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儿童熟读国学经典成长后事业更容易成功

好句子 2012-10-23 12:30:14
相关推荐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又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目前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古国。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在华夏大地人们一直自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承认是同祖同根来自一脉,传承着相同儒释道的思想意识,接受皇权的高度统治,受外部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小。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先辈们筚路蓝缕,殚精竭虑,不断的创新完善中华文化的思想脉络,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生生不息,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通过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金钱、物质、名利都是过眼云烟,只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知识对于一个人来说固然很重要,但是人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却更加重要。一个人只有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再去学习文化知识,才会离成功更近,成为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

杨振宁说:”我之怀疑奇遇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心得有关.《易经》 中既有阴阳相似道理,又有阴阳相消长或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剥久必复,否极泰来的道理.” 初中两个假期,振宁背会《孟子》 。他形容古典文化对他人格形成,思维方法及科学研究“如阳光和水”一样重要.

李嘉诚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三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 。正是在这些童蒙读物中,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五岁入小学,开始学习四书五经,《诗经》、《老子》、《庄子》、《离骚》伴随他一生.打下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李嘉诚感叹:”少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

张瑞敏说自己最喜欢读的是老子的《道德经》 ,也喜欢自觉地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运用于经营之道.”《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展的大局观;《孟子》 培育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分,勇于进取,刚健有为的浩然正气;《孙子》 帮助我形成具体的管理方法和企业竞争谋略.”他曾老老实实地透漏自己的雄心:日本式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式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归根到底,我们要造中国自己的品牌.”

像这样从小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的成功人士多不胜数,李政道,丁肇中,汤川秀树,毛泽东等名人名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但今天我们很多父母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带着孩子在各种兴趣班之间奔波,学钢琴,学书法,学舞蹈,学奥数,学英语,学游泳,学绘画等而无论学什么,都要大人陪着……父母的努力不断结出硕果,少年大学生,少年作家,国际奥林匹数学、物理、化学竞赛的状元,少年吉尼斯记录的挑战者……越来越多的光环罩在了越来越小的孩子们身上。她们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留给孩子,给他最好的营养,让他受到最好的教育,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习她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孩子的成功让她们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满足,在孩子的成长中她们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正是由于这种盲目的爱,让她们无视孩子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错误地认为孩子只有成名,成材,成为受人瞩目的对象才不负她们的苦心孤诣,但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

《论语·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实际上,这是孔子指出的一个人人格成长的正确过程,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七事具备,方以为人,这七事做到了,我们才能称得上是个“人”, 要先立德学做人,然后再学习知识技能。

事实证明,这一教育策略和途径是科学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德高才浅,只是这个人对社会贡献多少的问题;而无德有才,则是危害社会的问题了。比方说,古时的贪官污吏,无不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这些人多学富五车,每个人的智商都很高。即便是现在,利用自己掌握的高科技手段作案的人也是屡见不鲜,难道能说他们没有知识吗?从本质上看,这些人是在缺少仁德的情况下学习了文化知识,属于本末倒置的行径,所以他们很难成为一个好人。

教育的根本是教书育人。《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儿童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到了13岁以后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结束了.那么我们就应该抓住孩子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4-13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然也因其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所以儿童的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是诵国学经典、促养成教育的最佳时间。国学的精粹将成为学生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真正学会如何做人。所以少儿国学教育在实现中国强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有国学经典蒙养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对儿童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三字经》集中概括了中华文化的基本道德精神,对《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天文历史等有基本介绍,言简意赅,确实适合儿童的启蒙教育。无论你今后地位有多高,金钱有多少,文化有多深,做人的标准却是一样的。所以,从小先学习做人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让孩子从小读经典主要是一种精神培养和性情的养成,为他以后继续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了良好的铺垫。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幼儿园、小学阶段要打好传统文化的厚重基础,切实“扎好中国文化根”,通过诵读古诗文,引导孩子们感悟母语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地运用母语表达的快乐,建立与母语的血肉联系,将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心灵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要充分发挥孩子们记忆力强的长处,多读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读物。

“远离时尚,潜心经典”,是让少年儿童被“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所埋葬的良知和自尊有一扇可以透光的门。当前,我们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要健全中华民族自我的文化素质,让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进中小学课堂,让中小学生读文化经典名著正是便捷有效之路,正是恢复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活动的契机。这或许是一个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创新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突破口。东方西方汇通,传统现代结合,科技人文配合,是理性文化的复活,这样的中华文化复兴是可以期待的。

假如你的孩子讲礼貌,说话彬彬有礼,文字优美而有韵味,对长辈孝顺,做事情讲道路,你应该很开心吧,那我们一起努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