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六祖坛经》中的三句话 包含“开悟明心”的智慧!

好句子 2012-06-13 08:49:04
相关推荐

禅宗一脉,是汉传大乘佛法宗派之一,西方初祖为摩诃迦叶尊者,在汉地则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与其他宗派最大的不同,或者说禅宗最为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其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在佛门中震古烁今的慧能祖师,以及记载他言传身教的《坛经》。

《坛经》也称作《六祖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经文记载了惠能祖师一生得法传宗,开示弟子的言教。依照目前流传最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全经共有十品,分别为自序、般若、决疑、定慧、妙行、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其中有三句经文,包含着“开悟明心”的智慧,值得反复诵读。

其一、止观双运。

《坛经》云:“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禅宗因其主张参禅修定而得名,但是修定,并非坐枯禅,止与观是不能分开的,定与慧也是不能分开的。所谓勤修戒定慧,即持戒修定开慧,离开定,智慧无法开启;离开慧而修定,就是坐枯禅。

在修定时,一切都清楚明白,即是慧;在清楚明白当中,去掉虚妄、分别、执著,就是定。佛门中说大修行人,行住坐卧无不在定中,就是这个道理。

其二、离一切相。

《坛经》云:“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自六祖开始,《金刚经》逐渐成为印证弟子所参悟是否契合佛理的标准,六祖的言教,可以说是直接继承自《金刚经》。

《金刚经》中佛陀开示须菩提长老要离四相,惠能祖师说离外在的“一切相”。众生常执相而求,若能离相,则知自性清净,心佛别无二致。

其三、自性真空。

《坛经》云:“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对佛法稍有了解的人,几乎都听过“万法皆空”这句话。何为法呢?佛门将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一切事物,都称作法。譬如我们面前的桌椅板凳,你握在掌心的手机,都可以称为“法”。

既然万法皆空,那是不代表家庭、事业,都可以抛诸脑后了呢?如果这样认为,就是着相了,是着了“空”相。所以六祖在坛经中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他说“本空”,“便即著空”。因为此时的空,是般若性空,若着“空”相,视一切为无物,怕是要在墙上把脑袋撞起个包来。所以六祖说,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那样是无法体会自性的真如妙有和灵动的。此刻,你是否对《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了更深的体悟呢?

也许有同参会说:“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你说了半天,还是在依文解义,全无半点禅意。”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执著于小编的文字,又何尝不是着相呢?所谓依义不依语,不执著于法,才是真法,不执著于佛,才是真佛。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关注莲荷居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