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王阳明去拜访蔡蓬头在两人的谈话中 他受益匪浅

好句子 2011-11-14 11:24:21
相关推荐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小编带大家来说一说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拜访神奇道长蔡蓬头的故事!听说有一位叫做蔡蓬头的神奇道长在这里清修,王阳明特意前去拜访。道家清修之地,总是选在僻静难找之处,为的就是不会轻易被人打扰。王阳明找了许久,才找到道长蔡蓬头的居所。清修之人的条件大多清贫艰苦,可这位道长的居所,简直可以用简陋来形容。既阴暗又潮湿的环境里,蔡道长正在闭目打坐,看到王阳明前来拜访,也并不理睬。王阳明毕恭毕敬地等待着道长打坐结束,道长却只想尽快把这位不速之客打发走,干脆不理他,到后面去烤火。

没想到王阳明不仅不离开,反而紧跟在身后恳请道长赐教。道长想彻底冷落他,他却坚持不肯离开,如果道长不肯赐教,那王阳明就要留在这里过夜。道长无奈,只得问他:“你是个一心想做官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关心如何修身呢?”一句话说得王阳明猛然惊醒,自己还没有摆脱世间功名的牵绊,何谈修身?虽然修道的念头淡了,但只要听说有哪些得道高僧在此地居住,王阳明还是忍不住前去探访,哪怕仅仅是坐而论道,也总能受益良多。王阳明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一位比蔡道长还要特别的老和尚,居住在地藏洞内。

他几乎完全过着原始的生活,衣服是用树皮制成,从来不用火,食物也完全生吃。他居住的山洞位于悬崖峭壁之上,王阳明却执意要去拜访。老和尚当时正在睡觉,其实和尚只是假寐,想试探王阳明的诚意。王阳明懂得老和尚的意思,便在一旁静静地等。等到老和尚张开眼睛,一直守候在旁的王阳明赶紧抱拳行礼。老和尚觉得此人不凡,问道:“我住的地方如此危险,你是怎么上来的?”王阳明恭敬地回答:“想要向前辈请教,再危险的地方也要来。”老和尚欣赏眼前这个有着一把长胡子的年轻人,两人席地而坐,纵论佛之道义。

谈到儒家之道,老和尚说自己欣赏周敦颐和程颢,对朱熹却并不认可,这一观点与王阳明不谋而合,两人越谈越投机,无奈天色将晚,归期将至,王阳明只得遗憾告别。待到第二天,当王阳明兴致勃勃地再来拜访时,发现老和尚竟然搬走了。失望的王阳明只得在山洞的石壁上留下“高谈已散何人处,古洞荒凉散冷烟”的诗句,借以表达自己的遗憾之情。这一次的谈话,也让王阳明受用终生。多年以后,当王阳明在战场上挥斥方遒时,当年这一场悬崖峭壁之间的谈话,在王阳明的背后给予了他强大的能量。

佛家与道家两家教义的精华,被王阳明吸收,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无论是大而阔的高山,还是秀而美的溪谷,总是如书法般在人的眼前简洁辽阔地流淌,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豁达。而只有置身其中,才能获得不断的醒悟。王阳明带着收获和遗憾,结束了九华山之旅,踏上了回京的归途。正巧与王阳明同龄的李梦阳、王廷相等人,正在发起文学改良运动。李梦阳凭着一腔愤怒的热情,经常对世事大加批判。他曾经将皇后之父张鹤龄的种种罪状写成奏折,上书给皇帝,结果被打入监牢,险些送命。

出狱之后,在街上遇见张鹤龄,愤怒的李梦阳追上去痛骂,还用马鞭打掉了张鹤龄的两颗牙齿。也许是自幼被称为“神童”的经历给了李梦阳愤怒的资本。4岁时,父亲带他进宫考神童,小小的人儿身高还不足以迈过高高的门槛,考官笑道:“神童足短。”李梦阳竟马上对答:“天子门高。”考试时,李梦阳席地而坐,父亲站立一旁,考官道:“子坐父立,礼乎?”李梦阳对道:“嫂溺叔援,权也。”小小年纪便能反应如此机敏,惹得当时的皇帝朱祁钰将他抱在膝上,喜爱不已,说道:“是儿他日做宰相。”

李梦阳考中进士以后便入朝为官,他总是用文字来针砭时弊,用词激愤。他曾经写道:“若言世事无颠倒,窃钩者诛窃国侯。”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腔愤怒,无处发泄。与李梦阳一同发起文字改良运动的,还有何景明,这是一位更加狂傲之人。在京城做官时,一次赴宴,何景明竟然让仆人带去了一只便桶,整个宴会席间,他就坐在便桶上读书,不理旁人,以示对当时人们的不满。先朝的旧臣和当朝的新进产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斗,对于现实的不满,让这些新进的官员大力提倡复古,他们认为只有复古才能提升士气,革新朝政。

他们极力邀请王阳明加入,可王阳明早已看出,此举是在用有限的精神,做无益的事情。想要改造现实,只有从改造思想入手,所谓复古,不过是流于形式罢了。借着肺病复发的机会,王阳明告假养病去了。今天小编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吧,最后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蔡蓬头是个怎么样的人?欢迎留言,喜欢本文的话,给小编点个赞哦!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