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感念师恩 想起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

好句子 2009-11-04 10:26:21
相关推荐

又到教师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孩子们用文字表达对师恩的感念。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做法,孩子们或许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感悟。

夜光

北京六十五中高二(2)班张宇帆

冬日里寒风刺骨,街上的人都缩在大衣里。校园空无一人,其他年级的同学早已放学回家。夜色越来越浓,把操场上的灯衬托得格外明亮。温暖的教室里,是一个个为中考拼搏的身影,时不时地,传出阵阵读书声。

因为有老师的陪伴,我们并不孤单。

我在她旁边温习背诵篇目,她在办公桌上批改着写得密密麻麻的文言文翻译作业。偶尔抬头,发现她左手托着眼镜,右手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嘴里念叨着:“少背一句话就是两分,错一个字就是1分。”“现在不好好背,考试那天你们怎么办?”

一天,晚自习结束,她桌上剩下几张画得满是红线和写满批注的卷子,我的也在其中。于是,我被留下来背书。站在她座位后面默默背起了那本她自制的古诗文“宝典”。我和那篇古文相视许久,终于相看两不厌,背下来了。

这时才发现,操场上黑乎乎一片,路灯已然灭了,而她一直坐在电脑前批改我们的试卷。桌上有块吃剩的面包,原来,她陪我们上晚自习来不及吃晚饭,每天都是随便对付上几口。

回家的路上,空荡荡的街上只有我一人,天很冷,可我却不觉得。背着书包,脚步轻松,包里的那本“宝典”一直温暖着我。

日子一天天过去,离中考越来越近,直到最后那堂课,我才知道我们是她带的最后一届学生。那天的天气仿佛早料到了我的心情,阴沉不晴。上完最后这堂课,她正式退休了。

当夜,班里每个同学都收到了来自她的复习建议,每个人收到的建议都是“私人定制”。学习群里,她留下一句话:“你们是我带过最好的一届。”

中考过后,再回到学校,她的座位已经空了。再后来,我们升入了高中。

浓情九月,我情不自禁想到了她。师恩,永远难忘。

指导教师李智慧

醒悟

广渠门中学初二(8)班杜思瑶

“每周一和周四,你来篮球队一起训练。”

集合的哨音在空旷的篮球场上响起。凛冽的寒风像刀一样割在每个人脸上,我抱着篮球习惯性地站到了最后排的角落。

新学期伊始,我被体育老师选入校篮球队,成为全队唯一的女生。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次篮球训练,也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在篮球队的训练。

下课铃响起,我独自一人脚步沉重地走到了唐老师的办公室,深吸一口气,说道:“我想退出篮球队了。”唐老师仿佛早就预料到似的,并不惊讶,平淡地问:“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每次组队练习时,没人愿意和我一组,我总是孤零零地站在一旁最后和老师一起练习;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女生都坐在教室,而我每次大汗淋漓地从操场回来,承受的是异样的目光;可能是因为一提起自己在篮球社团的时候,就有同学说出调侃的话……

我语无伦次地述说着原因。

“你喜欢篮球吗?”唐老师认真地看着我。

“喜欢!我当然喜欢!可是……”

“依我看,真正强大的人,不用在乎别人的目光。别人对你的不理解,并不是你放弃的理由。那些觉得你特殊的人,是羡慕你的勇气,也可能是他们害怕自己失败了会被人嘲笑,所以宁愿当那个和别人一起嘲笑你的人。可你不一样,你要坚持下来,你不能被他人的目光打倒。成见,确实是很可怕的东西,所以我们要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打破人们心中最厚重的成见,谁说女生不能打篮球的?你看我!”唐老师微笑地看着我,眼神中尽是鼓励。

我怔怔地看着她,这一席话让我醒悟,困扰得以化解。

如今的我参加篮球队训练已将近两年。在此期间,我学会了很多篮球技巧。再有人诧异地问我:“你真的是篮球队的吗?”我总是自信地回答:“当然!”

感谢唐老师,是您让我自信地奔跑在自己的热爱里。

指导教师黄雅擎

“烂泥”扶上墙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五(3)班胡思玖

刚上小学时,我很不喜欢数学课,觉得它枯燥又没意思,结果一年下来,我的语文和英语成绩还算说得过去,但数学很糟糕。自从遇到数学于老师,一切发生了改变。

于老师椭圆脸,大眼睛,高个子,扎一个马尾辫,总之,漂亮又年轻,性格也爽快。

一天,我一边玩着手里的铅笔,一边上着“无聊”的数学课。一不留神,心已飞出窗外:“要能到外面的小水池去玩就好了……放学后再去校门口小卖部买根奶油冰棍……”

“胡思玖同学,请你回答练习册第四小题。”于老师在叫我。见我半天没反应,同桌推了我一把:“老师叫你呢!”有同学窃窃私语:“她是不是睡着了?”“我才没睡着!”我气恼地回敬他们。

“请你回答练习册上19页第四小题!”于老师的声音又响起来。我低着头,手忙脚乱地翻开数学练习册。“你现在可以回答第四小题了吗?”于老师的语气更重了。老天啊!我怎么也看不清练习册上的字,过了好半天,我才发现我把练习册拿倒了!可是,我绝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把练习册摆正,那多丢人啊!所以,任凭脸火辣辣地烫,我始终举着练习册不动,并拿书遮住于老师投来的目光。

