有些人还学会了如何下围棋,如何游泳,如何吹口琴,如何玩电脑游戏。刚出生时,我们几乎什么都不会。而现在,我们的技能点越来越多了。这一切,靠的就是学习。

学习是最普遍的人类行为之一。在心理学家看来,不是学生在学校上课才算学习,人类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经历了更多的事情后,我们的行为模式发生了改变。这种行为的改变过程,就叫作学习。婴儿摔打玩具的过程,就是它学习如何与世界相处的过程。成年人在社交场合遇到陌生人,也要学习如何察言观色,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

最基本的学习理论就是条件反射。很多人都听说过巴甫洛夫的狗。面对飘着香气的食物,狗会流口水。但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狗可能会因为铃声、光亮等刺激流口水。只要在出现铃声或光亮后,给狗带去食物,久而久之,狗就会在铃声或光亮出现时,期待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食物,然后就流口水了。狗将铃声与食物这两种本来没有关系的东西联系起来,这就是一种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强化。也就是说,不管是人还是别的动物,只要这个动物在做出某个行为后,获得了某个好的结果,那这个行为就会被强化。

理解了强化这个概念,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工厂里拿记件工资的工人,会比拿计时工资的工人,工作动力更大。因为这个工人每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就会获得工资。工资强化了工人的工作行为。而拿计时工资的工人,他的工作行为没有获得工资的强化。同理,动物园的人训练海豚表演,让海豚把球顶起来,也是使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当我们吹出某种口哨声后,如果海豚表现出顶球行为,就给海豚吃一条鱼,久而久之,海豚就会在听到口哨声后,把球顶起来。站在海豚的角度看,它把顶球行为与获得好吃的鱼这样的结果联系起来。一旦这种联系稳固之后,学习就算是完成了。

当然,人类除了能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来加强学习之外,还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来学习。玩电子竞技游戏时,我们会去观看那些顶尖玩家的游戏录像,从而模仿他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我们也都会观察那些表现出色的人,模仿他们的行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学习就是行为的改变。模仿就是将自己的旧行为模式,改变成模仿对象的新行为模式。如此看来,模仿就是一种学习方式。

说完了学习,我们再来看记忆。许多人会以为,人类的记忆过程,和电脑储存各种信息的过程很相似。但实际上,两者差异很大。人类从来都不是客观地记住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各种信息。我们并不是像录像机一样,把看到的信息都存放在大脑里。记忆不是录像带,它更像是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每次回忆和讲述那些故事时,故事的内容都会发生变化。

大家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事实。人类总是带着某种角度去选择性地记忆我们所遭遇的信息。对同一个场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自然也会有不同的记忆。如果大家参加过老同学聚会,就会发现,在回忆当年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时,每个人记住的事情都不一样。其实,每一次回忆过往,我们就像是根据线索重新搭建出故事。这当然会导致记忆的失真。但这种失真并不会严重地妨碍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并不需要记住所有的细节,我们只需要记住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即可,正如我们不需要记住一年前的今天,自己吃了什么早餐。 记忆不是一件固定不变的物体,而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那些给我们造成了情感冲击的时刻,我们的记忆会更牢固。比如各种第一次,第一次恋爱、第一次失恋、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工作、第一次搬家等等。这是因为,这些时刻的情景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而去年的今天吃了什么,这种信息一般不重要,对于指导我们未来的行为来说,没有什么帮助,也就不值得记住。记忆是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我们所摄取的大部分信息,其实都不值得记住,所以就被我们选择性地忽视了。

关于学习和记忆的讨论就先到这里,接下来,我们来思考第二个问题。人类的行为是由什么因素驱动的?

本书作者认为,人类的行为由动机和情绪所驱动。动机决定了我们行为的目标,情绪则是我们在行为中体验的感情,比如焦虑、快乐、愤怒、沮丧等等。这些情绪也能起到动机的作用。我们之所以拍桌子,是因为生气了。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感到了紧张。有人之所以认真学习,是因为学习让他们感到快乐。有人之所以逃避学习,也是因为学习让他们感到焦虑和沮丧。

如果把人比喻为一辆车,那么情绪和动机就算是发动机里的燃料。我们先仔细审视一下动机。心理学家们将动机分为初级动机和次级动机。初级动机是无需学习的本能,它指向那些能满足我们生存的基本生理需要,比如对食物、水、睡眠以及温暖安全的庇护所的需要。次级动机则是后天习得的需要,比如对财富、荣誉、权力、名声的需要。

