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主角们不同的人生 其实也折射着现实

好句子 2012-10-11 01:03:17
相关推荐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郑微,黎维娟,阮阮,三个人,三种不同的选择,当然会有三种不同的生活。阮阮像是爱情忠实的信徒,甚至可以说是愚昧的信教者,最后为爱情殉葬;黎维娟,爱情只是一种东西,与物质有关,所以最后她成了后妈;而郑微才是对待爱情最正常的一个人,敢爱敢恨,当她对事成回国的陈孝正说,她的青春是用来怀念的,确实,她的青春不是用来复制的,所以,尽管当初他们两之间有轰轰烈烈的艾静,课现在是不可能了,可以说: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

林静和她之间的感情,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依赖与仰慕之情,在看到阮阮的尸体后,郑微有点崩溃,她觉得她再也无法承受着所谓的爱情时,她找到了林静,有了之后的那段。这些只是电影在剧情方面给我的感觉。至于在电影本身拍摄手法之类专业方面,我也不太懂。不过,导演的叙事手法有些新的尝试与模仿,但是个人感觉对于多条叙事主线处理得还是不够好。好了说了这么多,要是以为我是在不推荐大家去看,那就错了,还是建议去看看。片子拍的不错,至少我自己看来是近几年国内比较拿的出手的青春文艺片了,就像考试的作文一样,文章照应题目,内容丰富,这里面的一大部分功劳来自于这个剧本。

我没有看过原著,但是看完电影之后立即就买了书,前一部让我有欲望去看原著的是李安的少年派,所以,我想赵薇把这个故事讲得还不赖。虽然听身边看过原著的朋友说,电影和小说差距很大,比如阮莞的死,林静和郑薇的婚姻等等,但是知道两者的差别之后我反而觉得电影的改变是很有道理的,100分钟的电影能讲的故事真的不多,写感情的书里面最多的就是虚无缥缈,两个人的感情在书里描写起来显然比电影要简单的多,铺垫也更容易,我想电影最终想要说的就是郑薇和陈孝正说的那句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最后谁和谁相爱,谁和谁在一起也许已经不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我们青春那段时光遇见了最想要找的人,这也许是和原著不同的。电影情节紧张,前面想要埋伏的太多,后面时间一紧自然讲起来就不那么清晰,有人觉得凌乱,每个人的青春都不同,主角们不同的人生其实也折射着现实,每个性格都有特别之处也都必不可少,人人都是主角这个特点削弱了电影的最想要表达的,有些矛盾就像青春里的迷茫。前面有人说水军刷分,我觉得到不见得,看这部片子有同感的人肯定不在少数,看原著的人也多,对了,王菲唱歌还是那么好听。

前半段很好,后半段和原小说差别很大,我理解是因为时长的原因才这么改,如是电视剧可能会从容很多。改编最好的地方是上台唱歌从原著里的爱的奉献改成红日,李克勤的这首歌太有气氛了。韩红一出来,全场笑的不行。赵又挺扮学生有点显老了,台湾腔也有点怪,不如其他几位看着自然。不管怎么样,赵的第一部电影到这状态已经很好了,她至少用心了,努力了,比起香港那些啥叶问前传,大陆的战国,战国是我在影院里看的,深受刺激,我一直认为战国剧组欠全体买票观众一个道歉,这片子绝对对得起观众。

网上有种倾向,有些人喜欢挖空心思的堆砌词藻贬低别人,这是为了带来快感还是显得自己高雅有范呢,从没出过国的人评论国外旅游哪不好,大抵也是同类人吧。且不说赵薇拍摄得怎么样,但是至少她做到了,其次就是剧情,剧情又不是赵薇安排的,只是作者对剧中每个人的安排罢了,再则是个人观点。

虽然我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小破孩,但是,谁没有青春过,也许就是那样一种激情四射的年龄的人才会选择不顾一切的追求自己的幸福,阮莞为爱丢了生命,郑微为爱不顾别人看法、勇往直前,朱小北自尊心太强,陈孝正追求事业,韩庚放不下上一代的恩怨,那个张开一直暗恋阮莞,最后两个家境差不多的人走在了一起。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的不同层面么,只是体现在了不同的人身上罢了。看电影时,打望去了,看旁边的某男,当时就好笨,不过仔细回想人生就是这样,我相信只要坚持,最后要什么都会有的。

本文为无穷想象之梦与百家号首发,如需转载请注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