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14岁的后浪 习国学 爱书法 用字体彰显不一样的00后

好句子 2010-01-17 07:35:21
相关推荐

将别之时,钝之师几番叮嘱:钝其锋芒,敛其光彩。师之所授,非仅书道,弦外有音,年少亦当持重,不可过傲,孳孳焉方有所成。

——韩林轩

14岁,一个依旧青涩懵懂的年纪;14岁,一个还停留在情绪化阶段的年纪。14岁,也有人开始带着青涩脸庞早早思考起“敛起锋芒、孜孜不倦”的道理,早早明白了“乐不可过傲,傲则无成;困不可失乐,落落而终。”

这个说着要“敛起锋芒”的小大人,就是今天要介绍的00后小书法家、作家兼字体设计师——韩林轩。

韩林轩,字天谞,生于2006年,来自儒家发源地山东。爷爷是老师,父亲喜欢写写画画,林轩从小在书香氛围中耳渲目染。

一个书香氛围的家庭总是容易培养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孩子,韩林轩就是这样的孩子。画得了画,弹得了琴,打得了球,更写得了一手好字(还有点小帅)。

写字的过程是一个修炼身心的过程,书法对于韩林轩来说更多是一个“心理降温”器,天热的时候写字,能够心静而凉;浮躁的时候写字,心中油生一抹静气。

韩林轩总说梦见自己是从秦代穿越过来的人,学古人、练古字,学习书法对他来说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想练的时候,就能化动为静,沉下心来,动静咸宜。

不过,他并不是生来就对书画感兴趣,他的童年是在奥特曼的陪伴下长大的,到了四五岁的时候,才开始喜欢用毛笔随笔涂画。

6岁,还不识字、不识拼音的他,依样画葫芦,“画”出了颇有味道的字。父亲见状,把他的书写涂鸦当做作品装裱保留了下来,夸他有大师的潜质。鼓励之下,韩林轩开始愿意学习书画。

一开始,韩林轩以练习国画为主,按照父亲的意思先夯实线条的基础,后跟着赵剑钧老师学习国画,练线条,练美感。

张瑞龄老师指导韩林轩

9岁,韩林轩开始对书法感兴趣,父亲又带着他拜访了被誉为“中华楷书第一人”的张瑞龄老师,在老师的熏陶和鼓励之下,小林轩对书法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10岁拜师张建波老师学习楷书行书,受张建波老师影响很大。写字的时候,经常会与老师、父母讨论字的写法,也有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

在小林轩的成长路上,父母扮演着朋友的角色,给予他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无论他是喜欢国画还是书法,父母总以观众的角色静静欣赏小林轩,给予他最大的自由。

韩林轩的书法与他的国学积淀息息相关。精神上,他崇尚苏轼的豁达,“问于东坡,人生能有几时顿挫?曰,随时物化”;字体上,他羡慕王羲之、欧阳询的书法众法大成,特别喜欢王羲之的魏晋之风,闲逸、静气、灵动,笔法没有太多束缚。

先人将万千笔势传承下来,书法艺术承古秉新。浩瀚墨海对于韩林轩而言并非一时兴起。“所谓兴趣,莫过兴起之趣也,尚未知焉能持而行之。而所谓乐趣,以习为乐,求知时便有所获,此可乐此不疲也。”兴趣更多的是一时兴起,有一定时效性,而乐趣却可以乐而持久,变成一种动力。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古文成了小林轩的又一乐趣。与国学结缘最早来源于父亲买的《道德经》、《论语》等国学名著硬笔书法字帖,“字帖上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具有韵律美。”练字时,小林轩很自然地记住了字帖中的句子,并于交流中引经据典。

他从单纯地练字,到主动地抄写、诵读、默记。古文经典的种子,开始在心中萌芽,国学开始慢慢浸润他的生活。

10岁的时候,在一次参观完清华大学后,小林轩在地摊杂志上看到钱钟书老先生的书。父亲不经意地和他说,“钱钟书10岁的时候能写出很美的文章,并且是文言文性质”。虽然韩林轩父亲也没有见过钱钟书小时候的作文,不过这句话倒给了小林轩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他也能!

