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浅析古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周期律”:粮荒 大起义 改朝换代

好句子 2012-05-27 05:09:50
相关推荐

在古代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事实上存在一个“周期律”,这就是由粮荒到引发农民大起义,最终导致改朝换代。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个简明扼要的解析。

□物非天予,终须地出:古代曾因粮荒发生一幕幕人间惨剧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出自《汉书·郦食其传》。当时,刘邦正在跟项羽交战,被困荥阳,因军中乏粮一度打算西撤。郦食其在向刘邦献计时说了这句话,建议他去夺取有大量秦朝储粮的“敖仓”。

“民以食为天”这一说法,由来已久。郦食其其实很难独占“原创首发”的标签,更何况他当时说这话的语境,并非出于爱民的考量。

这句话实际上只说出了半截子,后面原本应该加上,诸如“民无食则变天”之类的字样。到此为止的缘由,一是不言而喻,二是有些犯忌。

古人每当谈及粮食问题时,还经常说这样一句话:“物非天予,终须地出。”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古代出现粮荒原因的一个高度概括:要么是天灾,要么为人祸,更多的则是二者兼具。天灾无需多做解释,人祸一般包括:赋税异常沉重,已经超出地中所产;兵役劳役繁多,从事农耕失去基本的时间保障;土地大量兼并,失地人口众多。

孔子最早将君民关系喻为舟与水

一旦天不帮忙、人又添祸,粮荒必定如期而至。在此,不妨从史籍记载中,挑出几个例子。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尽量减少饿死的人口,汉高祖刘邦甚至不得不制定一项特殊的政策:“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卖儿卖女竟然成了“救命”的政策。

《资治通鉴》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时逢战乱,百姓饥饿,豆比金贵,一斤黄金只能买豆五升。献帝兴平二年(195年),长安城空四十多天,强者四散,弱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地区白骨遍地、荒芜人烟。百余年过去,当西晋文学家潘岳出任长安令时,所见还是残壁断垣,满城不足百户人家,只能找出四辆车子。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末年,冉魏政权的残余势力,被前燕军队围困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境内),因城中粮食消耗殆尽,后赵国君石虎当年强征的数以万计的民女,都被守城兵卒当做“口粮”吃掉了。

南朝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年),江南地区连遭旱灾和蝗灾,百姓采草根、木叶、菱芡为食。这些东西吃光后,仍不见转机,于是死者蔽野。平时“酒肉臭”的富户,此时也饿得骨瘦如柴,只能穿锦衣,怀珠玉,躺在床上等死。

隋末唐初,江淮之间有个名叫朱粲的军阀,不务稼穑,专事剽掠,一旦军中无粮,就拿妇女儿童作“粮食”,为此他公开向附近各地索要老弱人口。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关中储粮用尽,饥饿难当的禁军士兵呼喊:“把我们关在军中不给饭吃,这是把我们当做罪犯啊!”当粮食终于运来时,他们又欢呼万岁。由于连年饥荒,当时军民都是一副瘦黑的模样。后来新麦上市,长安街上出现了一个醉汉,竟被人称为“嘉瑞”!但许多人由于一时猛吃,却又活活地撑死了。几个月后,人的肤色才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人类一旦沦落到此种绝境,什么君权、法制、道德、文化……,统统都得靠边让路,为了自身的生存,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拔高”还是“就低”: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上农民起义

在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封建时代,农民是构成社会的主体成分。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失去基本生存条件的农民,必然揭竿而起。这个道理简单而原始:造反可能死,也可能活;不造反,则唯有一死。

对于农民起义的评价,封建时代是一成不变的,官修的正史当中,一律使用“盗贼”这个专有名词。

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运用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和方法,对农民大起义重新进行评价,将其拔得很高。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摒弃,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享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空间和言论的自由,一些人开始对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意义和作用,产生怀疑,甚至提出了质疑。

陈胜吴广起义是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面对这样的起伏变化,一些学者感到困惑,有人试图对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作出一些具体甄别,譬如分析其领导者是否来源于农民阶层,其构成主体是否为农民,其对农民的态度和政策前后是否发生明显变化,等等。

个人认为,这种调和的努力,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抛开意识形态,从纯粹的史学与史实来看,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失、记载不实等原因,事实上后人无法充当这种裁判角色。

个人又认为,对古代农民起义的评价之所以出现反复,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人要“拔高”,有人在“就低”。说好的,什么都是好,都予以充分的肯定;说不好的,则什么都不好,一律斥之为“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

从历史记载来看,古代一旦农民起来造反,其破坏力确实也相当惊人,攻城掠地,烧杀抢掠,受到冲击的并非只是统治阶层,对那些没有参加造反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这跟统治集团内部的恶斗,并无明显的区别,同样是一场战乱和浩劫。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只是一味“拔高”,那么对相伴产生的破坏力,也就需要作出全面肯定,甚至予以歌颂,这就难免让人产生怀疑乃至反感。

