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跟蔡康永学说话 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好句子 2012-04-17 02:37:40
相关推荐

你好,上篇为你解读了《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第二部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主要内容:

第一,在说话过程中,你要学会改变正常的说话方式,学习运用悬疑式说话。提问时,问题要尽可能具体。如果问题比较尖锐或敏感的时候,采取迂回和委婉的方式;

第二,如果想要别人对你的回答印象深刻,你需要为你生硬的数字添加一点相关故事,让别人通过故事去记忆带有数字的答案。有时一些突发奇想的言辞,说不定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另外,如果你能拿捏到位,适度的幽默性反调,可能会博得满堂喝彩;

第三,当在谈的话题发生巨大争论时,你要懂得认输,把无谓的胜利留给对方。当谈话出现卡壳时,谈明白如何“移花接木”式地自然过渡。当你遇到容易起争执的话题或者不想搭理的人时,一定要避免正面冲撞,并巧妙脱身。

今天,你将学习到,如何在谈话过程中正确把握说话节奏,如何换位思考,学会倾听和赞美聊天对象,以及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巧妙地回应对方。接下来,我就带你来一起看看蔡康永是怎么做的。

首先,要想把握社交节奏,就要做到有的放矢。比如:

第一,在谈话中,适度沉默,也是说话的另一种方式

有句话说“沉默是金”,在社交中,我们也习惯于认为,沉默会冷场,让双方变得尴尬。但在一些情况下,适度的沉默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当你自己已经连续参加了好多个社交活动,回家之后,其实你可以让自己沉默下来,听听音乐,它可以让你的耳朵和心得到暂时的休息。如果身边恰好有友人相伴,还可以共同享受随意舒适的氛围。甚至于多年好友重逢相聚,在舒缓的音乐中,回忆往事,还会让人莫名感动。因为你正在做的事本身就很有趣,所以,沉默反而比喋喋不休更丰富,更值得回味。

除了用适当的沉默来打破喋喋不休的嘈杂之外,你还要正常看待谈话过程中的停顿和空闲。你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插播广告的出现,在你看来是一个空档,你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上厕所或者喝口水。但这对电视台和制作人来说,却是恰恰相反的,因为广告可以带来利润,才能进一步推动电视台的发展。

庄子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谈话过程中,你要尊重双方不同的说话节奏,不要试图去填满所有的停顿,让停顿再持续一会儿,这样你可能更有时间去回顾一下自己之前说过的话,有没有不合理之处。如果是双方正处在争吵当中,还可以顺势缓解紧张激烈的情绪和氛围。此外,适当的抑扬顿挫,还可以让听众跟得上你的节奏,让你的讲话变得声情并茂,韵味十足。

第二,在社交活动中,你的安静离席,是最好的社交礼仪

在前面的部分,我们提到过,有智者说“每个人,都是自己那片小领土的国王”。所以,每个人希望让别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希望自己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很多经常参加社交的人。其中一些参与社交的人,还喜欢拉着别人东扯西扯,不管别人的真实意愿,不肯结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只是客人之一,并不是主客,那你最好要懂得有的放矢。

在社交活动当中,当你离开聚会现场时,你一定觉得,依照礼数,应该和大家说一声再见。但实际上,如果大家正玩得尽兴,而你却必须先离席的话,不必去告诉每个人。因为你这样做,会打扰到其他人的兴致,别人必须中断自己当下的谈话或娱乐,假装礼貌地关心你,表示出对你要先走的遗憾和不舍。而且,在无形之中,你也向他们提醒了聚会的时间,这对一个气氛正好的聚会来说,是非常扫兴的。因此,最好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要提前离席,就悄悄和主人报告一声,不要打破正常的聚会节奏,这就足够了。

谈话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事,除了要把握谈话节奏,你还要学会换位思考,要适度地学会倾听和赞美对方。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讲解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在谈话中,换位思考很重要

当你进行演讲时,肯定不会把台下的听众当做一个个不会思考的人偶,或者吸取别人的经验,当台下的观众都不存在。你肯定会设身处地站在台下观众的立场,按照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说话,这种方式就是你在换位思考的表现。在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一个人能够集中精神听事情的时间,大概是十五分钟。根据经验来讲,一场能让人记住三件事的演讲,已经是非常好的演讲了。

所以,在谈话过程当中,懂得换位思考,知道对方的内心真实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言语,是不是以“我”字开头的语句比较多,如果是,则说明你太过于以自己为中心。此时,你可以多尝试去掉“我”字,改用“你”或者“他”,你会发现,自己逐渐在学会感知对方,会为对方考虑了。而且,你可以根据自己感知到的信息,给对方最及时的反应和行动,从而更好地维持谈话过程有序进行。在这一点上,对谈话对象恰到好处地倾听和赞美,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学会倾听,但要和对方保持适度距离感

喜欢经典电影《教父》的人,应该记得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教父,在书房内接见各方请托者时,他是背对着窗户的。窗户从他背后透进光来,而书房很暗,于是日光在教父的背后形成光晕,进房的人,根本看不清教父脸上的表情。 因为教父本来就不想让你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你会明显感觉到一种距离感。但你要清楚,真正愿意跟你诉苦而你也乐意倾听的人,是不会跟你有太大距离感的,他们会把你平等看待,是真正愿意跟你交朋友的人。

