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中考语文:默写难点—理解性默写题型及答题技巧解析 附练习题

好句子 2012-05-16 14:48:59
相关推荐

上篇文章中,小编介绍了古诗文读背方法并解析了直接型默写题型,今天我们再来看看默写题中难度较大、更易失分的理解性默写题。

与给出原文、填写上下文的直接型默写相比较,理解性默写灵活性更强。不仅要求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背诵及默写,还要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理解。如果说直接型默写要求的是“背、默”,那理解性默写则是“背、默、辨”。能够辨别古诗文中哪句或哪几句符合题目要求。从内容上讲,理解性默写题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答案相同、问法不同

理解性默写经常会出现不同的题干,而答案却相同的情况,易给学生造成困惑,不知该从哪个角度对原文进行解读。如果把题目都抄记、读背下来,又加重了学业负担。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可以选取“关键词法”。抓住原文特点的关键词,即使题干问法不同,但关键词相同或相似。

如: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来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使至塞上》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地将自己孤寂抑郁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三道题题干虽切入点不同,但本句诗最核心的最重要的一点“抑郁”却是相同的。同学们在复习时,抓牢关键词即可,以不变应万变,事半功倍。

二、答案不同,侧重点不同

理解性默写由于没有直接给出原文,需根据题干要求默写语句,部分学生即便古诗文背得再熟练,却分不清原文中哪句话符合题目要求,从而填写错误,导致失分。

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区别原文每句话的特点和作用。一般可分为三个类别:

a. 内容上,诗句交代了什么事件,描绘了什么景物,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b.手法上,有无运用写作手法,如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直抒胸臆、用典、比喻、拟人、夸张等;

c. 情感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什么样的情感。

手法和情感考查频率最高,学习时,注意对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和运用特殊手法的语录进行重点复习。

如:《赤壁》杜牧

1.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内容上)

2.用议论的手法表示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并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手法、情感上)

在学习时,老师对于原文的讲解,一定要多做笔记。可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不同侧重点进行有效区分。错题本的功用也不容小觑,将意思相近、易混淆的语句记在错题本上,帮助考前有效复习。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君共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