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朝没人能接上 直到宋朝才有下半句

好句子 2012-06-26 17:00:57
相关推荐

李贺与李白、李商隐称之为“唐代三李”,后世还称李贺为李昌谷,因李贺是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人。李贺出生于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宗李渊的叔父李亮,武则天称帝前后,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属于大唐宗室的远支,虽并不出名,但还是为保性命,隐居在了昌谷。

值得一提的是,杜甫是李贺的表兄。李贺年少成名,七岁写下诗《高轩过》,当时声名远播的文学家韩愈、皇甫湜感到非常吃惊;贞元二十年(804年),1 5岁的李贺并与誉满京华的李益齐名了。

不过李贺赴长安考进士时,嫉妒他的人从中作梗,称其父名字中的“晋”字,与“进”犯嫌名,韩愈为此写下了《讳辨》为李贺辩解,但依然没能让李贺参加进士开始,所以即使李贺满腹才华,也未能考取功名,李贺也是愤然离开了长安。

元和五年(810年),李贺被韩愈调为河南令,后来也因有韩愈的推奖,次年返回长安时经宗人推荐,考核后任奉礼郎,从九品。

然而李贺即使进入了官场,但才能却施展不开,迁调无望,之后妻子又病逝了,李贺积郁成疾,元和八年(813年),李贺告病会昌谷休养,次年更是辞去了奉礼郎之职。

从长安行至洛阳时写下了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广为流传,在当时,李贺抒发的是报国无门的愤然之感,这些年他也瞧见了唐朝的衰落,预感唐朝将会亡国,更为悲恸。

由于“天若有情天亦老”很是有名,许多文人雅士都以此为上联,意图对出下联,但是唐朝却没人能接上,直到宋朝才有下半句,宋朝重文轻武,自然也就出现了许多大才子。

石延年,字曼卿,他的诗与欧阳修的文、杜默的歌被称为“三豪”,据《蓼花州闲录》记载,石延年在赠友联中,写出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当场就惊动了四座,让人拍案叫绝。后来也有文人将古代大文豪李白、苏轼、李贺和石延年的各选择了一句,拼成了: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举杯邀明月,月如无恨月长圆。

石延年所对对联后来也被大家应用到了爱情之中,世人皆期待地老天荒,如果没有恨,就不可能撕破脸皮,也便会夜夜常圆,但是天地间因为有情,所以人世间才空洒落了许多离人泪。

虽然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并非是因为爱情,而是自己的一番雄心壮志落空后的感受,并且李贺年少成名,年至27岁时就写下了数百篇传世作品,其诗词《雁门太守行》与《李凭箜篌引》皆被编入了语文课本。

但是李贺最终也是英年早逝,元和十一年(816年),27岁的李贺就在昌谷病逝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