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成绩垫底 40年前西湖边找外国人搭话的小男孩如何成为中国首富?

好句子 2010-01-20 09:53:53
相关推荐

“我对钱没有兴趣。”“后悔创立了阿里。”

当马云说出这句话时,旁边的撒贝宁,是一脸忍俊不禁又别有深意的表情。

而这也成了无数网友提到马云时,必定绕不过去的一句话。

其实,如果综合马云的创业史来看,会发现,虽然马云说出这些话过于夸张,但财富与他来说,或许确实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去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或许才是马云最初创立阿里的初衷。

一、跨国缘分成就马云奇遇

1964年,马云出生在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

虽然长了一双机灵的眼睛,但小马云的长相,却绝不是人们喜欢的类型。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孩子长得有点奇怪,还给他取了个绰号“ET”,意为外星人。

除了长相,小马云的个性,也让父母十分发愁。

不仅成绩垫底,还总是和小朋友斗殴,曾经因为打破头被缝了13针,是学校里有名的“问题大王”。

为了给小马云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马父还曾经效仿孟母,给马云转了三次学。

不过马云的成绩,依旧不是很好。

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

高考失利的他,只好选择出去找工作。

因缘巧合之下,他读了路遥的《人生》,受到很大的启发,觉得不能就这么下去,于是又选择了回去参加高考。

结果第二次高考,成绩倒是涨了,数学从1分涨到了19分,马云依旧无缘于大学。

要不怎么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呢,就在马云想要放弃的时候,又受到了《排球女将》的精神激励,决心再次参加高考。

这已经是1984年了。

这次马云的数学成绩,终于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79分,但是离本科线,仍然还有5分的距离。

但这次,命运之神眷顾了他。

因为没有招满英语本科专业的学生,杭州师范学院决定降分录取,优先考虑英语好的学生。

而英文出色的马云,也借此机会读上了本科。

也算是走了一回大运。

而马云的英语之所以那么出色,其实是有原因的。

读小学的时候,马云曾经听自己的老师说,他在西湖旁边遇到一群外国人,用英语和他们对话。

马云听说这件事后,非常神往,于是也经常去西湖旁边找老外搭讪。

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名叫戴维·莫利的澳大利亚小孩。

两个人非常投缘,成为了好朋友,即便在莫利回去后,他们也一直保持着通信。马云甚至还称莫利的爸爸肯为“父亲”。

和莫利一家人的长期交往,让马云有了一段奇妙的异国缘分,也让他的英语突飞猛进,而这也成了马云高考时,一个极大的加分项。

可以说,和莫利一家的交往,影响了马云的一生。

他们不仅资助马云上大学,帮马云买婚房,在金钱上给了他极大的帮助;他们还帮助马云提升了英语能力,后来邀请马云到澳大利亚游玩,更是拓了他的眼界。

为他日后的创业,埋下了隐线。

可以说,莫利一家是马云的贵人。

其中固然有运气成分使然,可我相信,若不是马云本身具有足够的人格魅力,也不会让莫利一家对他这么全心相待。

这种人格魅力,或许更多源于马云身上那种敢闯敢拼的精神。

这点,在他三次的创业经历里,体现的淋淋尽致。

二、初次创业,创办杭州第一家翻译机构

马云的第一次创业经历,是海博翻译社。

那时候,24的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书。

在任职期间,他在西湖边发起了一个“英语角”,慢慢的就在翻译界有了一定的名气,时常接一些兼职的翻译工作。

那时候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做外贸的企业越来越多,马云兼职的翻译,需求量很大。

完全靠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何况此时的马云,尚还是大学里的任课老师,时间并不充沛。

因为当时马云性子太跳脱,杭州师范学院的副校长黄书孟怕他当老师干不长。

所以当时他去大学任职的时候,黄书孟和他有一个“五年之约”,五年内不能辞职。

所以此时的马云,还不能辞职,全职做翻译。

于是综合考虑之下,马云和同事一起创办了“海博翻译社”。

这也是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不过在创业之初,这家翻译社的运营情况,并不是很好。

第一个月才赚了700元,但单房租就要2400元,入不敷出。

为了维持翻译社,马云还贩卖起了衣服、礼品、医药等商品,像个业务员一样到处推销。

虽然也受了很多白眼,但做生意赚来的钱,却每个月多达三四千,足以让马云用来维持翻译社的运营。

期间也有同事质疑,既然卖东西更赚钱,为何还要去折腾什么翻译社呢?

不过马云却很坚持自己的想法,当初之所以做翻译社,就是因为市场有这个需求,所以一定要坚持下去。

终于,等到1995年,亏损三年后,翻译社终于开始盈利。

而这时候,马云的“五年之约”已满,于是选择了辞职。

辞职后他继续在海博翻译社做了一段时间,直到海博翻译社慢慢走上正轨,他才把翻译社交给了其他的同事。

而他自己,则去寻找下一个创业机会。

这就是马云吧,财富对他而言虽然重要,但却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这个创业的过程中,他更在乎的是其中的挑战和成就感。

如今,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了杭州最大的翻译机构,虽然不能和阿里巴巴相提并论,可它仍然是马云创业史里,浓重墨彩的一笔。

三、再次创业,马云初涉互联网

马云第二次的创业经历,是创办中国黄页,源于一次美国之行。

1995年,马云受聘请,去美国一家公司讨债。

马云本来是带着翻译和协调的委托工作前去的,可能他到了那家公司,才发现那就是一家骗子公司。

不仅无意履行合约,还想要煽动马云一起骗中国的钱。

如果不同意,就把他给软禁起来。

迫于无奈马云只好假装同意,再以自己还有其他项目需要考察为由离开。

后来马云回忆这件事时,还笑称这次经历堪比一部“好莱坞大片”,惊险又刺激。

但是等马云到了机场的时候,天性爱折腾的他,想了想是不甘心就这样离开。

他想起自己有个朋友,在西雅图和人合伙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想着来都来了,不如就去见识下呗。

