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你家孩子“会说话”吗?善于表达的孩子 一开口就赢了

好句子 2012-08-13 19:35:02
相关推荐

你家孩子会说话吗?

可别觉得这个问题很傻,觉得“说话,谁还不会啊?”

要知道会“说话”和“会”说话真的不是一回事,从小就能拉开孩子人生差距。

比如,以前微博上有人讲过这么个故事:

对比别人家的孩子,再想想自己只会耍脾气哭闹的娃,是不是顿时心情有点复杂?

会说话的娃,不动声色的就能化解问题、达到目的,还让人觉得心里特别舒服。走到哪里人缘都好到爆表、根本不用家长多操心。

不会说话的娃,相比之下就操心多了:去了幼儿园,自己需要什么,能和老师说明白吗?和小朋友发生了矛盾,能不能和平解决问题?等孩子回到家,揣着这些担心,总想问他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却发现孩子也没法给你答案。

小到交朋友、班级竞选,大到将来的面试、人际交往,我们都能看到那些善于表达的孩子做事更顺利、更受欢迎,也会更自信。

孩子学的再好、懂的再多,也都需要“表达力”的翅膀,才能让内心的宝藏“飞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优秀的表达能力呢?

孩子4岁之后,“说话”不再只是一种工具,而是和孩子飞速发展的逻辑思维、自信和处理问题能力同步的“表达力”。

想要提升孩子的表达力,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这些事——

1. 你问我答讲故事

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些你问我答的环节。

l 2.5~3.5岁:

比如这种大图的故事书,就可以问:这幅图中,小蜜蜂在哪里呀?

这时候你得严格一点,孩子光用手去指可不行。得引导他用语言进行具体描述:小蜜蜂在花朵上飞。

这样,他就能记住“小蜜蜂”“花朵”这样的名词,并理解“上面”这个空间概念,和“飞”的动作。

除了你来提问宝宝,也可以引导宝宝向你发问。

孩子通过图片拓展的问题越多,就证明ta的兴趣越浓厚,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l 3~4岁:

大一点的孩子,故事和问题也可以复杂一些。

比如讲完《三只小猪》,可以问:猪老大盖的是什么房子?

图片来源: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三只小猪》

如果孩子能正确反馈,说明孩子听得很专注;要是反馈错了,还可以一起去验证答案。

验证的过程可以让孩子看到故事的要点,这对将来听课的专注力很有帮助。

l 5岁:

这个时候可以进一步关注孩子转换视角的判断力和思考力。

比如可以让孩子从大灰狼的角度,重新讲一遍《小红帽》的故事;也可以让他想一个角度,让妈妈去讲。

这样一来,不仅表达力被锻炼到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2. 看动画玩配音

孩子翻来覆去总看同一部动画片,家长觉得浪费时间?

不如带孩子一起玩配音游戏吧。

孩子爱看《小猪佩奇》,就让他选一个最喜欢的角色,比如佩奇。

然后把电视静音、让孩子看着画面,说出角色在这个场景下该说的话。

看到自己能给动画片配音,孩子会很有成就感,哪怕配出了跟原剧情完全不同的情节,也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家长自己也可以选一个角色,比如猪妈妈,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还可以把全程录下来,回放给孩子看,他会更愿意做这个游戏。

3. 说服游戏

当和孩子起争执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头疼?

但如果孩子已经4岁了,就可以把它当做是个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说服游戏。

比如孩子想买某个玩具,就可以让他说3个可以买的理由,家长再一起和他分析这些理由成不成立,最终找到达成一致意见的方式。

这个小游戏其实是一种小型的辩论,4岁的孩子正是逻辑思维建立的时候,能说服别人,需要思维能力配合语言能力,对孩子今后的社交能力有很大帮助。

它同时也告诉孩子,今后在面对跟别人的分歧时,解决问题不是靠武力或耍赖,讲理是最好的办法。

把三件日常小事,变成锻炼孩子表达能力的机会,是不是比上语言兴趣班超值多了?

不过想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除了正向锻炼,也要注意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错误的语言习惯和消极的语言环境。

错误的语言习惯其实很常见:孩子会把“拉臭臭”说成“那臭臭”、“小狮子”说成“小西几”、“吃饭”说成“次饭饭”,虽然听起来“萌萌哒”,但对孩子未来的语言能力影响很大,一定要及早纠正。

消极的语言环境是指不要让孩子的语言出现一些负面的因素,比如太多口头禅、方言过重、脏话太多。

会说话、善于表达,不仅是情商高的表现,更是孩子展现自己、更受欢迎的重要能力。

想让孩子更受欢迎、人缘更好、更有自信?赶紧带他从说好每一句话做起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