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旅行 其实是精神升华的过程以及诗和远方

好句子 2009-06-13 12:06:06
相关推荐

文/南山

疼痛是一种滑稽感还是愉悦感?

海景

旅行,意味着在路上。没有从起点处出发,也就没有旅途。坐地日行八万里,总归是一种精神的想象,而非走万里路。单从空间来说,从一个点是开始。在宇宙间,一只灯泡发出的光,经过爱因斯坦曲线,最后会不会又回到这个灯泡呢?倘若这样,这个终点还是那个起点吗?倘若没有这个过程,或许就不是旅途。但是从精神层面讲,一个终点又是另外一个起点,往来循环,周而复始,不只是一和一的关系。

行走,或许只是旅游,而不是旅行。

天圆地方,旅行多多少少都不是容易事、开心事。这就像月亮的俩个半面,一半在阳光下而明朗,一半在阴暗里,不是不存在,而是隐藏着,陌生着,又如同大海的尽头是大海吗,是陆地吗?抑或是空的?或者说是空灵的,就如同诗人的心,物质羁绊了脚步,而心灵却高飞在天空之上。碍于蛮荒,滞于人力所限,目力所限,旅行是不自由的。

最简单的观念,也是最原始的自由,更是想象力最丰富的人类婴儿期。而今,最复杂的观念催生了最大的自由,却丧失了想象力。

旅行的前奏还在于无限的想象力,而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因为在幻想中。

峡谷

从《诗经》始,旅行就是无尽想象力的产物,渴望行走在诗画大地,是艺术源头。“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上下追寻的,是痴情的男子,或许是怀春的女子,抑或许是伊人,更是诗人自在多情的喷发,天马行空烂漫。既然不能跨越江河湖海,高山大川,那就正好给想象力的激发提供了最多的机会。

人类总要超越自己,从爬行到直立行走就是一次突破,想象力是不是人类诞生以来的最大突破呢?

回到旅行本身,从采摘食物、狩猎开始,人类逐步扩大活动范围 ,这还是生存的需要, 只是一种本能的行为。开始关注环境,观察自然,这里不能不说到屈原,被放逐 ,行吟在河畔,感受到了楚国的美,也感受到了楚国的疼,那些香草美人还是楚国、楚王的象征,而绝非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没有自我意识的觉醒,他内心里盛满了的是国家的忧愁,而非自己,几乎没有个体意识的萌芽,严格讲,还不算是旅行。

夸父逐日,是不是在潜意识里隐藏着人类本来的疼痛感呢?这种行动又变成了人类渴望行走的象征?

旅行,应该是个体意识的觉醒。而实际上,八千里的云和月的旅行,多少都是迫不得已,徐霞客除外。这种双重的压力才会给人一种痛彻心扉的感受,呐喊,发自心灵。呐喊,让广阔的大地来回应你。在此过程中,自己已经不是无意识的那个存在,明月,清风,碧流,高雪,绝壁,长路都获得了美感。

游宦于帝国版图尽头,这更能触发敏感心灵的灵犀。在权力中枢,受帝王驱使,或许是书生梦想,而在权力的沉沦中迷失自我,眼睛都是政敌的魅影,良心没有了,消蚀了心的宁静。也丧失了感受自然之趣的敏感。在觥筹交错中销蚀的不仅仅是时间,在虚伪的等级中,向梦想的台阶踟蹰,跌倒,爬行,没有了独立,自由,宁静,也就是宠物狗一样的摆设,橱窗里的模特,灰尘弥漫其上。最终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时间就是清理他们的天然清洁器,以免污染了历史的仓库,为更摧残的星辰留出光的路线。

在这一点上,陶渊明就是很克制,也很明智,在田园间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宁静和闲适,尽管在劳作中,有一个独立知识分子的种种不适,但是,自然之趣始终如初生的婴儿,没有丢失一分好奇心。桃花源成为他精神的高地。

江河

或许,有那么一刻,旅行者的微弱火苗闪现了一次,逝如闪电,被名利大雨湮灭,抛弃,敌视,排挤,如同打击政敌一样,无情而坚决。灵魂的方向转向黑暗之渊。在所谓的正史中看到一行冷冷的文字,这也许是最高奖赏,或者是帝王的奖赏,赐以某号,荫庇子孙。甘愿被奴役,被侮辱,被压迫。文人,就是在双重的夹缝中疲惫。在幻想和破灭中呼号,在进与退之中抉择,压抑。