从此,他抱起《古汉语大辞典》自学《谈艺录》和《管锥编》,并通读了《史记》、《三国志》、《古文观止》等国学经典。后又系统自学了王兆鹏、马汉麟等老师主编的大学国学系列课程,研究六易经传、诗词歌赋。并开始尝试用文言文写作。

古文的学习,让他对传统文化多了些敬意,也让他的书法多了些古人传统的韵味。可以说,国学经典与他的书法相辅相成。但学习的过程中,“有褒者亦有谤者,而谤大乎褒也。”小林轩的爷爷更是极力反对,觉得文言文会加重孙子的负担。“当时吾不知所措,缵习古文亦或弃之?……弃之不忍,踟蹰而行。”

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奋发图强,学习国学经典的同时更大量临习了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王羲之《兰亭序》、二王书札、苏东坡《寒食帖》等,他所临写的兰亭序几乎与原作同等大小,专家老师点评:用笔精到,富有灵性,逼近原作。

韩林轩第一次原版大小临《兰亭序》

书法成了他屏蔽外界声音的工具,也成了他学习国学最好的工具。

当他不再因为他人的质疑而停下脚步,他所创作的数篇古文诗词开始在中国作家、中国诗歌网等媒体发表,他的书法也开始在各种全国大赛崭露头角。他因此被青岛胶州新闻、湖南卫视等媒体专题报道。

韩林轩9岁第一次书法获奖

书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又需要借助书法传承。韩林轩追随、继承古人用笔的精髓,学习古代书法审美理念,力求灵动而闲澹的书法表现力。

他认为“学习书法最重要的是学习古人的用笔,细细品味其中线条的粗细变化,将古人的章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学习书法为了实用,可以从唐楷练起,同时更要追摹魏晋自然古朴的笔法,把基本笔画练好,端其字。在临碑文的同时,可尝试智永和赵孟的行书贴学以及中国第一大行书《兰亭序》。要重视篆隶,练习用笔使转的灵动性,这对于草书有一定的帮助。”韩林轩和我们分享道。

12岁,韩林轩与方正字库正式签约,书写“翰逸行楷”,成为一名小字体设计师。

“历经7个半月,他完成了9664字的繁简字体库。期间总共用了1500张A4宣纸、16支毛笔和9瓶墨水。加上练笔,总共书写近30000字,从中遴选出比较满意的9664字上交方正字库纳入字体库。”

写字库的时候,韩林轩“时而心情激昂,时而情绪低落,遇难书之字,衠苦闷而意欲中途弃之,但似有使命在身,再败再战,乃成万字”。人生经历的很多事,都像他所说的“苦行僧”之学,动心忍性,无畏困顿,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翰逸行楷”,“翰”取自韩的谐音,“逸”有“神逸”之意,即文思活跃,神奇超逸,望其超凡脱俗、卓尔不群。张瑞龄老师曾亲笔题写“翰逸神飞”鼓励韩林轩,小林轩也把“翰逸神飞”作为自己文学书法创作一种追求。

翰逸神飞,形容书法洒脱流畅,生动而富有神韵,达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界。出自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序》,“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意神飞。”

意思是:用心精益求精,动手使其熟练。当运笔精熟,笔法了然心中,便可以纵横自如,潇洒流落,笔势飘逸神飞了。

“在书法创作中,韩林轩受到王羲之和苏东坡的文人气质影响很大,他把对传统书法的理解加入了自身的理解,把文人的灵性和飘逸融入字体,使得字体灵动而富有人文气息。同时受智永楷书的影响,书风自如洒脱,又不失少年感的拙朴锐气、个性张扬。”

字体具有一定的灵性,有天质自然之美,妙处天成,清和雅致。“骨气”与“灵秀”同时存在,古朴与现代相呼应,是韩林轩研究古人书法法度所得。

“翰逸行楷”将这个00后国学小少年的人格思想、精神意趣紧密结合,任情恣性,乍一看体态轻盈,细一看又笔力内道、俊秀多姿,用笔飘洒、风流俊美。笔画肥瘦适中,结构舒朗。

“写这些字体,并不是为了利益,这是一种贡献,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提升,写完之后书法确实进步了不少,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一想到以后走到一个地方可以指着一个字体说‘这是我写的’,就觉得非常骄傲。”韩林轩说。

字体设计师

韩林轩

初中在读

6岁学习书法

擅长欧体和二王行草

先后师从赵建钧、张建波、周红、陈锋等中国美协、书协的画家和书法家

9岁起时常接受张瑞龄大师指教

书画获奖作品

硬笔书法作品《登金陵凤凰台》荣获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中华情中国梦征稿活动三等奖(2016年5月)

国画《秋实》获第八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铜奖(2016年7月)

书法作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获两岸四地“紫荆杯”书画大赛优异奖(2016年9月)

其他个人作品

《论史记》(2016年入围《中国教育报》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作文9月百佳征文)

《少海记》(2016年获希望杯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被提名为全国中小学生10月优秀征文)

《天谞文心》文集(获全国青少年中华情中国梦初赛一等奖)

《国学说》

《怀仁济世》

《河畔女赋》

《岳阳行》

(注:数篇古文诗词在中国作家、中国诗歌网等媒体发表)

韩林轩——

吾为华夏之子,

当承其善者,

承万世之学。

-END-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