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熔炉》:如果孩子不会说话 世界会不会当个哑巴

好句子 2012-07-10 11:32:20
相关推荐

这两天上微博里三色幼儿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无论现实还是网络,都怀着一脸震惊的态度惊叹着这个事件的真实性。的确,难见世界的惨象被如此赤裸的撕开,摆在网络上,供媒体争论,舆论碾压。

这个世界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我们了解有印度的女权问题,了解《亲爱的》里有拐卖儿童,耳闻过贩卖器官人者的残忍。

可生活和谐与安详,谁愿意纠结人性之恶,于是这个世界仁慈纵容,人们耳聋眼瞎。大家只在得知惨案的那一刻,震惊与质疑,开始审判人性,可无论是怜悯还是悲愤,只能做这个社会事后的反省与舆论道德的弥补。

儿童不会用言语表达,社会与家庭的疏忽,对于教育机构与教师疏于监督与管制,北京城里发生的惨案,是给社会人的一巴掌。

尽管世人之后批判与悲恸,但恶果却无法改变,媒体新闻会渐渐淡忘,留给一个孩子的阴影却无法抹去。

而社会人心惶惶,我们无法得知类似三色幼儿园性侵的事件还有多少,这或许也是最黑暗的地方。我们惊恐于人性之恶所挖掘出来的冰山一角,但那些关于性侵、霸凌、乱伦的事件,却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稀缺。

这个事件被称为“中国版熔炉”,《熔炉》,一部改变韩国法律的电影。

那幽暗不见尽头的走廊,厕所间中年男子诡异的笑,洗衣间里作响的机器声,微弱的光线,孩子垂死的挣扎与喊叫,是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梦魇,国人懦弱逃避着这些有悖道德的字眼,而如果人世之善,谁愿意去挖掘丑恶。一部足以震撼国家法律的电影,一个直面惨案与淋漓的国家,都是我们应当自省与学习的。

《熔炉》,改编自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在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的性暴力事件。导演黄东赫,影片在2011年在韩国上映。

故事的开始是怎样的,一个人闯入当中,在大雾里艰难的辨别方向,不留神撞死路过的动物。血液化在车玻璃上,恍惚发现原来这便是雾津。

丝毫不加修饰的展露当中的悲惨与无力,孩子就像动物一般,被火车轻易的碾去,死前的一刻还在大雾里一脸茫然的看着这个世界,这个没有成形的世界。

始终记得女主友真说的这样一句话:

看完电影的人或许能明白这句感慨有多么的悲凉。

聋哑人听不见这个世界的肮脏,却也无法表达自己蒙受的苦难。难过是世界当他们是个哑巴,因为孩子从未见过光明,未学过公正,没有人告诉他求救的符号,他们在苦难中还当庆幸自己比上一秒活的更加容易。

可悲他们的世界一开始都是这样的古怪与阴郁,而他们认为这便是世界原本的样子。一个名叫慈爱学堂的地方。

我不知道如果我们身在其中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是那个为工作包庇罪恶的保洁大叔,还是一个颠倒黑白的“正义之士”,或是一个在结案时背弃良心的律师。谁都像是电影中的某个角色,像是男主姜仁浩一般善良与无力,像是友真一般冲动正义,也都兼有自私与麻木。

内心如何不鸣与愤慨,面对世俗压力,还是违心给犯罪者送上一盆兰草。

谁能大公无私,谁又能独善其身,这个世界原本就不磊落,人们只能看似高明的做一个旁观者,可旁观者冷漠,便又是麻木与忽视。不同的只是每个人的原则与底线,能为这个世界退让几分。

我们震惊慈爱学堂的黑暗,更震惊于雾津彻骨的人情冷暖,而感叹电影剖析的便是这个大千世界。

世界真实发生着猥亵儿童的事件,无辜者平白遭受着苦难,奋起之人力量微薄的挣扎,站在法院门口望着“自由、平等、公正”六个字总会错觉已经靠近正义。旁观者旁观我们在高压水枪下的呐喊,仿佛他们才是一个聋哑人。我们难过不是因为这个故事的黑暗,而是这个故事的真实。

我能理解姜仁浩内心的懦弱与纠结,因为这个角色有生活中太多人的影子。明明骨子是项羽的气魄,却历练成了刘邦的样子,况且让我们放下一身狂傲的还不是江山伟业。

但我永远不默认为适应这些“社会规则”所作的妥协,世界欺人善良,却不代表我们将变得和他们一样。自私与懦弱世人兼有,而人唯一不同于畜生的便是最后一条底线:人性,而妥协与忽视何尝不是在纵容犯罪。

永远也不会忘记电影里被性侵的男孩子民秀得知案件已经和家中私了时,崩溃与绝望的叫喊。

想起曾经的一条新闻,凶手杀死一个女孩后被逮捕入狱,但关了十年后出来对女孩的母亲说,“上帝已经原谅他了“,母亲无力的说了同样的一句话“为什么她还没有原谅这个杀人犯,上帝就已经原谅他了”。

结果是,民秀选择了弟弟一样的死亡,但带了犯罪者一同陪葬。雨夜与铁轨,总是那么的绝望。能指责谁才是那个凶手,犯案者,还是律师,还是那个原谅罪犯的奶奶,当世人麻木与冰冷,有多少人会去关注一个孩子的哭喊与绝望。

一名公众小号很少对于新闻话题作出表达与评价,也没有咪蒙般的号召力与行动力,一名大二学生或许思想依旧浅薄,而无知者无畏,我也依旧愿做这个世界的暴民,幼稚的反叛与抗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