如前所述,历史上凡是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时段,都是农民面临着难以生存下去的问题。农民一旦没有田种、没有饭吃,被迫卖儿卖女、乃至易子而食,起来抗争,与其说是一种社会行为,不如说属于“动物本能”。如果仅仅依据相伴出现的“并发症”,就对其予以否定,那么逻辑岂不是成了“只怪你生不逢时、活该”吗?这显然属于一个悖论。

西汉官员龚遂主张安民而非胜民

综合起来分析,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原罪”必须由这个朝代的统治者来担负,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君不爱民,民必弃之。至于某支农民起义队伍的成与败,军纪作风如何,是接受了“招安”,还是沦为新统治者改朝换代的工具,这不是应当放在同一个层面来分析评判的事项,类似于一个朝代可能出了几位好一点的君王,也避免不了亡国之君。

总之,对于古代农民起义的历史评价,一味“拔高”固然值得反思,但仅仅依据其造成的阶段性的经济倒退和社会停滞,就对其推动历史发展的总体和长远作用,予以否定,也是站不住脚的。

□作底线思维的明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一字不讹的原文,当出自《贞观政要·论政体》,内中记载唐朝大臣魏征曾对唐太宗李世民说:“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魏征自己说得很清楚,他只不过提炼古人说的话。明确地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和水,当推儒家的鼻祖孔子。《荀子哀公》篇记载了一段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孔子对鲁哀公说:“……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古代中国出现过不少有关爱民的思想和学说,其中许多经典的言论,时至今日,依然闪烁出智慧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辉。在此聊举数则: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汉文帝奉行与民休息政策

“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与仇者,有迟有速,而民胜之。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贾谊《大政上》)

“国无民岂有四政! 封疆,民固之;府库,民充之;朝廷,民尊之;官职,民养之;奈何见政不见民也。”(唐甄《潜书·明鉴》)

比较遗憾的是,这些堪称真知灼见的话语,大多出自古代思想家和学者之口,它们有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真正能够将其串联起来、作为治国大纲的封建君主,并不是很多。

古代历史上,在亲民爱民方面,唐太宗李世民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一位君主。他不厌其烦地将君民关系比作舟与水,而且努力付诸施行。他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这些话语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李世民乐于接受和奉行君民“舟水”说,实际上是在作一种“底线思维”:一个王朝要想实现世袭罔替,就不能失去民心。

史载: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下令修洛阳宫以备巡幸,却遭到了大臣张玄素的强烈反对。张玄素首先描述了隋朝为修宫殿,兴师动众运输巨木的情景:附近山上没有大树,需从远方运来,两千人拉一根木柱,用圆木为毂,不一会就摩擦起火。改用铸铁,走不了一二里,也破碎了。只好又另外安排数百人携带着铁毂,以备随时更换。即使如此,一日一夜也不过行二三十里。计算运输一根木柱的费用,就得花去数十万,其余的开支可以想象。这是他当年亲眼所见。接下来他尖锐地提出批评:“陛下役使饱受战乱的老百姓,因袭隋朝灭亡的弊端,我认为已经超过了隋炀帝!”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见张玄素居然把自己跟暴君隋炀帝相提并论,李世民的情绪很激动,反问道:“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与夏桀、商纣相比又如何呢?”张玄素毫不相让:“如果这件事不停止,恐怕也要和他们一样,同归于乱!”这句话像是一剂猛药,立即让李世民清醒过来,不仅同意停建,而且还赏赐了张玄素。

底线思维并没有什么不好。不过,说明即使是唐太宗这位被后世一致认定的明君,其奉行亲民爱民的政策措施,主要的目的还是要维系自家的长久统治。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封建专制时代,所谓的明君何其少,而昏暴之君却层出不穷。

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古代的官员。有位读者在本专题的一篇文章下面,写出了这样的评论:“历史的事,故事里的事。”本人非常欣赏这句评语。揣摩这位读者的话意,当是说,像故事中介绍的龚遂、黄霸、辛公义、阳城、何易于这样的爱民如子的好官,古代并不是很多,难以普世。

的确如此。实际上,本专题介绍这几位古代官员亲民爱民的故事,也并非有什么推而广之的考量,只是他们的故事曾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让读者了解到,以民众为中心的思想和实践,我们的先人也是有认识,并有人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努力。历史是一面多棱镜。这些良好的理念和作风,无疑应当属于我们民族和文化的一个闪光点。

【说明:本文系作者系列文章「读通鉴讲故事」“爱民篇”的结束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