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小学课本中这首绝句 无人不知无人知晓 但却无人领会其中深意

好句子 2011-09-28 01:52:04
相关推荐

在人们看魔术表演或戏剧表演的时候,常常听到一句俗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实不止魔术和戏剧表演,在很多方面都是如此,文学欣赏也不例外。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首诗,普及率非常高,好不夸张地说: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莫不是正背如飞,倒背如流。这首诗就是杜甫的《绝句》。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

但是,正应了那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我们绝大多数外行人看来,这就是一首写景诗,但是,内行人读来却感慨万千,读出了我们领悟不到的无穷奥妙。在我们大多数人眼中,这首诗的内容不过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但诗评家却读出了如下内容:黄鹂鸟找到了合适的时机开始求爱。一群高洁之士被提拔高升。我寒窗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学有所成,来接我上任的船就停泊在家门口了,或将远行万里。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不要不服气,老沙开始也不服,但在阅读参考了多位诗评家的赏析文章后,不得不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下面老沙借他人观点,写自家文章,逐句给大家分析如下。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很显然,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心情很好。那么是什么事令忧国忧民的诗人心情大好呢?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到暂时平定,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不仅如此,当时诗人得到成都府尹严武的举荐,入严武幕府任检校工步员外郎,又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因而充满了兴奋与感恩之情。面对浣花溪旁的明媚的春光,生机勃勃的气象,他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窗含西岭千秋雪

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夏候鸟,其音圆滑,叫声清脆。翠柳,是指春夏之交时的柳色。因而黄鹂鸣翠柳的时间在春末夏初。而此时又正是黄鹂交配的季节。黄鹂应节趋时而鸣,暗示了时机到来,官位升迁。

次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脚很长,高脚与高洁在古代是谐音。所以白鹭又暗喻高洁之士。白鹭受惊扰时会依次起飞,故有一行而上的景象。而当时严武任成都尹、剑南东西川节度使。经严武推荐,杜甫被任命为节度使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此种情形,仿佛在官场中出现了“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景象。一个“上”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这一场景,并有拔高提升的感觉。自然引人联想到身处荒野的高洁之士被提拔高升了。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山,“窗含西岭”说明“窗”是“东窗”,东窗是读书的地方。读书的地方能见到雪,便有了寒窗苦读的味道。此时已是暮春初夏时节,西岭雪未化,足见雪存在之久远。千秋这个漫长的时间概念反映了寒窗苦读的艰辛,当然也蕴含了失意与落寞。这一句自然表达了诗人在这里寒窗苦读、终于要有出头之日了的感慨。

末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接自己出山的船已经停泊在家门口了。船行于水,水映天。船犹如行于天上。万里船更隐含了学有所成,要去纵横天下的意味。上了船也就是人生上了一个台阶,这又强化了“两个黄鹂鸣翠柳”所传达出的时机已成熟的意蕴,也暗合了“一行白鹭上青天”那种被提拔高升的味道。

杜甫草堂

在这里船的象征意义十分浓重。杜甫因严武举荐出来跟着严武做官共事,可以理解为上了严武的船。而三国时期东吴有叫严武的著名棋士,擅下围棋,同辈中无人可敌。杜甫故意把这条船说成是东吴的,显然是在借同名同姓把举荐自己的严武喻为“棋圣”,表达了一种崇敬与赞美之情。或许还暗示自己甘愿成为一枚棋子,以表示自己得遇知己,感恩图报。

综上所述,这首诗第一句引发“应节趋时”的话题,讲时机来了,又从侧面见证了雪存在的久远。第二句讲船来泊惊起“一行白鹭上青天”,暗示一群高洁之士被提拔高升。第三句讲寒窗苦读修炼有成,说明了学成要出山的事件。第四句讲接自己出山的船就在门口了,用东吴棋圣严武来夸赞成都严武,用万里船来表达自己要同舟共济的感恩之意。整首诗技巧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感慨万千,惊叹奥妙无穷。

浣花溪

有意思的是,对于这首诗,还有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表面上看这首诗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有家不能回的思乡之情。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对于这首诗,你是怎么理解的?欢迎发表意见。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