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好家长差家长区别在哪?当孩子考完试 你问的第一句话就暴露了

好句子 2011-05-09 04:19:22
相关推荐

文 | 猫叔

前一阵和几个老同学聊天,互相询问了下当年我们最讨厌的问题:你家孩子期末考咋样?

大家七嘴八舌吐槽孩子如何不用心,如何在学习中拖拖拉拉马马虎虎。其中一个同学绘声绘色描述孩子公布成绩那天,她接孩子的场景。

“原本走路都要跳起来,哪里不好走就在哪里走,出成绩那天低眉顺眼地,安安静静在我旁边,一句话也不说”,同学描述,“我一看,这肯定是没怎么考好啊!”

“你最差的成绩多少分?”

“数学91,语文95,英语100”

“你数学怎么才这么点分,平时不是总吹牛么?”

……

这位同学家的小朋友我也见过,是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点淘气,不过说来也奇怪,同学两人都是研究生学历,但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在缓缓下滑的状态,而几次见面后也发现,孩子变得有些害羞,不像原来那么开朗了。

随后我和这位同学聊了聊平时和孩子沟通的问题,结果和我猜想的差不多,这是一对自视很高的家长,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基因不会差,因此每当孩子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时,夫妻二人内心的焦躁就像火山一样喷发而出,经常口无遮拦地批评孩子。

我后来忍不住了,因为自己和他们如出一辙,所以和这对同学夫妇摊牌了:你和孩子说话的方式不对,从你问孩子成绩的第一句话就不对!

为什么开头问孩子最差的成绩就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呢?

早在1938年,美国语言病理专家通过一个震惊世界的残酷实验证明了一件事:不停地打击孩子,给孩子负面暗示,只会让孩子越走越偏。

1938年,美国爱荷华大学的语言病理学专家温代尔约翰逊找到了22个孤儿,想验证一个语言学的理论,那就是不断地在某一方面批评一个儿童,这个孩子最后会如何。而具体的内容就是,不断批评孩子 “说话结巴”,那么一个完全正常的儿童会怎么样?

当时,爱荷华大学也是世界上知名的口吃研究中心,他们发现10%的孩子有口吃的习惯。约翰逊教授认为,心理因素对孩子的口吃有绝对性影响,因为他小时候就被这样对待过,“口吃是后天获得的,它并不来自孩子的嘴,而来自家长的耳朵”。

在美国一个叫做军人和水手遗孤之家的孤儿院里,约翰逊将10个口吃的孩子和12个正常孩子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实验人员和A组的孩子说:你们不口吃,你们说话特别好。而B组的孩子则悲剧了,不管他们是否口吃,都会被不断提醒:注意说话方式,你有点口吃,想好了再说话!

在被打击的B组中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是15岁,经过五个月不断的贴标签,B组有口吃的孩子们开始出现更为严重的口吃症状,而且他们变得不爱说话,语速明显变慢, 2个年纪最小的孩子尽可能用1个单词回应问题。从个性上来看,6个孩子都变得更加害羞,并且承认自己说话是有问题的,甚至有人在说话时挡住眼睛。而A组的全部孩子,只有一个保持着口吃的说话方式,其他人都神奇地恢复了正常。

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那些不断被打击的孩子,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日后的生活也因为日渐压抑的性格变得灰暗起来。成年之后这些孩子们回忆起自己的的经历,觉得都是那场五个月的实验坑了他们一辈子。

随后那些人联合起来起诉爱荷华大学和约翰逊教授的这项研究。后续的科学也的确证明了,大部分的口吃儿童在成年后都会痊愈,因为口吃是一种发育性习惯,成因是身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最后法院判处爱荷华大学赔偿他们115万美金,以弥补对这些孩子造成的伤害。

我将这个故事分享给同学后,他们夫妻两人讨论了很久,最后也认同了这个结论,并约定一定要给孩子正向的教育。

“以后孩子考完试,我会问他最高分是多少,就算他考得不好,也只会从学习方法上帮他找原因”!

作者:猫叔,资深媒体记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沐滢育儿智囊团成员,善用理性文字书写温情育儿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