于是在这里,马云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公司,亲眼见识到了互联网的神奇。

比如他在网上输入“啤酒”两个字,就搜索到了世界各国的啤酒。

不过,没有中国的。

他让那个西雅图的朋友,试着在网上做了一个海博翻译社的网页,结果没2个小时,就收到几封合作邮件。

他意识到了互联网这个领域发展的潜力,也看到了中国市场在这块的空白。

于是他决定马上回国做互联网。

这时候马云身上只有6000元,他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又到处找亲戚朋友解劝,才终于凑够8万元。

再加上几个朋友的投资,一共凑够了10万元。

虽然不多,但却是马云当时全部的财产了。

1995年7月,互联网上最早的中国网站之一的中国黄页上线。

但那时候很多中国人,还未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并没有什么企业入驻中国黄页。

为了拓展生意,马云只好先从身边的熟人入手。

他有一个学生,在望湖宾馆当大堂经理。

通过他的牵线搭桥,终于让望湖宾馆入驻了中国黄页。

而正好当时北京举办第4届妇女大会,很多外国朋友都会顺道到杭州游玩。

作为唯一能在网上搜索到的望湖宾馆,也就成了很多外国友人的首选。

望湖宾馆当时3个月的营业额,就超过了上一年。

而靠着不断找周围的亲戚好友,中国黄页入驻的企业也渐渐增多。

但是中国黄页的知名度始终没有上去,而亲戚好友的数量,终究还是有限的。

加上在1996年,杭州电信也推出了中国黄页,和马云形成了竞争关系。

体量和声势都不如杭州电信的马云,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和杭州电信合并。

但很快马云就体验到了,这种合并之后的坏处。

中国黄页和杭州电信合并之后,只占30%的股份,而马云和杭州电信的理念完全不合,基本上他提出什么建议或者想法,杭州电信都不会采纳。

这让当时的马云觉得很挫败,萌生出了重新创业的念头。

当时一起创办中国黄页的,除了马云,还有蒋芳、李淇、孙彤宇、彭蕾、盛一飞等人。

有一部分就是后来和马云一起创办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的人物。

1997年11月,在一次团建中,马云提出自己要从中国黄页辞职,去北京创业。问有谁愿意和他一起去。

当时就有6个人(也有传言说是8个),当场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去。

于是马云把自己在中国黄页的股份卖给了留下的那些成员,自己带着另一批人去了北京。

后来他们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等网站,对互联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四、三度创业,马云缔造阿里巴巴神话

1999年3月,马云和他的团队回到杭州,想要创办一个电子商务公司。

据马云后来回忆说,之所以有这个念头,得益于他在长城上的一个发现。

当时很多人在游玩长城时,都会在砖头上写上“张三到此一游”等字眼。

在马云看来,这其实就是中国最早的BBS。

而阿里巴巴也是一个BBS,每个人把想买想卖的东西放在上面,所有人都可以看到。

所以回到杭州后,他立刻组织了十八罗汉在家里开会,阐述了自己的构想。

他对那次会议做了全程录像,在录像里,他激情澎湃地说:“我们在做一件改变中国互联网的大事。”

因为资金有限,他们租不起写字楼,只好在马云之前当老师时买的住宅里工作。

他们当时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一直不停地在修改网页,讨论创意。

马云和他的团队商量,6个月内不和外界宣传,先一心一意做好网站。

但是当时他们的资金非常艰难,每个人每个月的工资只有500元。

团队也秉持能不花钱就不花钱,非要花钱也要一分钱当两分钱用的原则。

据说当时他们外出采办的时候,都是能走的就绝不坐。实在走不了,也要捡最便宜的的士做。

而这或许是所有创业者都有过的一种心境,只想把钱花在刀刃上。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云和他的团队开发了阿里巴巴。

据马云说,之所以取这么一个名字,是因为他们想要做一个全球化公司的考量,需要取一个全世界都能记住的名字。

因为资金的限制,阿里巴巴创业之初,也做不了什么很厉害的营销推广,只能是靠着人工,一个个去各种网站、BBS帖子里宣传。

因为当时网络上的东西还很少,网民们一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都会感觉很新鲜。所以这种营销方式在当时来说,也非常有用。

到1999年的10月,阿里巴巴的网站注册会员已经突破了10000人,会员总数超过20000人。

加上马云时常到各地宣传演讲,每每讲起电子商务、B2B、阿里巴巴等这些事情,他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引起了很多媒体的注意。

这其中也包括了外国的媒体,国外很多公司、网民,也慢慢注意到了阿里巴巴的发展潜力。

从1999年10月到2001年1月,阿里巴巴两次从软银获得投资2500万美元,发展如日中天。

而到了2007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的阿里巴巴,也成了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马云和他的团队,也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个奇迹。

直到今天,阿里巴巴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甚至发展到,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回看马云的创业经历,你会发现,马云的成功或许有运气加成,但最重要的,仍然是他本人积极发现机遇、从不放弃的一种精神。

假如他当时安安稳稳的在学校当老师,他不会有后来的机遇;假如他当初满足于海博翻译社的成就,他不会有后来的机遇;假如他当初选择待在杭州电信吃老本,他不会有后来的机遇。

他每一次的放弃与选择,都是为了更大的目标、更有挑战性的事情。

这或许也是马云为什么说“我对钱没有兴趣”的一个原因吧。

与钱相比,或许他的确更注重在创业过程中的成就感,更在乎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