很少有独立人格的文人摆脱出来,独立出来。老子也不能免俗,在“无”与“有”中探索,彷徨着,断离舍,何其艰难。毕竟做了周朝的官吏,食周粟,故而在无为中沉沦。在无为中才能更彻底独立自己,向西的旅途中,没有停息,穿梭在历史的隧道中,永不停息的穿越。没有终点的旅途就没有了定数,变幻无穷的语言算是对宇宙的终极思考、总结,也达到了自己人生精神的绝对高度。

没有在旅途就没有诗意的碰撞和灵魂的激荡。天垂象,吾以观之。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人类早期开始,在观察自然中发现自然,了解自己,从山川草木虫鱼雪雨电闪中获得认识,始于自然,指向内心,表现于图画,乃至语言,歌谣。当蒙昧大荒时,也是人类原力最为发达之时,故而产生了经天纬度地之哲学巨著。幕天席地,才会有数星星的孩子。与自然浑与为一,自然与心灵的通道豁然开朗,想象力穷极宇宙之外。文明产生了,蒙昧消失了,教育出现了,而想象力退居幕后了。

定居是人类文明的表现,也是人类被空间固定的开始,隔离开天空,土地,限制了视野,也没有了远行于自然山川的动力。不只是打开了一扇小窗,其实是关上一扇大门,越来越迷失了亲近自然的天然本性。人把自己立起来,也就分离开了自然界,丧失了与自然相依相偎的天性。经济的加速度使灵感的灵敏度急剧下降。局促斗室之内,格物致知,其害大矣!花坞高瓴,更是目盲之要。穷巷陋室,敏感油然而生。然,还是不抵八千里风云路。

其实,行吟在江畔,汲取的是磅礴江河水奔腾之势,开人窍唘机。夫子叹逝者如斯,天地趋势。上善之水近于道而非道,老聃把天地万物的规律用直观的方式启发我们,邈邈乎一心。谁灵犀通乎水之道,谁就大放异彩,灿若星空。乐乎水者几于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肇始情之道。发乎情,始于心,现于水,功于美。后继者更是滔滔不绝如江水。

远方

山水赋始于汉,盛于晋,体物事形,山水赋名家辈出,破情之束缚,现齐全完美山水形态。陶谢自成体系。唐以降,更是洋洋大观。道化为器,落英缤纷世间万物识所变,吾心即宇宙。朱熹化为理之道,方塘之水的流与变才是永恒。唐太宗演化为政治之道,舟与水的较量,是为执政智慧,其旨受庄子的指点迷津,水积不厚,负舟无力。山水相依,成为士人审美对象 ,外观而内化,从对立到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审美诞生的过程,也是生命个体哲学化的过程。从惯性思维讲,人类都是趋向快乐感而避免疼痛感。如同味蕾选择甜味而拒绝苦味一样,是进化的结果,也是选择的结果。当然不能绝对。夸父就是例外,如同古希腊神话的西西弗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这本身就是极度疼感的故事,但是神话流传千年,浸润人类灵魂几千年,中外异曲同工,不能不说是奇迹。

在人类的文学作品中,渲染疼痛美感为主题的作品有很多,这应该就是作者主题意识的产物。并且只有这种发自心灵的痛苦,这种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认识,用独有的方式表达出来。物质的痛感是很强烈,也很短暂,唯有精神性的疼感上升为美感,才会历久弥香。

《红楼梦》中的死亡主题,从作品的开始秦可卿死亡,一直延续于整部作品(前80回),体现精神的美和灵魂的升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灭感来体现人性回归。

不光是文学作品中,其它各个时代,不同区域都有极度疼痛感的故事。不能说追求极度疼痛感是目标,但至少也说明了极度疼痛感带来了审美愉悦,价值感升华,灵魂的净化,这是器的归一。

