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语文教和学 刷题可以提升成绩 逻辑和审美能力更加重要

好句子 2011-01-28 16:50:11
相关推荐

语文除了考你背下来的,还要考你想得到的。逻辑和审美能力,越来越重要。

想提升语文成绩,首先考虑的是刷题,但仅仅靠刷题是不够的。知识目标不明确,能力训练没方向,只想着刷题,效率必然不会高。

这些不尽人意处,确实许多语文学习的现状。

如果知识掌握得不熟,方法运用得不到位,确实可以靠刷题来提升。但是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灵活的解决问题,仅仅靠刷题却不行。

孔乙己经过千百遍的操练回字的4种写法,记得特牢,却依然改变不了贫穷的命运。

如果不吸取这样的教训,同样训练目标的习题刷上很多遍,没有建立知识体系,不能适当查缺补漏,没有思维方法的提升,没有对于美的感悟,语文是学不好的。

不仅仅是语文,所有语言课的学习,我们所交给学生的都应当是语言,而不仅仅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诸如词汇语法之类的。

知识是非常容易获得的,而运用知识的能力则来之不易,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体会语言的言外之意,是单纯的知识讲授解决不了的。

比如我们看英文电影,里面主人公讲的一个句子,单词和句子的具体意思我们都懂,却不明白为什么把其他人逗得哈哈大笑,因为我们不明白他句子的言外之意,不知道句子在特定场合发挥的奇妙作用。

同样的,我们语文课也如此。多年前语文界流行的一个问题:雪化了变成了什么?雪化了会变成什么?当然是水嘛。

这个答案真的没错,从物理性质出发,你回答水蒸气也没错,可能这个答案更精确。

但是语文课却需要诗意的有美感的回答。雪化了,变成了春天。

课上带领大家学习《荷塘月色》,里面有一种艺术手法叫通感。讲清楚通感的概念很容易,让学生明白朱自清此处为什么选择通感,则有些难度。

最好的方法就是突破原文的句子:

“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能看出是比喻,大多数同学有这样的能力,比喻的生动形象,也不费劲儿便想得到。但是这个比喻毕竟有些奇怪。描写花的香气,居然运用了歌声的渺茫。花香的似有似无,和歌声的忽远忽近,确实是有共同点的。

结合文章的具体情境,用心去体会,发现的确也如此。

如果单纯的刷题,就会省略掉以下的分析和举例。但是我们的能力往往不是建立在概念的运用之上,只有能体会其中的美,读文章,写文章,才更受益。

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同感?其实有的。如“声音很甜”,声音本来是听觉,甜是味觉。好在何处?

原来,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此“以感觉写感觉”。倒真是能突破语言局限,更好地表情达意,传达审美情趣增强文采呢。

“湖面上跳动的波光,仿佛自由的音符。”若作文中出现这样的句子,一定会让老师给你加分的。

如何才能具有这样的能力?光靠匆匆地刷题是完成不了的。

木匠把手表丢在了一堆木屑当中,满屋子的木屑,如何能找到手表?他焦急地翻来找去,真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但是他一想到机械手表有滴答的声音,然后他安静了下来,仔细地听,居然很快的找到了。

学习也是如此,实实在在的刷题,固然让我们有充实之感,但是超越与刷题的,更抽象的逻辑和更感性的审美,则对我们更加有用处。

语文不只是知识,活学活用不读死书方可高能又高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