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小学语文太难了?补习班人满为患 我却把儿子的课停了 为什么?

好句子 2010-01-29 23:01:45
相关推荐

文 / 魔斯妈妈

五年级以前,儿子从未上过语文辅导班。眼看着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入局了,不少妈妈好心地告诉我:”小学语文太难了。知识点多,范围广。小学基础没打好,到了初中想补都来不及了。”

于是,五年级下学期,我带着一点担心、一点好奇给儿子报了当地一所知名的培训机构。我也担心儿子完全缺席的话,会影响他的应试能力。在中国学习,这还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更好奇是什么样的课程能够把学校里上了6年的语文课在短时间内系统梳理、并强化提高的。

培训机构鼓励父母旁听。跟了半年的课下来,我收获颇多。但是儿子却告诉我,不打算再报秋季班了。我问,为什么?他显得有点着急地说“我最讨厌刷题了,尤其是那些字词的题,做一道选择题相当于答好几道题,认几十个字,错一个都不行!”

虽然有些夸张,但我读懂了儿子的焦虑。本想当个“考霸”妈妈,估计是不行了。

我知道,强迫洗脑,学习的效果也不见得好。儿子的成绩基本能保持班级前五,又没有升学压力。想到这些,我倒也释然了。更关键的是,深度陪读之后,我发现辅导班上多了也有弊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并不在这里。

正值开学季,又有很多小宝贝从幼儿园进阶成为小学生。于是很想和父母们分享我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儿子不愿做题,拒绝补习,我为什么会支持?

我不是一个宠娃无度、不负责任的非理性妈妈。我坚持带儿子和他的小伙伴每周做分享阅读,坚持旁听儿子上过的每一节语文辅导课,坚持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育儿心得,这些都足见我是一个善于思考、重视孩子学习的妈妈。

儿子不愿刷语文题,拒绝上辅导班,并非我主观意识期待的。只是出现了这种情况,引发了我的深度思考。我支持儿子的想法,理由有三:

1、 过早强化抽象思维,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不论是培训班还是学校,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知识量的灌输。这仿佛成了教育行业不能言说的“军备竞赛”。

仔细想想,如何才能在较少的时间内,填充更多的知识量?是的,没说错,就是填充。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孩子学会大量的抽象记忆。不管你能不能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老师让你记住“驴”字,只会让你硬记住这个字形。那么什么是驴呢?最多会告诉你:就是一种像牛又像马的动物。应试教育是不会有时间让你因为一个字的意思去生活中寻找答案的,甚至让你看看相关纪录片的时间都没有。

于是孩子很容易陷入一种焦虑:无法感知字词的意思,更不能深入理解语言的内涵,过早地步入对概念的抽象理解中。想想看,现在小学生的“字词解释”不正是如此吗?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我读很多西方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书籍时也会发现,把概念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从具象中发展出抽象,才是正确的学习路径。孩子大概在10岁左右才能逐步建立抽象思维。也就是说,到了这个年纪才可以逐步用抽象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概念。这是建立在孩子已经建立大量的概念认知基础上完成的

虽然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但从这一点看来,人类学习的方法大抵是相同的。

为什么有些孩子小时候成绩很好,长大就不行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部分孩子记忆力很好,小时候足以支撑课程的学习。但长大后,学习越来越强调理解,理解力没有得到发展,自然学习就变得很吃力。

所以我的看法是:在小学三年级以前,为了所谓的“基本功扎实”让孩子大量刷题,这种学习方式是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

2、 大量强化记忆,容易打击小龄段孩子自信,降低学习效率

儿子不喜欢语文辅导班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不愿意做字词的题。

“选择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选择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选择按感情色彩分类全部正确的一项”……遇到这类题目,通常一道题中每一个选项都会有4组字词,一共16组字词。

为了强化记忆,老师让孩子做这类题目时,通常会要求他们把每一个错误点都标出来,每一个字词的意思都写出来。这么一搞,没受过多少专业训练的孩子就崩溃了。

校外培训,大多都是超纲培训。一堂课讲解下来,没有10-20个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那都不算一堂有质量的课。

事实上,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一次只能存储3-5个信息组。而且这些信息如果不及时进行强化记忆,只能保留几十秒。所谓的集训班、强化班,不论是上课的强度还是课后作业的强度,都大大超过普通孩子的承受能力。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很多家长的抱怨。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吐槽:“校外的培训班有多么多么厉害,学校就那么点知识要上一个学期。都不知道老师怎么教的。”正因为这些原因,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校外辅导班,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效率。

对此我想说,如果有更好、更高效、更具普适性的方法,教材编审专家们不会傻到非得采用现在这种所谓的“低效方法”。

也许在成人看来,学校一堂课没有多少知识点。但是对于孩子的理解力来说,这就是应该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我的看法是,想把基础打得再牢固一些,让学习变得再有成就感一些,就不能操之过急。

3、 精力有限,死磕短板未必高效,但势必会忽略优势

字词基础重要吗?重要。我强调的是切忌过度强化,按照学校要求的节奏来走。

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执行起来大抵是事倍功半的。就算是有效果,也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搞不好,还容易让孩子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把时间耗用在这件事情上,就会减少在其他事情上的投入。

儿子很喜欢上培训班里的文学素养课。比如说赏析古诗词啊,讲讲先秦文学啊,写作文也很喜欢。这是因为他在平日里积累了足够的阅读量。老师讲课时,时常能串起他的知识储备,不仅能强化以前的知识积累,还能相比较其他同学有更多新的收获。

我知道这一部分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才是最感到压力的,也是小学语文真正有挑战性的地方。

因为平时学业太重,很多孩子没有时间看课外书。到了高年级,发现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都出现瓶颈的时候,才意识到书读少了。这个时候,再想做一些阅读积累,却更加没有时间了。

如果这是儿子的长项?我为什么不随着他的兴趣先好好发展他的长项呢?这同样也是一种“打基础”的方式啊。

再说,培养阅读和表达(含写作)能力,本就是顺应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顺势而为,才更容易出效果。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有升学压力,不必要在小学阶段过度强化字词训练。学好书本上的字词已足矣。等到初中,孩子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再去做强化训练,效果会更好。

写在最后:

我也曾步入过“让孩子精益求精、好上加好”的迷局。只是孩子不接招,本着不扼杀学习兴趣的原则,我叫停了。

事实上,叫停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我有多么尊重孩子的选择。而是,我意识到小学语文学习的关键不在这里。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我认为不是字词,而是孩子的感受力。关于这一点,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和大家再来分享。

我是魔斯妈妈,俩宝妈。财务金融领域混迹多年,后因孩子投身教育领域。感谢孩子,让我拥有不断成长的动力!原创不易,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转发!为回馈粉丝,魔斯妈妈免费向大家开放海量英文启蒙歌曲、游戏(学龄前)、绘本、国家地理儿童百科全套。如有需要可关注我,私信发送“国家地理”或“歌曲”或“绘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