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有一种伤害 叫“妈妈不要你了” 影响超乎你的想象

好句子 2011-09-28 14:55:02
相关推荐

今天在送老二去幼儿园的途中,看到一对母子在闹情绪。

孩子一个劲地哭着说:“我不要去上幼儿园……”妈妈在一旁劝,也许是劝得不耐烦了,她突然将脸一沉:“别哭了,再哭我不要你了!”

孩子显然被妈妈的样子吓着了,顿了一下,抽抽噎噎地说:“妈妈,我去……我去还不行吗?”

那一刻,真的很心疼那个孩子。或许那位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我不要你了”是多么可怕又伤人的一句话。

“别哭了,再哭我不要你了”;“再调皮,妈妈不要你了”;“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不要你了”,就像是一把“尚方宝剑”,任何情况下,只要搬出来,都能威慑住孩子。

于是,许多父母开始没有耐心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了。反正这句话见效快,殊途同归,何必走那些弯弯绕绕又费时的路呢?

可是,这句话背后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虽然在大人的眼里只是要吓唬吓唬孩子,并不会真的不要孩子。可是在孩子的眼里,这就是天大的事情,他们尚且不能分辨这是真的,还是仅仅是玩笑话。

他们会恐惧,也会极度缺乏安全感:如果表现不好,就会被父母抛弃;如果惹他们生气了,我就再也不能回家了……

父母再不是无条件包容自己的人,一旦孩子有了这样的感受,只能收敛起自己真实的一面,去迎合父母。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而这样的伤害,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可逆的。

因为,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也无法对别人产生信任感。长大后,不管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会习惯从自身找原因,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

那么,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该如何跟孩子沟通呢?

首先,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哭?是担心害怕,还是分离焦虑,亦或是有什么需求无法正确表达?

孩子为什么调皮?是因为想要刷存在感,还是好奇心太强,亦或是叛逆期到了……

父母总是习惯了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却忽略了,很多孩子的想法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不一样。

比如,小宝宝听到东西落地的声音会很好奇,于是他就尝试扔不同的东西到地上去,听听看有什么不一样。但是大人就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样啊,给他捡起来他又扔掉,捡起来又扔掉,太不听话了。

其次,良好的沟通才能免除误会

我家老大小时候,有一次自己去够柜子上的杯子,把水弄得到处是。

我很生气,但还是尽量平和地问他,为什么要去拿那么高的杯子,他自己的杯子不是在茶几上放着吗。结果,他说是想给妈妈送杯水喝。那一刻,我既感动,又很庆幸自己没有直接朝他发火。

很多时候,孩子做事情的动机可能是好的,只是由于年纪小没做好而已。

如果我一开始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斥责,那么,他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想着给我送水喝了。

最后,再生气也不要说“我不要你了”

生气时候说出来的话,是最伤人的。尤其孩子的认知还很有限,他们会信以为真。

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是他们的全部。如果连最亲近的爸爸妈妈都说不要他的话,那对他幼小心灵的伤害,可能是无法弥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场景会被淡化,但那种感觉很难忘记。

教育孩子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即便再生气、再郁闷,也不要轻易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来。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接触者,也是影响孩子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可以耐心引导规范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就会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反之,只会让孩子在担惊受怕中变得小心翼翼、自卑。

美国心理作家Shahida Arabi曾说:“当一个孩子遭到父母虐待,他们不会停止爱父母,他们会停止爱自己。”

语言暴力,也是一种“虐待”,不要拿孩子的人生开玩笑。

——END——

文| 菈妈,多平台签约作者,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