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郧阳景点介绍(之三)天马崖 又称天马书崖 郧阳人的童话和寓言

好句子 2011-10-21 19:48:04
相关推荐

郧阳天马崖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天马歌》中的诗句,诗中天马行空、扬鬃嘶鸣,追风逐电的矫健雄姿,让人心驰神往。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也有一个地方与天马有关,这个地方叫天马崖。

站在郧县汉江大桥上临江南眺,汉江南边河岸的陡峭悬崖,宛如一匹腾飞的骏马,驮载着人间的幸福和美好生活腾空而起,栩栩如生,煞是传神。这就是富有美好传说,令人景仰的天马崖。

天马崖,南依群岭,北临汉江,悬崖绝壁,峰秀崖苍。因其极富传奇色彩,景致优美,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来此观赏,并留下大量的诗词墨迹,故又称天马书崖,也是郧阳人的童话和寓言。

郧阳天马崖

《古今文人缘何争相歌咏天马崖?》

站在郧县汉江大桥上临江南眺,汉江南边邓湾河岸的陡峭悬崖,宛如一匹腾飞的骏马,驮载着人间的幸福和美好生活腾空而起,栩栩如生,煞是传神。这就是富有美好传说,令人景仰的天马崖。

天马崖,南依群岭,北临汉江,悬崖绝壁,峰秀崖苍。因其极富传奇色彩,景致优美,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来此观赏,并留下大量的诗词墨迹,故又称天马书崖。

天马崖的传说流传至今

天马书崖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据《郧县志》(康熙版)艺文卷载嘉靖年间许纶的《天马亭记》一文中写道:“郧城西南隔江有山,望之苍赭雄峻者,曰‘天马岩’。

相传岩下有洞,前代时有骏马出食于野,人伺而逐之,马逸入洞,将纵之,岩崩,石壁有文曰‘天马’,因以为名。”

2002年出版的《郧阳乡镇概览》一书这样记载天马崖的来历:“南湖边,汉江大桥头有一地势险要的陡峭山崖名曰‘天马崖’。

传说天马崖附近有一庵——白玉庵,庵内有池水,有一匹神马常在此地饮水,有人想捉住这匹神马,神马一跃腾空而飞,飞过此崖,由此而取名‘天马崖’。”

然而,关于天马书崖的传说众说不一。另有一说:唐朝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骑着骏马,带着珠宝前往东湖赴宴,途经郧阳府时天气突变。返回时,他看到河边有一山洞,于是便带着珠宝前往洞中栖息。每日正午,洞中便发出万道光芒。后被一孙姓贪官发现,他问及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告知,那里有一匹天马和许多珠宝。

于是,孙姓贪官便和两个弟弟一起合谋,把美酒洒在草地上,等天马吃后醉倒,三人便趁机进入洞中盗取珠宝。弟弟见好就收,哥哥却贪得无厌,不肯离去。直到天马醒来后,一脚踢死了哥哥。

后来,不知何年何月,天马飞走,绝壁上便留下“天马崖”三个字。这个传说也留在了人间,在郧阳流传至今。

传说终归是传说,也无需和无从考证,但自从天马来到郧阳,便给郧阳人民带来了福音。传说天马常住白马庵,时常出没江边洗浴饮水,使得汉江内的鱼儿成群,且长得又大又肥。在远古时代,郧阳沿江渔民因天马而得福,因汉江而得福,撒网捕鱼,鱼儿多多,因此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郧阳也因此成为水草丰美、水肥鱼跃的福地。天马的传说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据说,天马出走是在不知何年何月的一个深夜。当晚人们还在熟睡之中,突然被一阵“轰隆”声惊醒。人们纷纷披衣起床查看究竟,只见黑夜中半壁山崖如刀劈斧砍般坍塌。顿时天马住的地方狂风乱起,飞沙走石,乌云遮天,天昏地暗。隐约中只见天马穿过卷起的尘沙,腾空而起,消失在夜幕中,自此山崖上便留下“天马崖”三个字。

自从天马飞走后,汉江两岸的郧阳人民便开始遭遇灾难,先是洪水泛滥,继而旱灾连连,地里颗粒无收,农民因此日子过得很艰辛,直到多年以后生活才有所好转。

古今文人留下许多妙词佳章

史料记载,直到明朝嘉靖年间,即公元1522年,郧阳知府许词派人依崖凿洞,并题名曰“月窟”,依此来烘托神般的天马来自九霄,更是为天马崖的传奇故事披上了神秘的传奇色彩。

