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江西别的城市可以没有存在感 但上饶绝对不行 就凭其文化底蕴

好句子 2010-03-01 01:02:05
相关推荐

如何一句话惹怒江西人,只要问:“江西人还能吃辣?”过去许多媒体盘点我国各省吃辣排行,川渝湘黔轮一圈,就是看不到江西的身影。如今大家已经初步达成江西人很能吃辣的共识了,但似乎对江西的认知又仅停留在这里。江西可以被人调侃为“没有存在感”,第四城上饶却绝对不可以。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934年6月,婺源被划归江西,这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包括胡适等众多徽人积极为此事奔走,拉开一场长达十三年的“婺源回皖”运动。然而结局如你我所见,沿用数百年的徽州被“黄山”取代,绩溪划入宣城,婺源仍属于江西。从前的一府六县,硬被掰成了两省三市,至今令人唏嘘。所以,上饶最大的特点是“散装”。

上饶地域上由古时的广信、饶州、徽州、衢州四府组成,再加泉州移民,语言上就有了吴语、赣语、徽语和闽南语四种方言,“醉里吴音相媚好”这句诗就产自上饶。虽然地域上的划分曾一度令人无所适从,但千年的文化沉积,不是轻易就能割断的。“皖人之视婺源,犹如鲁人之视曲阜”,婺源的粉壁、黛瓦及高高伫立的马头墙,还彰显着这里的风物人情冠着“徽”字头。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若是初到上饶,很容易被山水组成的美景所吸引,但走进上饶的历史,才能深刻地感受到,原来这座以山为骨、水做皮的城市,并不如她外表展示的那么纤弱,反倒很有厚重的历史感。

从三国到东晋,葛玄与葛洪这对醉心修仙的爷孙,云游四方后相继在上饶停下脚步,在此炼丹修道,带来最初的道教文化。因此葛仙山与三清山被后世认证为道教名山。其实葛仙山曾经名为“云冈山”,因道教文化一直在此传承而更名的。

葛仙山景区

但与儒家宗师朱熹相比,两位道教领袖的影响似乎还不够深远。朱熹祖籍婺源,却出生于福建,直到他21岁(即1150年)时,才第一次回到婺源,修葺了祖坟便又离开。5年后,朱熹已成为名满天下的理学大师,他再次回乡并带来理学之风。自此,上饶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辐射整个江西,使得江西出的状元占宋朝状元总数的十分之一。

三清山景区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以上小标题中出现的句子,都出自词人辛弃疾。这位自称一生只有两位好友的文人,其好友之一便是朱熹。辛弃疾号“稼轩居士”,正出自他在上饶带湖边的豪宅“稼轩”。这位豪放派代表的词人,曾在上饶居住了20年,留下关于上饶的诗词有60首,除了描写、称赞上饶的山水美景,还写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样充满男子汉气概的词句,岁月静好之外又使上饶留有文人的傲骨。

辉煌落没后,上饶的“佛系”并不因为没有实力

除了文人,上饶的土地上还曾活跃着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江右商帮”。江西物华天宝,商人经以鄱阳湖为中心的水路网通达南北,唐宋时商贸异常繁荣。直至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展开一场“世纪水战”,使上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而清末战乱,最终导致了江右商帮衰落,时至今日,尊儒重教的江西人表现出了对商业的不擅长。

但没落并不意味着生活枯萎,或许相比起利用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去赚钱而言,上饶人更注重将生活过得丰富而充实。若你有机会到上饶去,除了掩映在油菜花中的粉墙瓦黛,也请沉下心来细品一下她的历史,会发现另一种精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