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这个年轻妈妈的一个做法 奠定了学霸女儿一生阅读和学习的基础

好句子 2009-12-01 07:49:14
相关推荐

文|高宝宝

从小到大,卢姗都是别人眼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在卢姗成长的路上,我一直陪伴在侧,很清楚她的每一个点滴进步,是如何得来的。所以每当面对卢姗取得的荣誉时,哪怕是取得全港性的冠军,哪怕是被全额奖学金保送北大,哪怕是考上港大,我的内心也都始终很平静,没有太大的波澜。

直到去年圣诞节之前,卢姗结束了她17年的求学之路,以优异的成绩从伦敦大学毕业,并且能迅速在疫情之下、遍地失业的香港觅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才真正有骄傲的感觉。

那种感觉,很像一个园丁,在付出了无数汗水和心血之后,远远地端详着自己亲手种下的那棵小苗,在经过了除草、施肥、剪枝之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这段时间以来,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会回顾这20几年来,陪伴卢姗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片段。

如果说,我对卢姗的培养和教育是成功的,那么,在卢姗所有的教育环节里,我觉得有一件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教会她认字。

有些专家认为不应该过早教孩子认字,那样会限制他们的感知能力。而有些专家则说,一定要教孩子认字,越早越好。

要不要教孩子认字?什么时候教孩子认字最合适?如何教孩子认字?我知道很多家长在纠结。

我不是专家,我不敢告诉大家应该怎样做。但是我当了20年的语文老师,而且我培养了一个别人眼里的学霸女儿。

现在,我就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在卢姗出生之前,我就买了儿童绘本,那个时候叫图画书。她还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给她讲图画书里的故事。

我买的图画书内容基本都是关于小动物的童话故事。一开始,我只是指着图画里的内容,结合下面少量的文字,声情并茂地给她讲发生在小动物之间那些有趣的故事。她非常喜欢听,所以总是安安静静的,听得津津有味。

大概是在她两岁左右时,有一天我给她讲故事的时候,她突然问我:

小鸭子对小公鸡说的话,妈妈是怎么知道的?

她的问题让我一愣,但是我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就告诉她:

因为,这里写着呢!

说着,我指了指图画下边的那些字。

这些是什么?

卢姗好奇地问。

这些是汉字,认识了它们,宝宝也能知道故事里讲的是什么了。

真的吗?

卢姗看上去非常兴奋。

真的!

从那以后,我再给她讲故事的时候,就不只是指着图画了,而是一边指着图画,一边引导她注意下面的文字。一段时间之后,卢姗已经认得了一些字。

有些简单、常用的字,在我给她讲故事的时候,她能一下子说出它的读音,甚至能说出它的意思。有些字,她虽然不会读,但是她会飞快地找出之前我给她读过的书,然后准确无误地找出那个字来。

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非常兴奋。

这也让我很兴奋,就想:如果能有一些常用字小卡片,帮助她巩固记忆一些常用字,一定非常有好处。

可那是90年代,书店里卖的那些识字卡的内容很死板,而且色彩上也没有吸引力。于是我就带着卢姗去买了卡纸和彩笔,一起动手做了这些常用字卡片,而且还给每个字配上了一个可爱的小卡通图案。

带着孩子自己动手做卡片的好处有3点:

1.可以把故事里经常出现的字做成卡片,这样,高频率出现的字,孩子就很容易记牢。

2.可以按照孩子的喜好,她想学哪个字,就教她哪个字。这样会增加孩子的兴趣。

3.做卡片的过程当中,妈妈来写字、画图案,可以让孩子来涂颜色,让孩子参与其中,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就这样,在一边阅读一边认字的过程当中,还不到5岁,卢姗就认识了至少1000个汉字。后来,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她认识了很多英文字。

一边阅读一边认字,可以让孩子更加形象、准确地理解字的含义。比如,当我给她读到“狐狸急得团团团转,不知道怎么办好”时,她看到那个“转”字时,就会立刻找出那张写着“转”字的卡片。

这样一来,她不但加深了对字的记忆,还能结合画面,了解到“转”的意思,而且印象特别深刻。

这之后,我又根据卢姗的接受能力,围绕着“字”,进一步培养了她更多的能力。

下面我就把具体内容和步骤分享出来,给大家参考。

第一步:看图,讲故事。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是为了养成他们的阅读习惯,为之后的认字打下基础。

第二步:目标迁移,指读文字。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把注意力和兴趣,从图片转移到文字上来,这是认字的第一步。

第三步:认读结合,巩固记忆。

当孩子认识了一些字,并且能不断地在后续的阅读当中发现这些字的时候,他们的兴奋和满足是我们体会不到的。卡片这个时候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他们主动认字的动力。

第四步:发挥联想,拓展学习。

当孩子熟练地掌握了一些汉字之后,就可以尝试着引导他给这些字找朋友——让他给字组词或者找出反义词和近义词。

比如,拿出“大”这个卡片,问他,“大”可以和什么动物做朋友?他马上就会想到之前故事里的“大老虎”、“大熊猫”之类的。这个时候可以告诉他,和“大”相反的,是“小”。

这一步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大,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发挥无穷的想象。不必在乎孩子是不是都能记住,让他们了解文字的魅力,这就够了。这个阶段是升华。

第五步:通过替换,积累词语。

当孩子学会了组词之后,就可以有目的地教他们用这个词造句子了。开始的时候,可以家长说一个句子,让孩子替换其中的一个词。比如,妈妈说出“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了北京动物园”这个句子。妈妈可以问:“除了妈妈,还有谁会带宝宝去北京动物园?”孩子可能会说:“还有爸爸”。

然后,让孩子把这个句子完整地说一遍:星期天,爸爸带我去了北京动物园。

除了替换人物,还可以引导孩子替换时间、地点,从而组织成一个新的句子。

这五个步骤听起来好像有点复杂,其实不难。总的来说,就是以下几点:

看图讲故事——指读认字——结合卡片巩固——给字找朋友——灵活替换。

通过讲故事,让孩子爱上阅读。再通过阅读,教孩子认字。阅读和认字,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成全的过程。

识字是为了更好的阅读,随着孩子认的字越来越多,他的阅读兴趣也会越来越高。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卢姗在5岁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至少1000个汉字,300个英文字。这为她之后的自主阅读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也为她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点我要说,在卢姗认字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硬性规定和计划过,多长时间内要教会她认多少字。我教她认字的过程,是顺其自然的。她兴趣大、兴致好的时候,我就多教几个。否则,绝不强求。

千万不能让孩子失去认字的兴趣,这一点非常重要。

阅读和理解,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而认字,是这一切的开始。

作者简介:高宝宝15岁写小说,38岁考取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20年中文教育经验。一手把女儿培养成港大一级荣誉学士及伦敦大学教育硕士。让她温暖而有力量的文字,陪伴你一路前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你的转发便是最大支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遇见宝宝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