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学案)

好句子 2011-08-17 12:55:07
相关推荐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加菲猫大语文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生动的科普文章。主要是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以及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文章紧密联系生活,语言生动形象,表述层次明白清晰,学生不仅能从中学到相关科学知识,还能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并且更能养成在学习中细致观察生活、乐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学生学情分析:

《看云识天气》一文,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选取的对象是学生们熟知的一种自然现象——云,对于这一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孩子们关心的甚少,了解得甚少;这篇文章也是他们初次接触说明文,对学习说明文没有经验上的储备。但他们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好奇心强,乐于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学习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

三、教学目标

(1)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技信息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知识要点的能力。教给学生善用修辞、善用描写、善用谚语等写作手法。学习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的构思方法。

(2)练习快速阅读,准确概括各段要点的能力;练习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练习学生拓展思维,积累的能力。

(3)学习本文要善于引导学生能细心观察自然界中万事万物,从而激发学生去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感情,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感情基础。

四、教学难点分析

(1)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打比方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2)巩固比喻的修辞,积累文中比喻句,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准备的有关天气的谚语与图片,与大家分享。再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噹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的变化。(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像力)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二、检查预习:请学生出示自己预先准备的字词课件,进行提问,检测预习。

三、整体感知:

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

答:本文是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2、请同学们再度课文自制图表,列出云与天气的关系。选取其中优秀图表,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3.划分断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四、再速读课文,找出说明方法。

(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分类别)

(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打比方)。

在文中找出其他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的例子来: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

(1)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5)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

五、分析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自主探究:

1、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要注意什么?

本文中比喻的作用:一是知识性,如“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的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这里的比喻分别说明了卷云和卷积云的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读者理解,比如: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要注意:喻体能够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理。

2、多媒体出示语句,加以分析,体味语言的妙处。

(1)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比喻、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2)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间笼罩得很阴森。

(对比,能使人们对事物获得深刻的认识和鲜明的印象。)

(3)站得高的云,叫卷云。……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拟人,使被说明的对象具体生动形象。)

(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对比、引用,引用谚语可简洁、通俗地说明有关问题。)

(2)准确生动的语言需要经过反复锤炼,比较下边的原句和改句,找出改动的地方,从准确生动的角度说说改动之处的优点。

①原句:还有的像山、像水、像棉花……

改句: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

②原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根本不能看见,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改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③原句:从种种不同的云中,我们能识别天气的变化。

改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④原句: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气候。

改句: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①组改动的地方有:山—峰峦,水—河川,棉花—雄狮,原句和修改句虽然都用了比喻,但就准确、生动而言,却有差距。山、水的概念太广泛,不及峰峦、河川的概念准确、形象具体,棉花、薄纱,有形而无生命,不及雄狮奔马,具有动态特点,更能突出云彩的形象,更能生动。准确的写出云块变幻、飘动的实况。

②组改动的地方有:根本不能看见——都躲藏了起来。修改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比原句既准确又生动形象。

③组原句和修改句意思虽然相同,语言则完全变了,修改句运用了比喻,把云比成“招牌”,使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更明确、更形象化了。原句只能说明两者有关系,但不能准确说明关系的性质。

④修改句改“气候”为“天气”,原句“气候”用词不准确,因为“气候”一般是指较大地区里较长时间的气候情况,“天气”是指较小地区和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从天上的挂的云能识别的是一天或数天较短时间的气候情况,所以以用“天气”为宜。

(3)、小结并拓展:本文之所以在语言上既准确又生动,主要是因为作者不断的锤炼语言。在本文的编写过程中,作者曾作过多次修改,那么请同学们也用自己的笔写写你眼中的云朵,并反复推敲。

六、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首先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就是本质,云的种类很多,但说明层次不乱,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助于把“看云识天气”的事理说清楚,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文章不仅通过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和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描摹来体现生动具体形象,还借助于词语的锤炼,表示时间、范围的副词来体现准确性,富准确于生动之中,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借鉴的。

七、拓展练习:

自然界有无穷的奥妙,你是否知道其他的有趣的现象或规律,用你生动的笔触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