终于,同学们发现了我的秘密,哄堂大笑。我不敢抬头,眼睛一直盯着脚尖,忍不住抽泣起来。于老师走到我身边,没有责备我,只是轻声说:“你放学之后来办公室找我。”我更害怕了,心里开始打鼓:“这下完了,于老师肯定会向爸爸妈妈告状的。”

下课后,我垂着眼走进数学办公室。让我意外的是,于老师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帮我补习了课上讲的内容,还为我推荐了几本有趣的书。

从那以后,我上数学课特别认真,再也不敢走神了。神奇的是,我发现数学也没有那么枯燥,甚至很有用呢!二年级,我的数学成绩达到了“优秀”,常考98分、99分,有时还能拿到100分。再以后,我竟然喜欢上了数学课。谁说烂泥扶不上墙?我这块有点烂的泥,就被细心、耐心、聪明的于老师扶上了墙。

我想对您说

北京十八中初二(6)班任宇宏

转眼已入秋,迎来新学年。因为疫情,和老师分别了许久,再次回到校园格外亲切。教师节到来,我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

老师,我想对您说,感谢您的理解。去年九月我走进中学大门,迈入人生新阶段。别的同学兴致勃勃报名参加各种社团,我却苦恼不已。爸爸妈妈希望我参加学校的明星社团——管乐团,而我却想参加辩论社团。班主任孙老师耐心听了我的倾诉后说:“老师很高兴你有自己的主见。兴趣是根底、是源泉,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才会不厌不倦。老师愿意支持你。”听到这番话,我的眼睛都亮了,没想到老师是站在我这一头的!按照孙老师的建议,我搜集了辩论社团的相关信息,跟爸爸妈妈认真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最终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老师,我想对您说,感谢您的严格。我最喜欢教生物课的王老师,她讲课节奏明快、条理清晰,听着特别带劲。虽然大多数时候她和蔼可亲,但上起课来她却非常严格。一次上生物实验课,有位同学不按规则操作显微镜,险些弄坏仪器,王老师把那位同学请出教室,严肃地进行了批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师希望大家记住这句话。”从那以后,每次生物实验课,同学们都一丝不苟。

老师,我想对您说,感谢您的辛勤。一节数学课上,何老师给同学们发测试小卷,打开一看,居然是老师手写的笔迹!原来,我们班模拟考成绩不理想,何老师总结了易错题型,当天就出了一份小卷,复印后发给大家做。第二天,妈妈开完家长会,到家后递给我卷子,说:“你们何老师早上四点多就起来判卷子了,就为了给你们及时反馈,多么负责的老师啊!”怪不得我们的数学作业总是判得最快的,同学们还开玩笑说何老师有判作业神器。其实哪里有什么神器,唯有辛勤啊!

老师,我想对您说:“一路有您,幸甚至哉!”

指导教师孙琮

我的姐姐老师

三帆中学初二(5)班李沐蕃

从幼儿园到初中,我遇到过很多老师,他们个性迥异,却都同样敬业、爱自己的学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现在的班主任——韦老师。

韦老师是我上初中后遇到的第一位老师。她个子不高,圆圆的脸上架着一副大大的圆眼镜,非常可爱。或许是因为刚毕业的缘故,她看上去不像老师,更像隔壁家的姐姐,莫名亲切。

初一入学不久,学校组织运动会。由于我们班的同学普遍缺乏运动细胞,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集体项目“胯下传球”上,拼命练习。韦老师也是想尽了办法操碎了心,她一会儿“偷看”别的班训练,一会儿请人来指导,一会儿又用冰棍“收买”我们、让我们全力以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班大获全胜。宣布成绩的那一刻,韦老师欢呼雀跃,比我们还激动。

韦老师教语文,她上课时的全情投入令人难忘。讲《秋天的怀念》时,韦老师为了让我们体会父母之爱,给我们读了她自己写的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感谢你,成为我寂寞天地里的大英雄》,读着读着,她的声音哽咽起来,同学们跟着掉起眼泪。

可怜天下老师心。韦老师不仅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会絮絮叨叨,偶尔还会河东狮吼……

上学期疫情反弹前短暂复课的两个星期,我们进行了一次考试,考的都是韦老师反复讲过的知识点,我们的成绩却糟得一塌糊涂。讲卷子的那天,韦老师很少见地怒气冲冲,一遍又一遍问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如果第二天就停课该怎么办。没想到,一语成谶,疫情反弹,我们真的又停课了。

第二天晚上,韦老师照例在班级群中做每日总结。她说:“把每一天都当成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翩翩起舞,才是真正的不负韶华。”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韦老师生气的原因——恨铁不成钢的背后,都是老师对我们深深的牵挂呀!

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我感到很幸运。

感恩老师

北京十四中高三(6)班张睿斯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形容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代代青少年学子,在探寻人生的路上做着不懈努力和尝试。作为领路人的老师,则挥洒着他们的青春,倾尽自己的心血慷慨奉献。

新冠肺炎疫情下,网课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西安翻译学院老师王媛“爬”了一周的荒坡,裹着大衣蹲在信号较好的田野里教学。因为担心影响网速,她上直播课时一直不出镜,光而不耀,静水深流。直到学校召开一场视频会议,她的“秘密”才为人所知。

河南的张向柱和苏文霞是一对教师夫妇。上网课期间,他们把临时课堂搬上了屋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秉持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他们倾尽所能向青少年学子们传授知识。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学子们有需求,再难再险,老师们也会义无反顾地赶赴他们身边,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带着他们走出每一段低谷和险滩,用爱雕琢所有灵魂的特别与美好。

感恩,老师;致敬,青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