此后,又有许词之弟许纶差人在天马崖上修建了天马亭,并取名为“月窟亭”,还修通道路通往月窟,吸引了众多游人和文人墨客前来登高远眺,吟诗抒怀,留下了诸多雅士的墨迹和诗词。

天马崖上鸟瞰

载于《郧县志》(康熙版)的许纶所作的《天马亭记》即是当时所留。此后,明代郧阳知府抚治、诗人沈晖在游览天马崖时还写下了千古绝唱《天马崖歌》:

房星堕地化为石,秀峭苍岩三万尺。

长风吹散楚天云,突兀秋空耸晴碧。

神骏何年此地游,穴今隐字石间流。

仙骈一去无消息,山下苍江空自流。

吾闻行地须良马,古来不惜千金价。

吁嗟骐骥世不常,愁见驽骀满中野。

安得真龙下紫虚,风雷白昼腾天衢。

出随大将平胡虏,入为君王驾辂车。

据《郧县志》载,沈晖,明南直隶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天顺庚辰(1460)进士。弘治七年至十年(1494—1497),以副都御史抚郧。

郧阳知县骏千洵来此游览时也赋诗道:

本是龙生子,飞腾总破壁,

也如豪俊士,全不受羁鞠。

据2014年由崇文书局出版的《郧县志》所载,清末道光庚子(1840)科进士云南巡抚都院贾洪诏在游览天马崖后亦赋诗道:

神翼如天马,飞腾绝壁中。

星精方跃地,电影忽行空。

山子何深隐,孙阳岂易逢。

崖高三字古,宛想负图功。

史志记载,贾洪诏(1805—1897)字金门,均州(今丹江口市人),清道光年间进士。同治二年(1863)外任云南巡抚,同治三年(1864)革职。晚年主讲于郧山书院,还主持篡修《续辑均州志》,著有《宝真斋集》6卷。这些古代文人雅士所写诗文都成为天马崖留给后人的千古绝唱。

在郧阳,清代同治年间盛赞的古郧十景,其中天马书崖就是其中一景,此外还有:

春楼雪霁、瀛州雨意、摘星坡峻、盛水灵泉、龙滚滩声、武阳神洞、十堰春耕、南门晴望、萧寺留题。

后因时代更迭和丹江口水库蓄水的缘故,目前除天马书崖和武阳神洞尚存在以外,其它他景点早已湮灭于世。

古今多少文人墨客聚会于天马书崖,笔墨相见,诗词相会,留下许多传颂千古的妙词佳章,为天马书崖的传说增添了无穷的色彩和文化魅力。如今,天马已然飞去,空留一崖畅想。

“天马”托起郧阳人的图腾

1988年7月,郧阳城二次迁建告一段落。为了记录曾给郧阳人民带来福禄的天马,郧县(今郧阳区)县委、县政府出资10余万元,雕塑了一座象征郧阳人民奋斗精神的天马雕塑立于县政府大门前的解放大道与兴郧南街交会处。天马足腾巨浪,身驾祥云,神女跃马,目视前方,衣袂飘然,神采奕奕,充满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座天马腾飞成为郧阳城市建设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异域的游子回忆故乡的主要标志性建筑,天马腾飞的奋斗精神也深深融入了郧阳人民的心中。

“天马腾飞”由此也成为郧阳城一个标志性建筑,和新郧阳城的新十景之首。其它的景致则为广场畅想、桥头春色、大道迎宾、陵园穆思、波悦小憩、大桥临波、南湖访景、街灯入梦、大江雨意。这新郧十景进而取代了古郧十景。同时,郧阳还以“天马”而命名了“天马商场”。

新世纪开年,为改进城市规划,郧阳区又将这座象征城市腾飞的天马浮雕移至沿江大道老城耿家垭子处,与天马书崖遥相呼应,后面与天马商场遥遥相对,三座建筑和景点对照呼应,为郧阳这座城市的腾飞增添了新的景观。

如今,郧阳的经济建设及城市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历史性的成绩,郧县也撤县设区,挺进了大十堰;汉江上再添一道飞虹,架起了郧阳汉江大桥;十堰大道拉近了郧阳与十堰城区的距离,这些变化都使郧阳取得犹如天马般的腾飞,这让曾经贫困的郧阳人民扬眉吐气,再露欢颜。天马成为了郧阳腾飞的象征。

