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华人神探李昌钰是江苏如皋人 老母亲只说如皋话 享106岁高寿

好句子 2012-11-06 21:08:10
相关推荐

江苏南通如皋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与苏州隔江相望。据《左传》记载,春秋时,贾大夫南屏公携族人来到这片水土丰茂的地方定居,他们为这片水边高地起名“皋”,如皋的名字由此而来。

如皋的美,不仅在于小桥流水,白墙青瓦,更在于这里寻常百姓人家的素雅淡泊,质朴友善。行善致乐的传统更是让这座古城,处处充满的温暖,也成为远方游子引以为傲的家乡记忆。

81岁的李昌钰是全球著名的刑侦专家,他参与过全球59个国家8000多起刑事案件的调查,包括肯尼迪总统遇刺案、台湾三一九枪击案等举世瞩目的大案,李昌钰也因此被称为“神探”。

但无论走多远,如皋始终是他记忆里面温柔的故乡。1938年,李昌钰出生在如皋一个富商家庭。9岁时,因生意往来,举家迁到了台湾。然而,只过了短短两年时间,家中就遭遇了一场巨变。1949年1月,李昌钰父亲从上海登上一艘去往台湾的客船,而这条船就是被后人称作“东方泰坦尼克号”的“太平轮”。途中,“太平轮”与另一艘轮船相撞,船上乘客大部分遇难,李昌钰父亲也未能幸免。那一年,他只有11岁。

经此变故,李家迅速衰落。李昌钰的母亲王淑贞独自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最困难的时候,她变卖了所有家产,也坚持让孩子们继续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李昌钰的记忆里,母亲十分善良,即使家境清寒,一些背井离乡的朋友来到家里,母亲都要把房间留给他们,让孩子们睡在地上。煮好的饭、烧好的菜,也要给客人先吃。李昌钰回忆,母亲说能够帮助人家的就要帮人家,不要求报,妈妈教我们做事就是这样。从如皋走出去的母亲,始终坚守着家乡行善积德的传统,她的做人做事对李昌钰的影响极大。

青年时期,李昌钰赴美求学,选择了惩恶扬善的刑侦专业,在美国书写了“华裔神探”的传奇。母亲晚年时跟随李昌钰到了美国,在她100岁生日会上,子女们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她说“我要回去给中国小孩造学校”。一句简单的话,透露出老人对故乡浓浓的爱和割舍不下的如皋情。一直到106岁仙逝,她都坚持要子女们用如皋方言与自己交流,提醒他们不要忘记故乡。

李昌钰曾带家人一起来到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校的操场就是母亲捐建的。李昌钰说,妈妈只会讲如皋话,所以自己的如皋话也讲得很好,妈妈烧给我们吃的都是如皋味道,在这个环境里长大,当然是如皋人。

李昌钰记得,1998年他因为破获多起大案要案,被任命为美国康州警政厅厅长。那个时候,母亲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做厅长不是为你自己,是为中国人打开看世界的通道。李昌钰说,我们每一个在海外的人,都有一个思乡的观念,怀念我们的祖国和故乡,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母亲的教诲一直回响在李昌钰的脑中,为家乡做一点有益的事,一直是这位退休的“华人神探”的追求。2016年,全球首家刑侦科学类博物馆李昌钰刑侦博物馆在如皋开馆,再他的推动下,已经有两次刑侦国际性学术会议在如皋举行。这一次回来,他在家乡设立了“鉴识科学教育基金”,希望每一个有志于刑侦鉴识科学的年轻人,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

李昌钰说,我们讲行善不要计较回报,帮助人家也不是要回报。人的一生能做一点善事,为家乡为国家做一点事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