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高中必背古诗文篇目·理解性默写下

好句子 2011-01-16 05:10:11
相关推荐

离 骚

1.《离骚》用女子比喻小人,写小人嫉妒、诽谤我的诗句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所描写的“初服”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诗中的原句写出来。 上衣 ;下衣 。

帽子 ;饰物 , 。

3.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 4.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

6.诗人不只是为自己鸣不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 。

7.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小人嘴脸,违背准则,喜欢取悦于人的诗句是: , 。

8.写自己为追求心中理想纵然是死多次也不后悔的诗句是: , 。屈原写自己坚持特立独行的品格,粉身碎骨也不改的句子是: , 。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诗人此时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10.离骚中写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就算了,只要自己保持高洁的品格的诗句是:

, 。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12.《离骚》中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上衣:制芰荷以为衣兮 下衣:集芙蓉以为裳 帽子:高余冠之岌岌兮

饰物: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9.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0.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阿房宫赋

1、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 , ,。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3、《阿房宫赋》中实写楼阁、廊檐的语句是 , ;

, ; , 。

4、《阿房宫赋》中虚写了长桥、复道的句子是 , ?

, ?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

; , 。

6、写阿房宫中的“妃嫔”的由来的语句是 , ,

, , , 。

7、通过描写宫人梳妆打扮,以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的语句是

,;, 。

8、写原来六国的金玉珍宝被秦人像土块、铁锅一样随意挥霍、随意堆弃的语句是 , , , , 。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语句是 , ?

10、《阿房宫赋》中作者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六组比喻句是 , ;, ; , ; , ;

, ;, 。

11、《阿房宫赋》揭露了秦王朝暴政“使天下之人, ,独夫之心, ”,其最终结果是“戍卒叫, ,楚人一炬, ”。

1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 ;

, 。

1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 。

答案: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5、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6、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7、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9、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0、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11、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函谷举,可怜焦土

1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师说

1、《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___ ,_____ __。

2、《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___ ___,___ ___,___ _ __,___ _ __ ___。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 ___,___ __ _,___ ___,___ ___, _____ _____。

5、《师说》中韩愈认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 , ”。

6、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变成《师说》中作者批判的对象:“ ,

,或师焉,,吾未见其明也。”

7、《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的“ , ”的观点是相同的。

答案: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否焉

7、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

!”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 。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

, , 。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 。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答案: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荀子·劝学

1、《荀子·劝学》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 。”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 ; , 。”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6、《荀子·劝学》中“ ,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

”的境界。

8、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 , , 。”

9、《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 ”。

10、《荀子劝学》中“ , ”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答案:1、学不可以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9、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前赤壁赋

1、《赤壁赋》中苏轼游赤壁时以精练笔墨写风平浪静的名句“,

”历来为人称道。

2、《赤壁赋》中苏轼以, , 三句写出了作者与朋友饮酒咏诗兴致飞扬的情景。

3、《赤壁赋》中苏轼以 , 两句表现作者任由小船飘荡于广阔江面时的潇洒惬意。

4、《赤壁赋》中苏轼用御风飞升的形象体验来表现精神自由的名句是 ,; , 。

5、《赤壁赋》中苏轼摹写客人兴尽悲来箫声悲切的句子 ,

, , , 。

6、《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夸饰客人箫声产生的效果。

7、《赤壁赋》中苏轼写到 , 的山水景象让人想到当年曹操赤壁之困的往事。

8、《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用 , 两句概括曹操攻江东之前饮酒赋诗的英雄气概。

9、《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人之口用 , 两句表达人生短促渺小的慨叹。以对“长江”“明月”的欣羡来表现生命短暂的人们对永恒的追求的四句是 , 。 ,

10、《赤壁赋》中苏轼面对客人的悲叹,苏轼以 ,

两句从自然不变的角度来阐释万物与人永恒的道理,尽显豁达的人生观。

11、《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提出可以悦目润耳尽情享受的无尽自然宝藏。

答案: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7、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8、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本文来源于网络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