秉承古代文人雅风,如今郧城文人们相聚,也大都喜爱歌咏天马书崖,书写的美文佳章或发表于报刊,或收录于书中,延续着古来天马书崖的文脉。

天马腾飞福祉临,墨客相聚诗意来。天马书崖已由带来福音到成为文人聚会吟诗的景点,由天马而给墨客们带来了灵感、福音、诗意、传说。( 2016年11月23日,十堰晚报,冰客)

郧县志记载

一块石碑使郧县“天马岩”的历史提前了900多年

《郧县“天马岩”始盛于唐初》

天马岩,为古郧阳十景之一。其山势险峻,临江拔岩,绿树蔽日,云中红阁,为历代文人骚客不惜笔墨的风景名胜,更是郧阳人的自豪和骄傲。

但是,天马岩始建于何时,恐怕就知之者寥寥了。笔者闲暇时,通过对天马岩、亭、寺史考实证,对其始建时间有了最新发现。

天马岩始盛于唐初。一般人根据现有史料记载,都认为天马岩始于明朝嘉靖年间。笔者近日在对天马岩实地考察走访中,发现一座石碑。碑文首句记载:

天马为南丰名境,

环山襟江,

屹然耸峙。

上有黑虎尊神,

威灵显赫,

凡有祈祷,

叩之即应。

考南丰,据《明·湖广郧阳府志》中记载:郧阳府,郡名;南丰,唐名。

同时在其“建制沿革”中亦有 “隋为郧乡县,属淅阳郡;唐初于此置南丰州”的记载。

《旧唐书·地理志》说得更清楚:“唐武德元年(618),置南丰州,领郧乡、安福、堵阳三县。”《新唐书·地理志》续载:“八年州废。”可见,碑文所记“天马为南丰名境”,即是说天马岩在唐朝初年就成为郧阳一带的风景名胜,且尊神显灵,叩拜者众,早已是盛况空前了。

那么,历史上仅存在了八年的南丰州,即被载入了天马岩的史迹,可以推知南丰州时期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引起了人们对天马的顶礼膜拜。

天马崖上鸟瞰郧阳全景

一座石碑,一下子将天马岩的历史提前了900多年,不能不说这座石碑弥足珍贵。

天马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嘉靖己亥年(1539年,府志、县志中记为“已亥”、“乙亥”年是错误的)许伦的《天马亭》在清康熙二十四年(1687)的《郧阳府志》和清同治丙寅年(1866)的《郧县志》中均有记载。

许伦在其兄柳溪先生任郧阳郡守时,曾“奉命使楚”,顺便来郧看望柳溪。

期间听闻天马岩的怪异之说,欲辨其真伪,于是亲历天马岩游览,其景堪奇:陡峭的悬崖上天然纹理形成“天马”二字。惊喜和兴奋之余,便向柳溪提出在天马山上“凿石建亭”,“以表胜迹,以便游人”的建议。

柳溪又将此建议上告于抚治都御史王石冈,并得到王石冈支持。于是,一番大兴土木,没多久便修好了登山游览磴道和坐观郧城美景的亭台。

而且还在山腰临水处凿了两个宽阔的山洞,以便游人观光休息。并称洞为“月窟”,亭为“天马”。本文在此与一些权威人士的看法略有不同。他们认为:许词题凿“月窟”,其弟许伦修建天马亭。笔者认为更应尊重府志、县志中《天马亭》原著的记载。

天马崖上鸟瞰郧阳全景

天马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新发现的碑文落款处虽然有一字脱落,即“嘉□一十二年十月吉日(1807年10月1日)合社公立”。但可以从前文中“甲子岁,西关王君……”,“邀众公议”云云,可知这座碑,刻自清嘉庆年间。

因为甲子年公议建寺,正好是嘉庆九年(1804年),三年后的嘉庆一十二年竣工,如此推论是符合实情的。所以说“天马寺”应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并且是由郧县城和长岭一带乡绅们捐建的。

在走访当地老人时,还得知天马寺曾于清末明初社会动乱之际,由北来的土匪依寺修寨,占山为王,故当地人又称之为“天马寨”。

有理由相信,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和郧县千岛之湖的形成,天马岩、亭、寺一定会再度恢复昔日盛况。(2007年3月4日/陈禾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