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余秋雨水平如何?王朔一句话将他拉下神坛 但金庸却说:堪比鲁迅

好句子 2011-07-22 12:46:00
相关推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若置身于最璀璨的“镁光灯”下,风光荣耀的同时,也往往容易被这种炙热的温度所灼伤。

身处这个特殊的时代,冷静思考这件事对于民众来说似乎是一件难事,一个人一旦有细小其微的污点被发现,便会有一群摇着正义旗帜的人手拿放大镜走来,这时候似乎这个人所做过的每一个善举都可以被视而不见,而一笔恶行,就足以毁掉他这一生。

有一个人深陷困境,遭遇谩骂,世人对他不解,他亦不解世人,这个人就是余秋雨。

高光时刻总是伴随着舆论黑暗

余秋雨因1992年出版的《文化苦旅》一书而一炮而红,一时间的赞誉万千,《文化苦旅》也以极快的速度售罄,众多出版社争相抢夺余秋雨的书目版权。

1999年,余秋雨参加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历经多个国家,每天出一篇专栏。之后,余秋雨被捧上神坛,成为全中国男女老少的文化偶像。

站得越高摔得越惨烈。余秋雨被置于云端,风光无限的日子很快便因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余杰的一篇文章戛然而止。余杰的《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一文锋矛俱指余秋雨,余杰称余秋雨在特殊时期之时曾是“石一歌”写作组的写手,曾撰写极左文章。

更有王朔一句话就将余光中拉下神坛,王朔骂起名人来简直又损又狠:“余秋雨的学问不过尔尔;李敖是一个自大狂;冯小刚一个美工当年就是点头哈腰爬上名流位置的。”

“余秋雨前几天还跟我来劲,假装跟我发个奖,上海政府给我发了个三等奖,他给我争取的。你有什么理由在我面前托大啊你,在名人里头,你是我的后人,我是你的前辈。你写过小说吗?他就一旅游文学作家。他谈什么道德经啊?完全是一个三脚猫功夫。”

金庸:堪比鲁迅

金庸一生比较少夸人,但提到余秋雨却不吝啬赞美之语,而且夸得似乎还有些“离谱”。

金庸先生说:“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将余秋雨和鲁迅相提并论,如果不是语出金庸,一定会被人说大胆。

事实上,这样的高度评价还有很多:

作家白先勇认为:“他的著作,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华人社区的读书会读得最多的作品。他创造了中华文化在当代世界罕见的向心力奇迹,我们应该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

诗人余光中的评价:“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

才华与瑕疵并存

余秋雨的笔触抒情,辞藻秀丽是公认的,但他却劝告年轻人少使用华丽辞藻,回归朴实叙事。

前前后后,余秋雨自相矛盾,这在笔者看来,更像是以文化精英式,带有自我优越感的口吻对大众进行说教,但他常常是沉浸在自我陶醉中,各种劝诫脱口而出罢了,对他来说或许下次对同一事物又会有新的一套堂皇庄严的说辞。

然而,抛开所有非议,没有人可以否定余秋雨在文学与学术上的成就。

《文化苦旅》以清丽秀美的笔触与散文形式书写宏大的历史主题,在文学历史上也算是开了个头儿,《文化苦旅》责任编辑王国伟曾经向几位学者约稿,希望再出余秋雨式的文化散文,然而却未成功。

据2002年统计数据,国内近十年来的十大畅销书中,余秋雨一人独占了三本,其中最火的自然还是被诸多作家赞叹的《文化苦旅》。

余先生借山水风物来探寻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苦苦求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文字优美,思想深邃,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罗马假日》里有一句话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这是可以解放心灵的两种途径。”

或许,有生之年我们不会去很多的地方,但读《文化苦旅》,余秋雨能用他的文字,带我们领略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茶马古道……这些壮丽景观深厚的历史与人文底蕴,他把人间至景都留在了文字里。

贾平凹便说:“余秋雨的有关文化研究蹈大方,出新裁。他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

书中的深邃浑厚、气象万千,让你更会懂得:读书,是另一种形式的旅行。

如果你感觉人生疲惫,不如给自己一点时间,看看这本《文化苦旅》,领略山川大河之壮丽,领略华夏之美。

在618好物节期间,这本经典的文化苦旅只需49.8,比实体店可便宜多了!

49.8是一张电影票的价格,但是你观看到的,可不仅仅是电影的内容,这本书不管是收藏还是自己读,或者送给自己的孩子作为课外读物都很合适。

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