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保定美中「高考速递」各个击破之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理解

好句子 2012-03-14 02:53:27
相关推荐

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2001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2005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问: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克:能够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05广东)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谓:对……说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粜(卖米);籴(买米);穰(与农事有关);禳(与祭示有关);觐(拜见)。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05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私:偏爱

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第:暂且

C.此吾弄臣,君释之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

D.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用事:凭感情做事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对称词语和句子中处于对称位置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

如: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被)重用、任用。如:2追亡逐北,北:逃跑的人。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利用音形关系,通假推测。高考题:此除蝗虫谊(通“意”,意思)也。

重点掌握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

课(督促劝说)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工(工匠、精巧、擅长)

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

容(宽容、或许、许可)

贷(借出借入,宽容)

狱(官司、案件、监牢)

白(告诉)与(赞扬)

多(赞扬)

遽(急速、就、恐惧)

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

给(食用丰足)

按(追究、考察、调查)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典(主持)

令(美好)

差(病好了)

执(捉拿)

延(延请)

省(减免)

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赧(因羞愧而脸红)

竟(结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为)

甫(才)寻(不久)

造(造访)

过(拜访、责备)

弑(子杀父、臣杀君)

用(财用、因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