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是爸爸尿的床”孩子说谎后 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好句子 2010-07-27 15:50:47
相关推荐

被闺蜜的朋友圈逗乐了!

她女儿才两岁多,晚上尿床了,却撒谎说是“爸爸尿的”。她那张小床恐怕连爸爸一条腿都放不下!

看着这条朋友圈,脑补了一下画面,笑喷了。

她女儿平常很乖、很懂事,谁能想到,这么大的孩子竟会睁眼说瞎话呢!

即使如此,我仍然不认为她就是一个“坏小孩”。

多伦多大学一项调查显示:

2岁时,25%的孩子开始第一次撒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撒谎的几率越来越高。到了4岁,94%的孩子至少有一次撒谎行为。

我们总以为童言无忌,孩子不会撒谎。事实上,撒谎这件事,孩子几乎无师自通就学会了,看看下面这些拙劣的谎言吧!

自己尿床了,却说是爸爸尿的。

自己打翻水杯,却说邻居家哥哥打翻的。

偷吃巧克力,牙齿还黑着呢,却信誓旦旦地说没吃。

听到同班小朋友家住20楼,家住4楼的孩子眼都不眨地说“我家更高,住在100楼”。

……

这些谎言漏洞百出,偏偏孩子还说得一本正经,好像真的一样。

为什么不谙世事的孩子,天生就会撒谎呢?

01

学龄前孩子撒谎,并不是坏事

《儿童行为心理学》一书指出:学龄前后的孩子没有明确的道德观,不知道什么是真假对错。

在他们看来,让自己舒服和高兴的事就是“对的”,能避免惹父母生气和责备的事就是“好的”。

所以,尿床后,为了避免惹父母责备,他会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

虽然这个谎言很拙劣,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大麦吉尔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一项联合研究表明:孩子的撒谎行为,与管控功能和心智理论密切相关。

管控功能,即大脑用来管理和控制记忆、决策等过程,一般由脑前额叶区域处理。

孩子每说一个谎,就要根据认知充分考虑谎言的逻辑性、可行性,力求没有漏洞,这需要很复杂的大脑活动,锻炼的是思维能力。

心智理论,即换位思考能力。孩子会根据已知信息预测、解释别人的行为。

比如他打翻了水杯,由己推人,别人也有可能不小心打翻,所以会通过说谎找一个“替罪羊”。

由此可以推测:越早开始撒谎的孩子,认知能力越强,大脑发育越成熟。

连近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撒谎的倾向是一种自然倾向,它是如此自发、如此普遍,我们可以将它当作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基本组成部分。”

低龄幼儿会说谎,并不是什么坏事。

02

孩子说谎,不能听之任之

孩子说谎虽然与道德无关,但孩子不能在谎言中得到成长。所以还要弄清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

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说谎原因不同。

3~4岁以内的低龄幼儿,说谎一般是无意识的,会将想象中的事当作真实的事来讲。

比如他打翻了一杯水,可能会说是因为“杯子跳舞”而翻的。

幼儿期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泛灵心理”,即认为万物像人一样,有生命,有意识,所以杯子会跳舞也就不奇怪了。

同理,孩子还会跟毛绒玩具聊天,告诉我们他的毛绒玩具做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这类饱含着儿童无限想象力的“谎言”,大人可以用拟人化的回答回应孩子,鼓励孩子去编故事,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有意识的谎言。

有段时间,我女儿每天早上都说肚子疼。

一开始我很着急,送她去医院后,她看到那些白衣天使又说不疼了。我就把她往幼儿园送,她说又疼起来了。

我突然明白:她这是想通过装病的方式逃避幼儿园。

晚上我就给她讲了《狼来了》的故事,告诉她小朋友不能说谎,要诚实。她似懂非懂地答应了。

后来她不再装病逃避,不过仍然时不时撒一些小谎。

比如,她想让爸爸帮她拿冰淇淋,爸爸问她“妈妈同意了吗”,她撒谎说“妈妈同意了”。

她想玩iPad,仍然会打着“妈妈已经同意”的旗号,让爸爸帮忙解锁。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说谎,一般有2种目的: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装病的方式不去幼儿园、通过撒谎的方式吃冰淇淋等,都是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编造的谎言。

