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阎锡山晚年在台湾生活:身边无一子女 死前留下七句话 令人感叹

好句子 2010-11-13 23:02:42
相关推荐

【面露微笑的阎锡山】1949年12月8日,阎锡山带着几名贴身侍卫乘坐飞机逃到台湾,至死未再回大陆。从1949年12月开始,到1959年去世,阎锡山在台湾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后10年。(这是一组反映阎锡山在台湾晚年生活的老照片)

【阎锡山在菁山住所里】来到台湾不久,阎锡山很识趣地辞去了“行政院长”的职位,并带着侍卫搬到了台北市郊阳明山边的菁山居住。菁山这里曾是日据时代没有建成的农场,无比偏僻,距离最近的公路步行需要半个小时。阎锡山去台湾时带着两箱黄金,他完全可以过着奢华享受生活,侍卫都劝阎锡山换个地方,阎锡山拒绝了。

【阎锡山】阎锡山搬到菁山时,这里一片荒芜,既没有房屋,也没有自来水、电灯。阎锡山放下身段,和侍卫们一起搭建房屋(起初是茅草屋,后改为砖房),开辟菜园。阎锡山选择这里有两个原因:一、远离政治纷争;二、能闭门著述。

【阎锡山去参加活动】阎锡山晚年生活颇为清贫,身边无一子女(都在美国)。一日三餐以咸菜、青菜和馒头为主,偶尔加一个鸡蛋。除了对生活水平要求很低外,阎锡山作息也非常规律,早晨7点起床,吃饭后写作;午饭后休息两个小时,下午思考问题或者接待来访客人;晚上10点准时上床睡觉。

【阎锡山拜访客人】也许是过于思念山西老家,阎锡山把房屋修建成山西窑洞风格,并命名“种能洞”。远离政治的阎锡山,终于悟透了人世间,他说:“无珠宝而争珠宝,不是不争,是无所争;有珠宝而不争,是自己心上无珠宝,才足为奇。人不污辱你,不和人争,不是不争,是无争;人污辱你,你不和人争,才是不争。”

【阎锡山和友人】台湾的气候环境,根本不适合修建窑洞风格房屋,可阎锡山坚持己见。阎锡山在日记中写道:“用洋灰就防止了潮湿;开前后窗户就能使空气流通;至于防地震,窑洞与楼房性质一样,是看建筑上的设施如何,我遂动念建筑一所窑洞。台湾房屋,中国式、西洋式、日本式均有,特取三式所长融合为一,为台湾同胞作试验。”

【阎锡山和友人讨论书稿】1960年5月23日下午,阎锡山在台北病逝,终年78岁。早在阎锡山去世后,他就给亲人和侍卫留下七句遗言,“一、丧事宜俭不宜奢;二、来宾送来的挽联可收,但不得收挽幛;三、灵前供无花之花木;四、死后早日出殡不作久停;五、不要过于悲痛放声大哭;六、墓碑上刻日记第100段和第128段;七、七日之内每天早晚各读他的《补心灵》一遍。”

【阎锡山在吃饭】尽管阎锡山要求葬礼从简,可他的葬礼还是很浓重。作为国民党元老级别人物,阎锡山的葬礼由何应钦主持,蒋介石亲临现场致哀,并送悼匾,上书“怆怀老勋”。当时很多人都送来了挽联,葬礼结束后,阎锡山葬在故居不远处的山坡上。

【阎锡山墓地】阎锡山墓地风格朴素,坟冢呈圆形,周边出沿,顶部微隆呈穹拱状,墓墙墓顶均由墨绿瓷砖贴面,坟冢上用水泥塑有“世界大同”四字。坟冢前的墓碑上刻“阎伯川先生之墓”。值得一提的,阎锡山墓碑朝向山西老家。另外,阎锡山墓地至今还是一名守墓人,他是阎锡山的贴身侍卫,如今已经是89岁高龄的张日明老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