心理学家用内平衡驱力理论来解释初级动机的作用原理。内平衡驱力理论是说,我们人类会去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缺什么就要补什么。缺少能量就要通过吃东西补充能量,缺水就要喝水,缺少睡眠就要去补充睡眠。一旦这些初级动机得到或多或少的满足,我们体内的驱力就降低了,就形成了平衡状态,不会想着去喝更多的水,睡更长时间的觉了。

而对于次级动机,内平衡理论就不太适用了。比如,我们想要去登山,想要和土豪做朋友,想要去弹钢琴。但我们体内并不缺少登山、土豪朋友以及钢琴。所以,心理学家提出了目标理论来解释次级动机的作用原理。目标理论是说,人类会有意识地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我们的动机就是去达成这些目标。设置好登山目标后,我们就会做出登山的行为,哪怕登山会让我们变得又饿又渴又累,我们也不会轻易放弃登山目标。登完这一座山,还可能继续登下一座山。我们的登山需要似乎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它不是由内部的生理驱力引起的,而是由外部认知目标引起的。

动机就先谈到这里,我们再来看情绪。大家可能会以为情绪这个研究主题很简单。看到一个人在笑,就说明这人有高兴的情绪。看到一个人在哭,就说明这个人有悲伤的情绪。看到一个人在大吼大叫,就说明这个人处于愤怒的情绪中。但事实上,情绪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很难研究。因为情绪至少涉及 5 个方面,有生理上的变化,比如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还有面部表情上的变化,比如皱眉、微笑、撅嘴,也有行为上的变化,比如挥拳、跑步,也有认知上的因素,比如感知到了机会、危险,还有文字难以描述的主观体验的成分。

我们这里不去探究情绪的方方面面,而是来看一个重要的情绪理论。在 20 世纪 60 年代,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了情绪的双因素理论。他们设计了一个很巧妙的实验,以研究药物对视力的影响的名义,找来了一群人,将他们分成三组,一组注射了肾上腺素,并且告诉他们,「给你注射的这种药水,能让你的心跳加快、脸发热、手发抖。」第二组也是注射肾上腺素,但却告诉他们,这药水不会给人带来什么生理上的唤醒。最后一组注射了没有什么作用的生理盐水,而且也没有对这组人说什么话。

在给这三组人注射完药水后,研究人员把他们带到会让他们感到愤怒或高兴的场景下。事后,研究人员再问这三组人,「你们在实验中感受到的愤怒或高兴的程度有多强?」

结果发现,那些被错误告知药效的人,情绪反应最强。那些被正确告知药效的人,情绪反应最弱。而注射了生理盐水的那组人,情绪反应居中。

这个实验说明了,我们的情绪反应受到了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注射了肾上腺素的两组人,都产生了很强的生理反应。但一组人会把这种生理反应解释成药物的作用,所以自己的情绪就不强烈。而另一组人则无法把生理反应解释成药物的作用,所以情绪反应就很强烈。我们的情绪反应,一方面由生理上的唤醒引起,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我们对这种生理唤醒的解释的影响。

平日里,我们安慰失恋的朋友,也会采用情绪的双因素理论原理。一个人失恋了,生理上会很沮丧、痛苦、郁闷、甚至绝望。但我们会向他们强调,这种消极的生理反应,仅仅是由一次失恋所引起的,并不是意味着这个人本身做错了什么,也不意味着这个人未来就无法再开展恋情。总之,同样程度的消极生理反应,只要我们往乐观的方面解释,就不会造成那么严重的负面情绪了。这种理性乐观的认知风格,对于调节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糟糕心情,也有很大的帮助。

动机和情绪,也先说到这。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如何将人分成不同的类型?

我们可以按性别将人分为男人和女人,还可以按国籍将人分为中国人、美国人、法国人,不过在本书的第7章中,作者主要关注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按智力水平分类,另一种按人格维度分类。心理学里讲的人格就是俗称的性格,而不是指道德水平。

先来看智力,这已经不是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而是普通人也经常挂在嘴边的日常概念了。如果我们看到有个人,他的学习能力很强,记忆力很好,数学题算得很快,甚至说话速度都很快,那我们可能就会说这人智力水平很高。不过,这种说法还是没有为智力这个概念做出精确的定义。

心理学家将智力视为适应环境的能力。但究竟是适应哪种环境呢?如果我们生活在亚马逊的热带雨林里,那我们要适应的是狩猎动物、采集果实的环境。如果我们生活在战争环境中,那我们要适应的是战场杀敌,同时也要保护自己和战友的环境。如果是在大学里,那要适应的是学习各个课程,完成作业,参加考试。