一旦开始了旅行,主体改变了单纯的自然属性,自然也改变了天然的自在。

崇山峻岭是为大。大就是力量。先民观念,山都有神 其实神就是力量的象征。巨大,给人压抑,苦难,挫败,渺小,也给人希望,美丽,包容,欲望,灵感。因为大,顶礼膜拜,崇高感油然而生。因为大,渺小感也是越发强烈。在渺小与伟大之间,通过外观而内省,反过来,内省又决定和影响了人的行为方式,对山水的崇拜固化为一种方式,即宗教信仰,这又大大加深了人对山水的依赖,信任,寺庙的产生大低如此吧!作为生活方式,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影响了人的心理,性格,精神,行为方式。

或者是没有极度的信仰,把山水转化为观照对象,山水与精神,心灵,发生映射,自在的山水启发了人的存在方式,处处闻啼,处处莺莺燕燕,江月千古,江水常西。

空灵

旅行,不是两点之间的距离,不是从原点出发回到原点,这是形式化的人生,应该是人生与自然的相互映射。

悟空一个筋斗云的到此一游,向佛祖开了一个玩笑,也是一种隐喻,撒尿更是本能之举,还未到理性的逻辑,仿佛孩童在神庙上刻字。现代化消解了旅行的本来意义逻辑。就本源而言,徐霞客是发现式旅行,探寻天地间奥秘,追踪地理河山天文的源头,天问,问江河山川大地所来,问自己触摸自然,亲近自然,吸纳天地日月之精,成澄澈明净之心。探险式的旅行,不仅是智者仁者与山水见乐,佛教高僧青源惟信禅师讲到自己修佛悟道的历程时曾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他这几句话给我们深入浅出地揭示了那些“智者、仁者”们对事物观察和思考逐级提升的认识阶段和思想境界高度,也给常人点出了他们见山见水绝非只是简单地喜欢而已。主观与客观,心理与情感,审美与空间,都在相互交织中翻飞,升华,错位,撕裂,融合,最后,形成个体与自然,人类和宇宙,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独特体验、认识、表达。

这种认识和表达,有时候是惊人的一致,有时候却是南辕北辙。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代表的东方大地,以“人定胜天”为代表的西方大地,究竟哪个更高级,哪个更好,似乎不用讨论,就是认识世界、表现世界的方式不同,在此之下,诞生了人类多元、丰富的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哲学家灿若星河,从古到今一直照耀着人类的知性光芒。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又是很独特的一种宇宙关照。僧人乐尊路经此山,金光万道,如现万佛,开凿洞窟,此后称为“漠高窟”,历经一千多年,以非常独特的方式保留了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世界不能没有敦煌。这并不是特例,还有很多佛教名山。究竟是又“有”还是“无”呢?“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还是引用它的话来说明这个看似矛盾又相依为美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吧。

“大多数人,在我看来,并不关爱自然。只要可以生存,他们会为了一杯朗姆酒出卖他们所享有的那一份自然之美。感谢上帝,人们还无法飞翔,因而也就无法像糟蹋大地一样糟蹋天空,在天空那一端我们暂时是安全的。”,这是亨利·戴维·梭罗的语言,是不是更像老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思想呢?殊途而同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主体性还没有明确和清晰之前,对自然和世界的表达是模糊的,或者说,就是山水在我眼中,在我心中。更多的是对自然的赞美,崇拜,敬畏,神化,由此而衍生出来世界的神话,这一点,人类的智慧是相通的,在自然面前,人就是附属物,准确地说,就是大自然的、宇宙的婴儿。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主体性明晰起来后,对自然、宇宙就有了物我俩重境界。《唐诗训解》:描写独坐之景,非深知山水趣者不能道。山,亦爱我,不止是我不厌看,更深层次的山水体验、关照、认识、表达都蕴含在这几个凝练含神的句子里,因为这是诗人骨子里、灵魂里透露出的表达,所以也会铭刻在这些山水,由山水而穿越千年时空,像春风般的吹进每一个人的细胞中,铭记在庸常的生活中,变成我们的生活方式。

旅行,让人类在与自然、宇宙、社会中关照彼此,自己投射了精神、心理的影子,也接受了外界对自己的映射,在彼此共生中圆满。自然成为人的精神王冠,宇宙却产生着无穷无尽的缺憾。追求圆满,永无境界。

意外的结果就是,这些疼痛者不断行走在大地上,这些山山水水都获的了高度的主体性情感。是什么成就了名山大川?就是因为这些大地的行走者,抒写者,歌唱者在演绎着永不落幕的赞美诗。

空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