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明朝多昏君 清朝鲜有昏君 是真的吗?不要被表象迷惑了双眼

好句子 2011-10-16 21:45:10
相关推荐

民间“历史爱好者”里面,曾有过这么一句话:

明朝多昏君,清朝鲜有昏君。

真的是这样子的吗?

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不涉及所谓民族因素,回忆一下我们所了解到的,好像这句话还有那么点道理吧。

像明朝的皇帝,所谓的昏君,稍微了解一点的,可以列举出来很多,像木匠皇帝朱由校,沉迷豹房任用宦官的朱厚照,不上朝的万历,一心修仙的嘉靖。哎呀数来数去,好像每个人都是昏君的样子。

影视中的明朝太监

那么清朝呢,康雍乾三任皇帝,电视上都说是明君,历史书上还有康乾盛世之说。后面的皇帝里,虽说没有能和这三位相提并论的,但是好像也没传出来什么昏庸无能的评价。

康熙皇帝

似乎还真是“明朝多昏君,清朝鲜有昏君”的样子哦!

那么历史的真相,真的就如史书和文艺作品告诉我们的那样吗?

官方正史

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最为权威的,自然是官方正史了。

所谓的官方正史,一般都是后世政府官方主导,指派文坛巨擘或者史学大佬主持,耗费诸多人力参与编修的。多数都是以当朝政府的观点为导向的,在旧时代,说白了,就是以皇帝的意志为导向。

同时后世朝代为了体现自己立国之正,多数时候都会有一些春秋笔法,抹黑前朝。这样的事情,即便正史之中,也不胜枚举。

先让我们看一看明史的编纂。

明史虽然定稿于乾隆时期,但是在顺治时代就已经考试编纂工作了,其间历经数代清帝,几届编修团队。

乾隆

最终定稿篇的主修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张廷玉了。此公出自大清官宦世家,父亲弟弟都是当朝肱骨之臣,其本人更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乃是三朝元老,死后更是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有清一代,能够配享太庙的汉人文臣,唯有张廷玉一人。

这里妥妥的大清忠臣,你明朝皇帝,我干嘛替你说好话。

张廷玉影视形象

清史比较特殊,因为民国时局动乱,无暇编篡,而新中国把修史的工作交给史学界了,也没有所谓官方正史。目前存世的,只有一部民国时期编修的《清史稿》。

《清史稿》刊印于北洋时期,支持编修的赵尔巽是何许人也呢?此公乃是大清正蓝旗人,同治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历任江西四川东三省总督,还曾在奉天(今辽宁)成立保安会,阻扰辛亥革命。妥妥的大清忠臣啊!

一头抹黑一头粉饰,造就了“正史”里的,“明朝多昏君,清朝鲜有昏君”。

稗官野史

官方正史之外,自然还有非官方的史料,这些史料统称稗官野史,真假难辨。但是由于著作人多数是民间文人著写的当代的史事,也具有不小的参考价值。

明朝文人是什么地位呢?

朱元璋影视形象

大明太祖朱元璋文盲出身,当初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自己又是行伍起家,所以比较重视文臣,但是对于手握重兵的武将很是提防。所以大明就逐渐形成重文轻武的政策,后世甚至很多文臣领兵打仗。

朱元璋影视形象

明朝文臣影响有多大呢?

嘉靖是因为堂兄正德皇帝没有儿子,才从藩王位子上被扶上皇位的。文官集团认为属于过继关系,非要嘉靖皇帝称呼正德的老爸,前朝孝宗朱祐樘为父,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祐杬反而成了叔叔。

嘉靖皇帝影视形象

嘉靖哪里肯依,双方展开持续数年的大礼议。双方争执不下,文官集团甚至以死相谏。嘉靖一怒之下,杀的人头滚滚,这才能名正言顺的认自己亲爹。

嘉靖皇帝影视形象

万历皇帝想立自己宠妃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可是堂下文臣坚持应该立长子朱常洛,双方又是争了十几年,史称国本之争。

最终还是文官集团获胜,朱常洛被立为太子,便是日后的光宗泰昌帝。而朱常洵只能就藩洛阳,当起了自己的福王,直到最后被李自成做成“福禄汤”(存疑)。

万历影视形象

明末文官集团东林党人更是势大。李自成大军杀来了,崇祯想南迁南京,东林党人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能南迁。于是崇祯最后只能吊死在煤山一棵老歪脖子树上。

崇祯自缢处

不过明朝文人也算有骨气,看皇帝不顺的,哪怕是死,也要上去骂两句。

御史王朴因为和朱元璋争执,被赐死。后来老朱后悔了,让王朴认个罪,王朴说我又没有错,认罪干嘛,赶紧杀了我吧。

看不惯朱元璋崇佛的李仕鲁更是在朝堂上直接把朝笏一摔,骂朱元璋“舍圣学而异端”,当场死于阶下。

朱元璋中年像

而大礼议当中,眼看嘉靖已经仗毙数人,仍不断有文官上谏,杨继盛甚至在狱中自裁以求。海瑞一封《治安疏》,直接问罪嘉靖皇帝。自恃甚高的嘉靖一怒之下将其下狱,问成死罪。最后还是碍于颜面,没有行刑。嘉靖临死,还下遗诏赦免了海瑞等一干谏臣。

海瑞影视形象

而鲜有昏君的大清朝呢?

文字狱大家都知道吧,历史教科书里清清楚楚的写着,清朝时是文字狱最为严重的时期。

有多严重呢?

康熙影视形象

大清圣祖康熙帝时候,因为民间有人私自编修刊印明史,于是参与者满门抄斩,编修的,作序的,校阅的,刻板的,印刷的,卖书的,买书的统统杀掉。江南士子,牵连者多达千人。

雍正影视形象

著名的“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案,则发生在雍正时期,写书人被判斩立决。

雍正影视形象

喜欢下江南的乾隆爷更是将文字狱发展到高峰。

乾隆影视形象

“一把心肠论浊清”?胆敢写浊清,杀!

“明朝期振翩,一举去清都”?全家杀掉!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杀!什么,已经死了?剖棺戮尸!

乾隆影视形象

如果说上面几句还有点反清的嫌疑的话,“飞龙大人见,亢悔更何年?”,这样的句子能扯上反清复明,作者被凌迟处死,不得不佩服乾隆爷的脑洞!

这样的文字狱,文人笔下的皇帝,自然是圣贤明君啦。

这样以来,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明朝皇帝的丑事,自然是被“发扬光大”。而清朝皇帝的丑事,肯定没多少能流传下来。而越到清末,大清对民间的控制越弱,所以那些风评不好的统治者,多数都是清末的。比如传言得了天花或者梅毒的同治皇帝,祸国殃民的慈禧太后,谁让他们搞不起来文字狱呢?

所以,大家读史的时候,还是要鉴别一下。毕竟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修史的人都是有个人喜好观点偏向的,更不用提还有些身不由己的政治因素了。

这历史里到底几分真几分假,还是要由各位看官,自己甄别的。当记得,尽信书,不如无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