所以,我们还是没有得到关于智力的精确定义,但心理学家们习惯用智商测验的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有一种智商测验,号称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都是公平的。那就是图形推理题,有点像是找规律题目。根据给出的几个图形,推测空缺部分应该是什么图形,然后在多个选项中选出正确回答。在答完所有的问题后,心理学家们会将你的分数与你同龄人的分数进行对比,然后按照正态分布曲线,估算出你的智商分数。

正态分布曲线像一口大钟,中间高,两边低。也就是说,智商位于平均值 100 附近的人特别多。而智商特别高和特别低的人,都很少。如果你的智商是 115,那就说明你的智商大概比 84%的同龄人要高,如果你的智商是 130,那就说明你的智商已经很高了,大概比 98% 的同龄人要高。如果你的智商是 85,那就意味着你比 84%的同龄人,智商要低。

从没做过智商测试题的人,其实也没必要刻意去做这种测试。大家在学校里,从小到大参加过这么多考试,在和同龄人的比较中,对自己的智力水平的判断,多少还是有数的。我曾经见过一些特别热衷于智商测试的人,这些人通过反复做智商测试题来提高自己的测试分数。但这种通过刷题而得来的智商测试分数提高,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也随之提升了。我们还不如认真读书,多学一些各个领域的知识。这比掌握如何做图形推理题要有用得多。 智力就先说到这,我们再来看人格。本书中没有仔细介绍大五人格理论,但这是心理学界最常用的人格测量工具,所以让我来为大家简单说明一下。大五人格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5种程度不同的特质。分别是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神经质、亲和性。

外向性是大家最熟悉的维度,高外向性的人,喜欢和他人交往,参加各种聚会活动。低外向性的人,也爱与亲密朋友相处,但不那么热衷于人多且热闹的社交环境。比起外向的人,内向的人更爱独处。

开放性指向的是对待新鲜事物的态度,高开放性的人像一个个好奇宝宝,拥有活跃的想象力,喜欢各种新东西。而低开放性的人更加保守,更喜欢传统的东西,喜欢熟悉的味道,对新鲜事物更可能持排斥态度。

高尽责性的人自控能力很强,他们遵守规则,勤奋工作,喜欢做计划,把事情安排得仅仅有条。低尽责性的人更散漫,做事缺乏条理,也没那么想要取得工作上的成就。

神经质这个维度,也可以叫情绪不稳定性。顾名思义,这个维度分数越高的人,情绪越不稳定,经常因为小事情就感到焦虑、抑郁。低神经质的人,情绪相对稳定,不容易波动。

高亲和性的人,同情心很强,愿意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低亲和性的人,更关注自己的利益。这种人更强调竞争,不太愿意与他人合作,也很少同情他人。

在上述 5 个维度,每个维度的人数分布比例,都符合正态分布的钟形曲线。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既不是特别外向,也不是特别内向,而是居中。绝大多数人的开放性程度也是居中,不会特别开放,也不会特别封闭。对大五人格理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上网搜一下“大五人格测试”这样的关键词,能找到一些免费的测试。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在这5个维度上的得分究竟是多少,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关于智力和人格的话题,我们也先聊到这里。其实,说到这里,我们已经能看出第四个问题的答案了。

第四个问题问,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有什么用?在讨论情绪时,我们大致了解了心理学家是如何做实验的。其实,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做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研究各种各样的人类行为,提出相对完善的理论模型,从而解释这些行为。如果需要,我们还可以利用心理学家们提出的理论模型,来控制人类的行为,往更好的方面去改善。

比如,心理学家可以用各种手段治疗那些心理疾病的患者,帮助他们摆脱痛苦。学校里的教师虽然不都是从心理学专业毕业,但大多学过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这门课可以让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教师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企业里,管理者们也要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来管理员工,带领团队成员完成工作目标。

可以说,凡是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地方,都能用上心理学的知识。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和亲友们保持亲密关系,能帮我们谈一场高质量的恋爱。心理学家还研究罪犯的心理活动,对于警察破案也有帮助。研究所自然会聘请心理学家从事科研工作。商业公司也很欢迎心理学毕业的学生。比如,各种商品的广告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这种商品,那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学知识,对于设计广告来说,也有一定作用。

当然,大家也不要以为心理学是万能的。当别人得知我是学心理学的后,很喜欢问我,知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最开始,我会耐心地解释说,我无法说出他们在心中默念的句子。后来,我更愿意开玩笑地说,我不能给大家免费提供读心术服务。心理学家并不能读懂所有人的心思。越是专业的心理学家,越不敢轻易地给人类的行为做出断定性的解释。因为人类的行为实在太复杂了,不同的心理学模型,就像是盲人摸象一样,只抓到了一个方面。需要结合多个模型,在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后,才能做出相对完备的解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