你要注意,距离感会造成隔膜,但在和别人交流当中,即使是最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完全没有距离感。当别人向你倾诉的时候,他只需要你倾听,最好是可以借用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多少可以给一点有效的建议。但如果你为了给对方营造一种推心置腹的感觉,讲其他不在场的人的坏话,你还是要做好被出卖的准备,对方有可能会拿你讲过的话去挑拨离间。最好的建议是,如果碰到对方爱憎分明,而且要求你跟他站在同一阵线,你可以让对方在你面前尽情宣泄他的不满,但你要控制一下,宁愿做无言又可爱的小丑,不要逞强出头当英雄。不要忘形地添油加醋,间接地攻击到别人。

第三,合理赞赏对方,但不要让语言失真

在生活中,你可能会经常遇到一些八面玲珑,巧舌如簧的人,他把需要讨好的人夸得天花乱坠,沾沾自喜。看起来,他夸赞别人的技法很娴熟,但是,你会注意到,对方常常笑得很尴尬。因为他们心里分得清楚,说话人的赞美是否可信和离谱。

你要清楚,真心是用真心来换的,如果仅靠这种是真的语言和不走心的赞美,别人是不会和你真心相待的。那么,你要怎么做才能给与对方合理的赞美呢?最重要的就是用心,用心观察对方的喜好,关心对方的生活,真心给对方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他解决问题或走出困境。日本出版圈的大人物见城徹做编辑时,他都会努力称赞到作家“最渴望被人称赞的部分”。他说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个大牌作家就会忘不了你。只要你留心观察,恰当运用赞美语言,就一定会让他刻骨铭心,对你“另眼相看”。

除去真心赞美之外,还有一种是宽容的赞美。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就叫社交。如果别人骂你一句,你居然回他一句赞美,那会发生什么事呢?你可以试想,对方一定会为你的赞美感到惊讶,还为自己的言行感到惭愧。而你的赞美,不仅终止了争吵,还体现出了一个人宽容大度有涵养的风范,你肯定也会希望,在生活中,这样的赞美可以多多益善。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面临各种特殊的聊天场合,你又该如何去回应对方呢?

第一,找人帮忙时,用语要“大事化小”

对于如何开口找人帮忙的话题,书中有一个例子。古古的朋友妮可问古古说:“为什么每次我找你帮我一点小忙,你都推三阻四的,可是蒂娜找你帮忙,你都会帮她,为什么啊?我跟蒂娜都是你的朋友,不是吗?”古古想找到其中的原因,就仔细回想了一下,她发现每次蒂娜找她帮忙时,都不像是来求她的,反而比较像是邀她一起做一件有益于双方的事。

比如蒂娜被指派去拜访一个她不熟悉的客户,她想拜托比较又经验的的古古陪她一起去,蒂娜就会说:“你跟这个客户也很久没见了吧,他们一定也很关心你最近在干嘛,不如我们一起去,你也可以顺便知道他们最新的计划”。但是妮可就会把话说成:“古古,这个客户我一点都不认识耶,感觉好可怕喔,求求你陪我去啦,我不敢一个人去。”这样的话,古古一听就烦,于是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想去。从这个例子中,你或许可以看出,妮可似乎是一个烦人精,而蒂娜更像个并肩做战的伙伴。其实两人要求帮忙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提出要求的方法不同,就出现了不同而结果。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蔡康永称之为“大事化小”。意思就是不要一次一股脑把整件事丢在对方头上,这样下砸过去。最好的办法是把需要对方帮忙的事,拆解成具体的以及对方听了不会一下就失去耐心的小步骤,然后先提出最小的要求,一步步递进。这样的方式可以给予对方一个缓冲的过程,不会被对方立刻拒绝。

第二,犯错误时,有条理的道歉会更容易被原谅

说“对不起”是最让人觉得难以开口的了。如果你被别人逼着说“对不起”,比如对长辈说脏话,欺负同班同学却不肯认错等,这些被你当作小事不必道歉的事件,对于另一方来说,都是受欺负的大事,由于你的自尊心驱使着你,所以你很难跟人家低头说“对不起”。这种态度如果养成习惯,那么,对你的事业、婚姻和生活都将带来负面的影响。即使你最终因为亲身体验到负面的后果,被迫道歉说了句极不情愿的“对不起”,那么,这种道歉可能是不会被接纳的。

因此,你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道歉。比较受用的道歉方式应该是,你首先要把自己的过错以及所造成的麻烦,在自己的大脑中过滤一下;然后,想一下可以采用的补救措施大概有哪些;接下来,就是勇敢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犯了什么错,你有多清楚这样的错给对方带来多大的麻烦,增添了多少困扰,然后,坦然接受对方的批评,耐心等到对方的原谅。这种有条理的道歉方式,会让对方感受到你自我反省的真诚,因此也会更快地原谅你。

第三,聊天时要读懂别人的言外之意

在谈话过程中,你一定要明白,人说话通常是“语带保留”或者“话中有话”的,你要想真正理解对方说话的意图是什么,千万不可以仅凭字面意思去解读,如果你只听字面意思就做决定,恐怕就会错失很多机会了。因此你,你需要认真观察和思考,明白他隐藏的话语意思,也就是尽力去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们主要学到,第一,在社交过程当中,一定要学会把握有的放矢的社交节奏,适度保持谈话中的停顿和沉默,让谈话张弛有度;第二,社交双方不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有适度距离感地倾听和合理性地赞美对方;第三,在特殊场合,要懂得如何巧妙回应对方。如找人帮忙时,用语要“大事化小”,犯错误时,有条理的道歉更会被原谅,以及理解别人的话,要读懂言外之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