为了逃避惩罚:自己的错误却嫁祸给别人,就属于这种。此时撒谎纯粹是一种自保行为,尤其是曾因犯错而被惩罚的孩子,撒谎可以帮他掩饰错误。

这种情况,就需要大人积极干预了。

03

孩子说谎后,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这次期末考试,朋友的儿子数学考57分,语文61分。孩子拿到成绩单后,私自将57改成87,61改成81。

爸爸一眼就看出两个8弯曲弧度不对劲,一问班主任得知真相,不由分说就用衣架打起来。

朋友也怒其不争,她说儿子已不是第一次欺骗他们了:周末不写作业,说老师没布置;弄坏了班牌,却诬陷同桌……

爱说谎的孩子,绝非一朝一夕养成。

我作为一个外人,看得分外明白:他们对孩子太严厉了,稍有行差踏错就责怪、打骂,尤其她那个暴脾气的老公。

孩子说谎,固然不好,可是打骂能解决问题吗?

(1)切忌严厉惩罚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说:“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的时候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地不被察觉。”

第一次发现孩子说谎时,家长如果采取责备、打骂等方式,孩子会害怕。为了自保,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他就会用谎言掩饰自己的过错。

所以,如果是无心之过错,比如不小心打翻水杯这等小事,家长不要抱怨和责骂,更不要打孩子。而是首先表示理解:你一定不是故意的。然后叮嘱他下次小心一点。

就算有意为之,比如故意装病逃避幼儿园,家长也不要严厉教育,而想法排除他的困扰,说清楚不可以撒谎的原因,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

比如下面这个妈妈。

教育学者尹建莉指出:没有一个孩子天然愿意说谎,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真正被尊重的、被爱的,他对父母有全然的信赖,有十足的安全感,他就不需要在“闯祸”后慌乱,也不需要隐瞒。

当孩子发现说真话也不会受到惩罚时,他才不会用谎言去保护自己。

(2)不要无情拆穿孩子

拆穿孩子的谎言,并不能制止孩子撒谎,反而会逼得孩子下次考虑更周全,将谎言编造得更天衣无缝。

我小时候爱看电视,妈妈却不让多看,所以每次她下班回来问我“看电视了吗?”我都撒谎说“没有”。

然后妈妈就去摸电视,用“电视还热着呢”戳穿我,于是我知道下次要提前关电视,让电视降降温。

下次妈妈又问我“看电视了吗?”我依旧说“没有”。

这次,妈妈用“我昨天关电视时是央视6频道现在却不是”戳穿我,于是我下次知道把电视频道恢复到原频道,音量也调成原来大小。

慢慢的,妈妈就再也找不到我偷偷看电视的证据了。

家长一次次戳破谎言,孩子的撒谎技巧就会一次比一次高明。

每一个被戳破的谎言,都提醒孩子下次考虑得更周全。总有一天,他能成功骗过家长。

所以发现孩子说谎,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认错,或者用开玩笑的方式戳穿,不要让孩子在心里把这件事放大,从而激发他自保性说谎。

(3)强化诚实行为

孩子犯错后,大人先引导他主动承认错误。

当孩子认错后,家长再给予及时表扬,让孩子明白犯错并不可耻,主动承担责任是有勇气的表现,是好的行为。

这样孩子心理便会产生这样的认知:认错=表扬。

从而再也不会因为担心受罚而撒谎。

(4)大人要做好榜样

前不久,抚州交警发现一辆小车突然停在行车道上,一名男子匆匆从副驾驶室下车,准备离开。

交警感觉异常,就前去询问,并让他对着吹气式酒精检测。

男子否认自己是司机,不肯配合。坐在司机位置的女子也强调自己才是司机。

这时候,他们坐在后排的孩子戳破了所有谎言:“我爸爸开的车……”

经检测,男子体内酒精含量超标,已构成酒后驾驶行为。

美国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与其用批评、指责、打骂等方式教育孩子诚实,不如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诚实守信的家长,才能养出不撒谎的好孩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